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怒懟史可法
字數:2833 加入書籤
次日一早,朱由渠剛來到奉天殿,拿起幾本曾經大臣們寫給朱由崧的奏書,然後坐在禦案前的台階上翻看了起來。此時一個太監來報:“漢中王殿下,史可法求見。”朱由渠點了點頭示意叫他進來,隨後太監便出去傳史可法了。
片刻後,史可法走進大殿,被眼前的景象給震驚到了。他本想著,他一進大殿便會看見朱由渠坐在龍椅上,他已經將怒噴朱由渠話都準備好了,隻等開噴。結果一進門發現,朱由渠坐在禦案下的台階上。這瞬間讓他無話可說,將已到嘴邊如黃河決堤般的話語硬生生給咽了回去,這差點把史可法給噎死。待史可法緩了緩後,便上前行禮道:“臣武英殿大學士,兵部尚書,史可法參見漢中王殿下”朱由渠隨即抬頭看了一眼史可法,然後拍了拍自己旁邊的台階道:“哦是憲之啊,來,坐。”史可法沒有好氣道:“臣還是站著吧。”一聽這話,朱由渠知道他今天來者不善,於是沉聲道:“那你就站著吧。”說完又拿起奏書看了起來。原以為朱由渠會對自己以禮相待,沒想到就這麽一句話,畢竟以前他們這些東林清流被寵壞了。於是史可法更加憤怒道:“臣今日來有些問題想請教殿下。”“嗯,說。”見朱由渠連看都不看自己,史可法本想扭頭就走,但有些話他又不吐不快。於是他便忍住憤怒,厲聲道:“敢問殿下,你初為郡王時,因剿賊微功,先帝計其傭兵之罪,升殿下為親王,授川蜀以強兵。然殿下卻不顧朝廷榮辱,陛下安危,傭兵自重,割據一方,致使朝廷蒙羞,陛下隕命了。豈不是蓄意謀反嗎?先帝駕崩後,我等朝中大臣經過商議推舉您的大哥繼承大統。而你,卻不顧朝臣反對,陳兵國都,強奪帝位。此舉豈是為臣之道?殿下如此行徑,將來有何麵目去見大明十六代先帝?臣的話問完了,請殿下作答!”朱由渠抬頭看了一眼史可法,然後對一旁的太監道:“這是疏通運河的折子,這是士兵欠餉的折子,你去拿給李岩,讓他趕緊處理。告訴他,士兵們為國流血,軍餉決不能拖欠。包括前麵欠半年軍餉一起補發了。疏通運河,乃國之根本,讓他即刻組織民夫疏通。記住,按市場價給予工錢,不得克扣。”“喏!”朱由渠的這一頓安排把史可法給看呆了。這妥妥的明君啊,他手裏欠軍餉的折子是自己上的,那可都是先前南京守城兵馬的軍餉啊,這也給發?而且之前的還要補發。這是什麽操作?自古朝廷征發徭役都是理所應當的,何曾給過民夫工錢,還按市場價格給,這也把百姓太當人看了吧。此時他對朱由渠已經沒那麽抵觸了,從這些舉動可以看出,這是位明君,至少比他大哥更適合當皇帝,他已經有些後悔來此跟朱由渠硬剛了。但清流的執念讓他不能低頭,因此他依舊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樣子。
正當史可法驚訝之時,朱由渠慢慢放下還沒看完的奏折,然後起身道:“史大人說問完了?既然你說完了,那就該孤說了。首先,史大人作為大明的臣子,孤作為大明的親王,我是君,你是臣。作為臣子就是用這樣的語氣跟君王說話的?你還懂不懂君臣之道?哼!說孤僅憑微功獲封親王,那麽孤在洛陽以七千新兵為國家消滅了闖賊兩萬大軍。請問史大人為國剿賊幾何呀?說孤傭兵自重,若是沒有那些兵!史大人你領兵去滅那四十萬闖賊和三十萬建奴,為先帝報仇為百姓除暴嗎?說孤陳兵國都,強奪帝位。可孤現在還是崇禎朝的臣子,而史大人你了?你一個弘光偽朝的臣子,有什麽資格來指責我這個崇禎朝的親王不忠。一個疏通運河的奏折,在禦案上壓了七個月,一份為士兵催餉的奏折在禦案前放了半年,這就是你們這些大明的忠臣為國家選出來的皇帝?今天孤先不回答你的問題,你先把孤問的這些問題回答了。”見史可法沉默不語,朱由渠上前一步怒道:“回答我!來你看著孤得眼睛!回答我!”“這…殿下…我…”見史可法支支吾吾半天說不出話來,朱由渠長長的歎了口氣道:“你史可法一向自詡治國能臣,仕林清流。然,奸臣當道,流賊四起,建奴入寇,生靈塗炭之時,史大人你!又有何作為?整日就知道手捧聖賢書,罵罵當朝者,卻無一策救黎民於水火,扶社稷之危局。屆時,你又有何麵目去見大明十六代先帝?”史可法此時已經徹底服氣了,於是跪地道:“殿下,老朽糊塗,請殿下恕罪。”朱由渠趕緊將他扶起來,然後正聲道:“史大人乃是國家棟梁,孤早有耳聞,但你卻太過迂腐,當然這是你們江南文人的通病。所謂響鼓不用重錘,孤今日對你這個響鼓用了重錘,希望史大人也回去好好想想。孤希望史大人為天下百姓繼續發光發熱。”史可法隨即向朱由渠行禮,然後轉身抹著眼淚走了。走到門口,剛好碰到來找朱由渠的李岩。李岩趕緊向史可法行禮道:“尚書大人。”史可法隻是拱了拱手便走了,看的李岩一臉懵。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待目送史可法離去後,李岩才走了進來,然後向朱由渠行了禮:“殿下,您剛才安排的事,臣都已經派人處理了。如今天下已定,國不可一日無君有些事,您還是該考慮考慮了。”朱由渠認可的點了點頭:“先生所言極是,那此事便由先生來操辦吧。”李岩點了點頭,然後繼續道:“若要建元立國,那麽官員的封賞就要定下。之前我們和朝廷是兩套官製,那麽現在用哪一套比較合適了?還有國都定在哪裏?還請殿下定奪。”朱由渠想了想,然後對李岩道:“國都我看就定南京吧,未來是海洋的時代,在南京會比較方便。同時北京經連年戰亂,破壞嚴重,若定都的話,很多地方需要修繕,那又得花錢,讓北地的百姓好好休息休息吧。至於官製嘛,不如這樣吧,軍製依舊按以前的來。中央各部和地方的官製按大明傳統官製執行,但我們新設的一些官職和稱謂要保留。中央六部也要進行改革,比如兵部以後主管兵器製造,保管,軍隊駐地等軍事設施建設。兵器研發,則由格物院兵器研究院來管,格物院獨立與各部之外。而打仗的事則新設一個國防部,國防部與原來六部同級。教育部從禮部分出來,單設一個部,與六部同級,畢竟科教方能興國嘛。以後我們跟其他國家打交道的時候也比較多,理蕃院也要從禮部獨立出來,其級別跟六部一樣,以後禮部就主要負責是各種典禮和祭祀。工部將修路和修河堤的事情交出來,單設交通部和水利部,主管交通建設和水利建設,級別與六部相同。增設財政部,主管全國錢糧稅收,級別與六部相同,原戶部主要管理人口,戶籍,田畝等事務。其餘的吏部和刑部暫時不動。哦,對了,你的紀律監察委員會,遊離於各部之外,授內閣直接管轄。內閣閣臣由各部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式選舉產生,第一次入閣成員最終由孤決定。以後則由上一批內閣閣臣根據具被選舉人的政績,再次投票決定其是否入閣。若票數低於半數,則該員不得入閣,讓所在部門重新選舉。孤暫時就說這麽多,下來先生可根據實際情況再行斟酌。”“喏!”
喜歡日月旗插遍世界請大家收藏:()日月旗插遍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