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說客

字數:2625   加入書籤

A+A-


    李定國來到朱由渠的大帳前,隻聽見裏麵張君怒道:“殿下,讓末將回去,我定將那些不知死活的叛賊殺個片甲不留。”隨後李岩說道:“殿下不可,此事隻誅首惡,切勿牽連無辜。否則,很可能引起更大的民變。”朱由渠思慮片刻後道:“此事確實不宜擴大,但新政實施剛有了些起色,若此事處理不好,定然影響新政推行,因此需一員大將回去震懾宵小。然四川戰事又迫在眉睫,也不能等閑視之,各位都有重任在身。孤,確實有些為難啊。”
    帳外的李定國聽了裏麵的對話後,於是一個健步走了進去,向朱由渠單膝跪地道:“殿下,外臣之前與張將軍打過賭,若此次戰敗,便到殿下帳下效力。如今外臣輸的心服口服,但殿下南下要與獻營作戰,麵對舊主外臣實難為殿下分憂。然漢中叛亂外臣自認可以應付。若殿下不棄,外臣願前往漢中為殿下平叛。”朱由渠一聽,喜從心來,隨即站起身,來到李定國跟前將他扶了起來,喜笑顏開的道:“能得將軍相助,孤,無憂矣。”隨後扭頭對嶽鵬飛道:“鵬飛,你安排一下。”嶽鵬飛出列對李定國道:“李將軍,這是第九軍第三師第三旅的兵符,你到達漢中後先去找孫大人,然後和他一起去北大營調兵,然後前往新安洲。我會通知陳玄禮,讓他配合你的。”李定國接過兵符後,不解的問道:“這一個旅是多少兵?”嶽鵬飛笑道:“哦,這是我們光複軍的編製,一個旅三千多人,下屬三個團,一團三營,一營三連,一連三排,一排三班。” 聽完嶽鵬飛的描述,李定國雖然還是不太明白,但他知道有三千人就行了。以光複軍的戰力,三千人,什麽反叛平不了。”於是轉身向朱由渠抱拳道:“殿下放心, 末將定然不辱使命。”朱由渠拍了拍李定國肩膀道:“漢中的戰事緊急,將軍休息一日,明日一早前往漢中。”李定國抱拳道:“謝殿下厚愛,軍情緊急,末將即刻出發。”朱由渠歎了口氣拱手道:“既如此,漢中戰事拜托將軍了。”李定國抱拳還禮轉身而去。待李定國走後,李岩對朱由渠道:“殿下,此次叛亂皆由攤丁入畝的新政所致,如今又大軍在外;要不新政暫緩推行,待拿下川蜀,後方穩定之時再推行不遲啊。”朱由渠思慮片刻道:“先生所言雖有道理,但新政決不能停。經過先生的清理,漢中的仕紳勢力並不是很強。孤本想與這些仕紳合作,共建新的體製,既然他們不願意,那就別怪孤不講情麵了,否則他們以為孤提不動刀了。”李岩認可的點點頭,退到一邊
    在李定國剛離開獻營後,張獻忠對成都又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一連攻了好幾天,始終沒能拿下。張獻忠準備休整兩天,重新打造攻城器械,等器械完備,一舉拿下成都。晚上孫可望正在軍帳中喝酒,突然衛兵來報:“將軍,帳外有一人求見,他自稱是將軍故交。”孫可望心想:“故交,自己平日不喜歡結交朋友,哪來的故交。”於是皺眉道:“叫他進來。”片刻後,那人被帶到了孫可望麵前。孫可望打量著此人,好像是有些眼熟,但卻想不起來是誰。待衛兵出去後,那人拱手道:“孫將軍別來無恙啊?”孫可望毫無表情的看著他道:“先生何人?”那人笑道:“將軍真是貴人多忘事啊,將軍還記得北冥山嗎?”孫可望又仔細看了看這人,隨即大喜道:“哎呀!是劉兄啊!多年不見,劉兄別來無恙啊。”那人笑道:“我還以為將軍已經忘了我劉子成了。”孫可望一歪頭笑道:“??,怎麽會了,當年要不是劉兄救我,我早就死在北冥山那幫山賊手裏了。”劉子成擺擺手,也笑了起來。待兩人坐定後,孫可望問道:“劉兄如今何處高就啊?”劉子成笑道:“如今在漢中王帳下效力。”孫可望立刻緊張了起來,隨即站起身來,手握腰刀,沉聲道:“既是敵人,劉兄來此何幹?莫非敵營細作?”劉子成見孫可望緊張的神情,於是笑道:“將軍莫怕,我孤身至此,不會傷到將軍的。”孫可望聞言鬆開手裏的刀把,然後笑道:“哼哼,在我的大營中,我怕什麽?倒是劉兄你,若是敵營細作,可別怪孫某不念當年恩情。”劉子成眯著眼睛搖搖頭道:“不不不,細作那種下三濫的行為,某不懈為之。我今此來,雖受漢中王所托,但也是為將軍的前途而來。”孫可望輕蔑一笑,然後從腰間拔出腰刀插在地上道:“哼哼,既如此,劉兄不妨說來聽聽,若說不通,我腰間寶刀剛剛磨礪,就請試刀吧。”
    劉子成看了看地上的刀,隨即大笑起來。笑畢,微微點頭道:“將軍可知“天無二日,國無二主”的道理?”孫可望板著臉盯著劉子成道:“知道怎樣?不知又怎樣?”劉子成正了正神道:“在大西王四位義子中,將軍是最早跟隨大西王出生入死的。我曾聽聞,大西王預將獻營之未來,交於將軍。可自李定國將軍來到獻營,大西王對其言必聽,計必從,似有取將軍而代之之勢。今大西王兵圍成都,破城隻是時間問題,算不得大功,而阻擋漢中王的援軍則是成敗關鍵。如此頭功勞,大西王為何至將軍於不顧,而另派他人前往?末了,將軍僅有半個破城之功,而李定國將軍則是載譽而歸,大西王定然大加封賞。長此以往,這獻營之主,怕是跟將軍無關了吧?以將軍跟李定國的關係,他做了獻營之主,會放過你嗎?”隨即劉子成拔起地上的刀,雙手遞給孫可望繼續道:“怕那時,這剛剛磨礪的寶刀,無法試我之頭,而要留給將軍自己去試吧。”聽了劉子成的分析,孫可望陷入了沉思。確實自打李定國來了之後,他就不太受張獻忠待見了。而且李定國各方麵都強於自己,未來與自己爭奪大西王位的必是此人。想到這裏,孫可望將刀收回刀鞘拱手道:“劉兄所言不虛,還望劉兄教我。”劉子成滿意的笑道:“好,將軍想坐獻營之主不難。來時漢中王明言在下,光複軍隻有區區幾萬人,既要防守漢中,又要奪取川蜀,這是不可能的。但幫將軍在劍門關幹掉李定國,是綽綽有餘的。隻希望事成之後,涪城以北歸漢中王,涪城以南歸獻營所管。不知將軍意下如何?”孫可望歎道:“我雖願與漢中王合作,奈何義父那裏…”劉子成歎了口氣道:“賢弟!你真以為沒了李定國獻營之主就是你的了嗎?別忘了,你身邊還有劉文秀,武昌還有汪兆齡。如今成都城下十萬雄兵,破城隻在旦夕,外加川蜀之富庶,高祖得此以成帝業,昭烈得此以成霸業。如今天賜將軍於此地,你若不取,待李定國凱旋回師,悔之晚矣。”隨後劉子成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道:“霸業就在將軍翻手之間。”
    喜歡日月旗插遍世界請大家收藏:()日月旗插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