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八卦初成,易佛相契
字數:5836 加入書籤
次日,神識從黃河的漩渦中脫出時,小普發現自己已置身於雲端之上。
頭頂是璀璨的星河倒懸,腳下浮著兩張光圖:一張布滿黑白圓點,如天雨散落;另一張九宮格中,數字按奇偶排列,隱隱與星位呼應。
白發青衫的伏羲負手而立,指尖輕輕劃過光圖,河圖洛書的光影便如活物般遊動起來。
小普心中暗咐,這八卦雖已初成,但我所修者乃不二之道,我當如何將這河圖洛書與佛心契合?
似乎是感應小普所想,就聽到伏羲聲音傳來。
“此乃河圖洛書,八卦之根。”
伏羲掌心托著旋轉的光圖,乾卦三橫如天門洞開,坤卦六斷似地脈延展,
“乾為天,健也;坤為地,順也。
佛法言四大皆空,非是空無一物,而是觀天、地、水、火諸相皆為緣合,正如易理言八卦各正性命,卻同出太極。”
話音未落,震卦如雷霆乍響,虛空竟真的滾過悶雷;巽卦若清風拂袖,小普額前的碎發應聲揚起。
他忽然注意到,每一卦的邊緣都縈繞著淡淡佛光:乾卦中隱約可見韋陀菩薩執杵而立,坤卦裏地藏王菩薩的錫杖正輕點大地。
“震為雷,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伏羲指尖點向震卦,雷光中顯化出靈山雷劫的場景——曾有僧人因執念過深,被劫雷劈中時,袈裟上的震卦符文卻化作金鍾,將雷光盡數納入其中,
“此乃震卦‘恐懼修省’之意,如佛法中的‘怖畏心’,催人反觀自心。”
小普正驚歎間,離卦突然如火焰騰起,赤紅的光華中,他看見自己昨日抄經時的模樣:眼盯經文,心卻飄向窗外盛開的桃花,筆尖在“色即是空”四字上洇開墨團。
伏羲輕歎:“離為火,麗也,附麗光明而執著光明,便如你六根向外攝取,反失本心。”
他指尖凝聚坎卦水象,一汪清泉從離卦中央湧出,竟將火焰澆成半透明的琉璃狀,
“離中虛,坎中滿,以坎水之實,填離火之虛,方得‘水火既濟’。”
神識之身的右眼突然灼熱,小普眼前浮現出靈山戒律院的場景:
數年前,他因偷看山下廟會,被師父罰抄《楞嚴經》,當時心中滿是不甘,筆下的“眼耳鼻舌身意”七字歪扭如蛇。
此刻,右眼的蓮花印記竟緩緩化作離卦符文,花瓣與卦線重合的瞬間,他忽然看清:離火的“中虛”,正是六根虛妄的本質——
肉眼見色、耳根聞聲,皆如火焰外張,若不以內在真水涵養,終究是燭盡膏幹。
“弟子懂了!”
小普忍不住伸手觸碰離卦,指尖剛觸到火焰,竟化作清涼的光流湧入眉心,
“六根如離火外散,需以坎水之定,收攝心神。
就像師父常說的‘製心一處,無事不辦’,原來暗合‘取坎填離’之理。”
伏羲點頭,洛書九宮突然飛出,與河圖星點相映成趣:
“乾南坤北,離東坎西,此乃先天八卦方位。
你看這離卦居東,對應日出之地,正如六根在晨醒時最先觸境;坎卦居西,對應日落之方,恰似暮省時分反觀自心。”
說著,他指尖劃過洛書中央的五數,戊土化作金色曼陀羅,
“中央戊己土,既是易理的‘中宮’,亦是佛法的‘中觀’——
不偏於有,不執於空,方得圓融。”
小普忽然想起,初入靈山時,曾在藏經閣見過一幅破損的《須彌山圖》,山腰處的四道天門竟與震巽坎離四卦方位重合。
此刻洛書旋轉,九宮與須彌山影像重疊,他清晰看見:東方震宮對應持國天王,手彈琵琶合於“震為動”的調和之音;西方兌宮對應廣目天王,手握赤龍合於“兌為澤”的潤澤之象。
“原來佛國的壇城布局,暗合八卦方位。”
他喃喃自語,
“就像我們每日繞行大雄寶殿,順時針行走是隨順乾天,逆時針則是逆轉坎水,皆是修行的方便法門。”
伏羲抬手,八卦虛影在虛空列成環狀,每卦之間皆有光鏈相連:
“八卦相蕩,乃生萬物。你看這巽卦——”
風象化作經幡翻飛,
“巽為風,入而不滯,正如般若智慧,能穿透無明,卻不著痕跡。”
經幡上突然顯化出小普背誦《金剛經》時的場景:他曾因糾結“應無所住”的“住”字釋義,整夜未眠,此刻巽卦符文落入他的識海,竟如清風拂去心頭迷霧,
“原來‘入’不是進入他處,而是‘入自本心’,就像風雖無形,卻能令幡動,動心者,非風非幡,而是自心。”
離卦與坎卦的互動仍在繼續,小普右眼的離火符文漸漸凝出一滴水珠,左眼卻泛起陰陽魚的微光。
伏羲見狀,指尖輕點他的眉心:
“陰陽互根,八卦相錯,離坎交泰便是你此刻的境界。
還記得你前世在靈山枯井旁許願嗎?”
畫麵突然切換,神識之身墜入回憶:身為小沙彌的他,曾在旱季對著枯井發願“若得泉水,願終生守井”。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次日清晨,井中竟湧出清泉,而井壁的水痕,竟與坎卦的“中滿”之象一模一樣。
“當時你隻道是菩薩顯靈,”
伏羲的聲音在回憶中響起,
“卻不知是‘心誠則靈’——誠心若坎水充盈,自能感召離火光明。”
小普忽然感到體內有兩股氣流湧動:
右眼離火輕暖,如持燈照路;左眼坎水清涼,如清泉洗心。兩股氣流在丹田處交匯,竟化作一朵半紅半藍的蓮花,花瓣紋路暗合八卦方位。
“這是……”
“此乃‘心蓮卦象’。”
伏羲微笑,
“佛法說‘花開見佛’,易理言‘觀象係辭’,皆是由相入道。你看這離卦——”
他再次指向火焰符文,其中竟顯化出靈山焚經台的殘頁,
“當年焚毀的《華嚴經》殘卷,如今在離火中重顯,正是‘壞滅中有新生’,如卦象‘革故鼎新’之意。”
洛書九宮突然加速旋轉,中央戊土化作一座法壇,八卦與蓮花在壇上交織。
小普下意識踏足法壇,衣袂瞬間無風自動,體內真氣竟按九宮方位循環:
震卦對應肝髒,如雷動生陽;兌卦對應肺腑,如澤潤收陰。
他忽然明白,為何靈山的早課要在卯時震時)敲響晨鍾,為何晚課要在酉時兌時)誦念《彌陀經》——
原來時辰與卦象相應,身體與天地同頻。
“八卦初成,非是學會八種符號,而是明了八種心性。”
伏羲抬手,八卦虛影融入小普的神識之身,
“乾卦的剛健,不是爭強好勝,而是如佛子發願‘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不退轉;坤卦的柔順,不是懦弱屈服,而是如大地承受汙辱卻能生養萬物的包容。”
話音未落,小普眼前突然浮現出靈山的“洗心池”:池中清水本淨,卻因有人投擲銅錢而泛起漣漪。
離卦符文在池麵閃爍,他忽然看清,每一枚銅錢都是“執著”的顯化——
有人求平安,有人求功名,卻不知“水清自能映月,心淨方可見性”,正如離卦“中虛”方能容光,坎卦“中滿”才得定力。
“弟子願以八卦為鏡,照見自心。”
小普合十行禮,右眼的離卦符文與胸前的蓮花印記交相輝映,
“從前總以為修行要遠離紅塵,如今方知,六根觸境正是煉心之處——就像離火在燃燒中見真如,坎水在流動中悟無常。”
伏羲點頭,河圖洛書漸漸隱入雲端,腳下的雲海卻顯化出靈山的全貌。
小普看見,寺中的鍾樓對應震卦,鼓樓對應兌卦,藏經閣位於離位,放生池位於坎位,整個寺院的布局竟暗合先天八卦方位。
更妙的是,大雄寶殿正居中央戊土之位,佛像手中的蓮花座,分明是太極與蓮花的融合。
“記住,八卦是天地的語言,亦是心的顯化。”
伏羲的身影漸漸虛化,
“明日你將遇見‘雷火豐卦’之象——山門前的古鬆遭雷劈而燃燒,卻在灰燼中萌發新芽。那便是‘明兩作’的深意:離火照亮黑暗,亦燒毀執著,正如佛法的‘涅盤’,非是消亡,而是重生。”
神識回落之際,小普感到右眼的離卦符文如烙印般清晰,體內的坎水之氣正順著經脈流淌,所過之處,前世今生的雜念如塵埃落定。
他忽然想起自己的戒疤,第二道恰在右眼眉骨下方,此刻正微微發燙——原來早在入寺時,命運便已埋下卦象的伏筆。
雲端之上,河圖洛書的光影仍在流轉,八卦的虛影化作八大菩薩,各持法器,各顯妙相。
小普知道,真正的“八卦初成”,不是記住卦名卦象,而是懂得每一道卦線都是心的軌跡,每一次卦變都是修行的契機。
就像眼前的雲海,聚散無常,卻始終不離天空;就像體內的真氣,動靜相推,卻始終歸於太極。
當神識終於回到靈山的禪房,小普睜開雙眼,發現枕邊的《金剛經》不知何時翻開,頁麵上“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八字,竟與離卦的中虛之象隱隱重合。
他抬手輕撫右眼,仿佛還能觸到那朵蓮花與卦線交織的印記——
那是佛與易的第一次交融,也是他真正踏上“佛易同修”之路的起點。
喜歡修仙修傻了請大家收藏:()修仙修傻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