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參觀十三陵寢
字數:2072 加入書籤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參觀十三陵寢
聽到導遊的指示,人群中頓時傳來一陣低聲議論。而此時,羅麗絲的哥哥早已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他目光炯炯地盯著眼前的長城,臉上滿是興奮之色。待導遊一聲令下,他便毫不猶豫地拉起自己老婆的手,如離弦之箭般向著長城衝去,眨眼間便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之中。
相比之下,丁運鵬和羅麗絲則顯得較為沉穩。他們靜靜地跟隨著羅麗絲的父母,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踏上了攀登長城的征程。一路上,他們時而駐足觀賞周圍的美景,時而相互交流幾句,氣氛溫馨而融洽。
一個半小時後,大家在山腳下會合,然後各自上車,向十三陵出發。
上了車,大約休息了十分鍾,導遊又開始介紹十三陵了。
十三陵,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麓,是明朝皇帝的陵墓群,是中國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的傑出代表,承載著厚重的曆史文化價值。
十三陵始建於明成祖朱棣時期的1409年,直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整個修建過程曆經200餘年。陵區總麵積達120餘平方公裏,群山環繞,風景秀麗。東、西、北三麵山巒重疊,如巨龍蜿蜒,形成天然屏障;南麵有龍虎二山對峙,仿若把門的衛士,地勢開闊平坦。
十三陵的核心建築是長陵,它是明成祖朱棣與皇後徐氏的合葬墓,也是十三陵中規模最大、營建時間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長陵的祾恩殿,仿照故宮太和殿建造,氣勢恢宏。殿內60根金絲楠木大柱頂天立地,其中最大的一根直徑達1.17米,高14.3米,這些珍貴的木材曆經數百年依然堅固如初,散發著神秘的光澤,讓人不禁驚歎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藝和明朝的雄厚國力。
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被發掘的陵墓,它是明神宗朱翊鈞及其兩位皇後的陵墓。定陵地宮由前、中、後、左、右五個高大寬敞的殿堂組成,全部采用石結構,高大的石門莊重威嚴。地宮內出土了大量的文物,有珍貴的金銀器、玉器、瓷器以及華麗的絲織品等,這些文物工藝精湛,造型精美,從側麵展現了明朝的繁榮昌盛和高超的工藝水平。
除長陵和定陵外,十三陵還有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慶陵、德陵、思陵等十一座陵墓。每座陵墓都各具特色,但又遵循著統一的規劃和布局,體現了中國古代皇家陵寢建築的嚴謹規製。
十三陵不僅是一座建築藝術的寶庫,更是一部生動的明朝曆史教科書。它見證了明朝的興衰榮辱,承載著無數的曆史故事和傳說。在這裏,人們可以感受到古代帝王的威嚴和奢華,領略到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博大精深。如今,十三陵已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參觀遊覽,成為中華民族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
導遊告訴大家,要去參觀的是定陵。
很快,定陵到了。大家下了車,導遊帶領大家走進了景區。
景區內有個紀念品店,羅麗絲的嫂子要求去看一看,導遊當然同意,原本也想帶著大家去看一看。
進入店中,嫂子一眼就看到了一個鳳冠,她高興地上去就試戴起來,她好看了,太喜歡了,於是她就買下了。
她這一帶頭,其他人也開始入手,一會兒就買了五、六件商品。
丁運鵬跟店主商量了一下,請他們暫時代保管一下,參觀完畢,就來取。店主很大氣地同意了。
他們繼續參觀。
導遊開始邊走邊介紹:“定陵,是明十三陵中神宗顯皇帝朱翊鈞的陵墓,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下。這座陵墓不僅是建築藝術的傑作,更是一部承載著曆史與文化的厚重史書。
定陵始建於萬曆十二年1584 年),曆時六年竣工,共耗費白銀八百萬兩。它的選址極為講究,背依大峪山,左右山巒環抱,前有蟒山、虎峪為屏障,中間明堂開闊,水流曲折蜿蜒,符合古代風水學說中‘吉壤’的標準。
喜歡懲治邪惡請大家收藏:()懲治邪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