第351章 哭佛沙丘 往生名相

字數:4739   加入書籤

A+A-


    西行第七日,隊伍抵達敦煌邊界。
    小普法師騎在駱駝上,望著遠處鳴沙山如金色巨龍橫臥天際,忽然聯想起《大日經》中“地水火風空識”的六大之說——此刻腳下的黃沙,正是“地大”的顯化。
    徐正陽策馬掠過,馬蹄揚起的沙粒在他掌心凝成龍虎形態,卻又迅速消散,恰似執念的虛妄。
    “法師快看!”
    張妙真指著前方沙丘,那裏隱約露出半截佛頭,麵部表情竟似在痛哭,
    “正一盟密卷記載,敦煌有‘哭佛沙丘’,凡心中有執念者經過,佛頭便會流淚。”
    小普運轉慧眼,見佛頭周圍纏繞著無數細如發絲的黑氣,正是無始殘留的“執念絲”。
    李青霄的琉璃燈突然劇烈搖晃,燈中“執念之氣”與沙丘共鳴,竟在沙麵上映出眾人的倒影:徐正陽手握雙劍卻遍體鱗傷,蘇淩仙姐妹背對背站在分裂的太極圖上,張妙真正撕毀手中的符咒......
    "這是‘執念鏡像’!”
    蘇念真驚呼,“它會放大我們內心的恐懼!”
    小普立刻誦念《破魔陀羅尼》,佛光化作掃帚掃過沙丘,卻見佛頭眼淚逆流,在沙麵寫出“求不得”三字。
    他心中一動,解下第三道繩結——對“度人成功”的執著,指尖輕撫佛頭裂痕:
    “佛本無淚,因眾生苦而顯悲相。
    施主可知,‘哭’亦是一種執念?”
    話音未落,佛頭突然綻放金光,裂痕處長出青色藤蔓,結出一顆“明心果”。
    徐正陽伸手欲摘,卻被小普攔住:“此果需以‘無求’之心取之。”
    說罷,他雙手合十,明心果竟自動落入掌心,化作甘霖灑遍沙丘,哭佛麵容終於恢複祥和,周圍的執念絲也隨之消散。
    入夜,眾人在月牙泉畔紮營。
    蘇淩仙姐妹正在調試追星舟的“須彌引擎”,
    徐正陽忽然指著星空驚呼:“快看!北鬥七星竟排成‘哭’字!”
    小普抬頭,見星象與白天的沙丘呼應,知是無始在借天地異象幹擾人心。
    他取出明心珠置於掌心,星光落在珠上,竟映出西域荒漠下隱藏的地宮輪廓。
    “那是......無始魔窟的西域分舵!”
    蘇念真指著映象中的巨大佛頭,
    “太一道古籍記載,千年前西域曾有‘執念佛寺’,以收集信眾執念為修行法,最終被佛道聯手封印。”
    張妙真取出羅盤,指針竟同時指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奇怪,地宮入口竟有四個,這是‘四門八閉’的邪陣!”
    小普閉目沉思,片刻後想起金蟬子提到的“中觀”思想,睜開眼時目光如炬:
    “邪陣雖詭,卻不離‘四聖諦’之理。
    生老病死是苦,求不得是苦,愛別離是苦,怨憎會亦是苦。
    四門對應四苦,破陣需從‘苦集滅道’入手。”
    他將眾人分成四組,分別前往四門:徐正陽與張妙真去“生門”,以“龍虎剛猛”破“生之執著”;李青霄與蘇淩仙去“老門”,以“清淨心法”破“老之恐懼”;蘇念真留守中央,以“陰陽歸一”穩住陣眼;小普則獨自前往最凶險的“死門”,以“涅盤寂靜”破“死之妄念”。
    死門之內,小普見到不可思議的景象:無數骷髏手托蓮花,花瓣上寫滿“我不想死”的執念。
    通道盡頭是一尊巨大的“往生佛”,卻長著三副麵孔,分別露出貪、嗔、癡的表情。
    佛口張開,噴出黑色火焰,竟是由無數“怕死”的念頭凝聚而成。
    “你以為躲在‘往生’的名相裏,就能逃避死亡?”
    小普抬手拋出明心珠,珠中映出他解下繩結的畫麵,
    “貧僧問你:
    火焰是‘生’還是‘死’?
    若火焰是生,為何會燒死木柴;若火焰是死,為何能照亮黑暗?”
    往生佛的三副麵孔同時露出困惑之色,黑色火焰竟出現裂痕。
    小普趁機結“彌陀印”,誦念《無量壽經》,火焰中忽然浮現出無數往生景象,有僧人坐化、有道士屍解、有凡人善終,最終都化作光點融入明心珠。
    三副麵孔逐漸合一,竟變成一尊麵露微笑的 法相,手中蓮花結出“不生不滅”四字。
    與此同時,其他三門也傳來捷報:徐正陽以“龍虎七衝拳”震碎“生門”的“長壽鎖”,張妙真用“破執符”點燃象征“生之欲”的蠟燭;李青霄的琉璃燈照亮“老門”的“衰朽鏡”,蘇淩仙以“太上清靜咒”化解鏡中幻象;蘇念真則在中央施展出“先天八卦破魔陣”,將四門的執念之力轉化為清淨之氣。
    地宮震動,中央佛頭緩緩升起,露出其下的圓形祭壇。
    祭壇上供奉著一個巨大的“執念轉經筒”,每轉一圈就會吸收方圓百裏的執念。
    小普揮手召回眾人,見徐正陽臂間多了道傷疤,竟是被“生門”的執念之刃所傷,而那傷疤此刻正泛著金光,形如蓮花。
    “原來受傷也能成道。”
    徐正陽咧嘴一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徐某終於明白,執著於‘不傷’,亦是一種執著。”
    小普點頭,解下第四道繩結——對“修行無苦”的執著,指尖輕撫轉經筒:
    “此筒名為‘集苦’,實則是‘苦集’。
    若能看透‘苦’由‘集’生,‘集’由‘惑’起,便可斷此循環。”
    眾人合力推動轉經筒,這次不再注入執念,而是輸入佛道清淨之氣。
    轉經筒越轉越快,最終炸裂成萬千光點,每點都映出一個放下執念的瞬間:農夫放下鋤頭笑對夕陽,書生撕毀功名卷踏歌而行,婦人將亡夫遺物投入篝火坦然合十......
    黎明時分,敦煌上空的“哭”字星象悄然消散。
    小普望著手中多了四道金光的明心珠,忽然聽見遠處傳來駝鈴聲——那是真正的商隊,而非執念所化。
    徐正陽拍著他肩膀遞來酒壇,這次壇中飄出的不再是酒香,而是蓮花與雪水的清冽。
    “法師,”
    張妙真指著重生的哭佛沙丘,那裏已長出成片的耐旱蓮花,
    “你說咱們一路破執念,到底是在度人,還是在度己?”
    小普飲了口清露,望著東方漸白的天空:
    “度人即度己,度己亦度人。
    就像這明心珠,吸收的執念越多,光芒就越盛。”
    蘇淩仙姐妹忽然指著西方驚呼,隻見漫天黃沙中浮現出一座琉璃城,城樓上赫然寫著“中觀聖境”四字。
    小普知道,那是西域大乘佛法的重鎮,也是他們西行的下一站。
    他解下第五道繩結——對“辯道輸贏”的執著,轉身對眾人笑道:“走吧,真正的‘中觀’之辯,才剛剛開始。”
    駱駝隊重新啟程時,月牙泉的倒影裏映出七道身影:執劍的、持燈的、捧符的、禦舟的......他們的影子交疊在一起,竟似一朵盛開的佛道同源蓮。
    小普摸了摸腕間剩下的三道繩結,期待起下一次解結——那必定是又勘破了一層虛妄,離“空明”之境更近了一步。
    西域的風掠過沙丘,將他們的足跡輕輕掩埋,卻帶不走空氣中彌漫的清越梵唱。
    那歌聲裏,有佛號,有道吟,更有無數放下執念的靈魂發出的自在之意。
    小普知道,
    這一路的風沙不是阻礙,而是修行的道場;遇到的每一個執念,都是照見本心的明鏡。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