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談判
字數:7485 加入書籤
劉誌高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金海酒店。
雖然馬輝已經去世了,但並沒有影響到酒店的正常經營。
隻不過,酒店比起以前,少了些許灰色收入。
一行人在進入包間以後,劉誌高便第一時間點好了菜,在象征性的給楊總過目了一下,並安排服務人員去準備飯菜了。
畢竟,今天一些人的主要目的並不是吃飯,而是在飯桌上溝通金海服裝廠的買賣問題。
“劉書記,不知道金海服裝廠這邊,想要賣多少錢?”楊總主動開口詢問道。
張廠長聽到這一番話,立刻把心都懸到了嗓子眼上麵。
“楊總,你們東星服裝廠,在我們整個東海市而言,都是相當優秀的企業,我作為東海市的一個基層領導幹部,自然是希望你們能夠發展的越來越好。
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價格,縣政府給我的要求是賣出一百萬左右。”劉誌高認真的說道。
楊總和黃副總在聽到這一番話以後,並沒有在第一時間拒絕,腦海中也是在進行思索。
張廠長的眼神中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喜色,劉書記還真的是負責,居然會往價高了賣。
李安平的眼神掃過東星服裝廠的幾個領導,察覺到他們的眼神變化以後,心中不由得暗道:這一百萬左右的價格,居然在他們的接受範圍之內。
一個人的眼神和微表情是騙不了人的。
如果他們覺得劉書記給做的價格太高,那麽現在肯定不是這一副表情。
楊總思索了片刻,說道:“劉書記,這件事,我們回去以後還要考慮一下。”
他沒有想到,劉誌高給出的價格正好在自己的心理預期。
但是,對方既然第一次開口就給出了這個價格,那麽就表示還有繼續下降的可能,所以絕對不能這麽快就答應。
此時,他的心中,儼然將金海服裝廠,視作了自己的囊中之物。
“楊總,看在徐主任的麵子上,我可以把這個價格再降五萬塊,但是你們工廠在開工後,需要雇傭十名金海服裝廠以前的工人。”劉誌高再次開口說道。
黃副總在聽到這番話以後,心中明顯有了些許動容。
以金海服裝廠的資產來看,完全值這些錢,如果位置再好一點的話,估計一百萬以上都會有人搶著要。
但是,東星服裝廠在東海時有著自己的訂單,隻需要將金海服裝廠當做一個生產基地,基本上不會用來接待客戶,所以位置也不是特別的重要。
楊總對於劉誌高的要求,並沒有太大的意外。
畢竟政府部門領導,幫助下崗工人再就業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他用開玩笑的語氣說道:“劉書記,如果我們出九十萬,是不是隻需要提供二十個就業崗位。”
他的話音落下以後,整個人的表情變化基本不大。
但心中卻在第一時間,期待著劉誌高能夠給出一個肯定的答複。
隻要是九十萬,他現在就可以拍板做出決定。
劉誌高故作猶豫,將目光看向李安平,詢問道:“安平同誌,你覺得這個主意怎麽樣?”
“楊總,這個條件我們可以接受,但是你們必須和工人簽訂合同,最起碼保證他們一年的就業,而不是在合作以後,一兩個月的時間內,就把這一批工人給開除了。”李安平沉聲說道。
楊總聽到這話,臉上也是不由得露出了一抹喜色。
如果不是擔心全部采用服裝廠的工人,會出現抱團,進而影響管理,他肯定會聘用更多有工作經驗的老工人。
“劉書記,李鎮長,這一點肯定沒有問題,隻要我們東星服裝廠還能夠經營的下去,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肯定不會主動的裁撤這一批員工。”
張廠長在聽到這番話以後,忍不住開口說道:“楊總,我在服裝廠做了四年的廠長,您看我能不能夠留在您的工廠裏麵工作。”
楊總連忙開口說道:“張廠長,您就不要開玩笑了,我們需要的是一線工人,對於工廠用的是市場化的管理,您在這方麵肯定不太清楚。”
自己要是保留張廠長,又招募以前的老工人,那整個服裝廠還怎麽管理?
而且,一個好好的服裝廠,在張廠長的管理下被迫變賣,這也從側麵說明了張廠長的能力不怎麽樣。
這樣的人,如果還繼續留在自己的服裝廠裏,那隻會影響服裝廠的發展。
“楊總,既然這樣的話,那我現在就自作主張,把售賣價格定在九十萬,這也是我們能夠給出的最低價了。
畢竟縣政府那邊給出的要求是一百萬左右,按照現在的政策要求,我這邊的價格再低的話,很有可能會涉及侵吞國有資產。”劉誌高說道。
楊總和黃副總從劉誌高的嘴裏麵聽到這一番話以後,眼神中不由得閃過一抹喜色。
不過,他們很快就鎮定了下來。
“劉書記,你放心,九十萬確實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價格,如果沒有問題的話,我們下個星期就可以簽合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李安平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由得暗道:這位年輕的書記,還真不是一般人。
在看到資產評估報告之後,他個人覺得服裝才能夠賣出八十幾萬,就已經是相當劃算的事情了。
沒想到現在竟然能夠賣出九十萬,而且還確保了二十個工人的再就業問題,比去年田副縣長處理的還要更加漂亮。
雙方在確定合作意向以後,服務人員也差不多把飯菜都送了過來。
在接下來的飯局過程當中,楊總對待劉誌高的態度也是恭敬了不少,更是希望劉誌高和李安平兩個人能夠多多照顧服裝廠。
畢竟,來到金海鎮辦廠,肯定要和當地的主政領導拉近關係。
劉誌高和李安平對於黃總等人的態度快速轉變,也是表現的十分親切,沒有任何的領導架子。
大概一個多小時以後,這頓飯局才算是結束。
“劉書記,那今天就先到這裏,我們下個星期簽完合同以後,我請你們去市裏麵擺一桌。”楊總笑著說道。
“楊總,你就沒必要請我們吃飯了,隻要能夠快速將服裝廠運轉起來,這就是對我們最大的回報。”劉誌高開口說道。
“行,我的訂單也催的比較緊,預計在一個月的時間內就能夠動工生產。”楊總開口說道。
在約定好簽訂合同的時間以後,劉誌高帶著李安平一行人,來到酒店的門口,目送著楊總一行人離開。
李安平看著對方的車輛漸行漸遠,心中的笑意再也掩蓋不住。
他開口恭維道:“劉書記,我是真的沒有想到,你居然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就解決服裝廠的問題。”
“安平同誌,現在還沒有簽訂合同,不要高興的太早。”劉誌高嚴肅的說道。
在他的話音落下以後,目光看了一眼一旁的張廠長。
張廠長連忙開口說道:“劉書記,您放心,我保證服裝廠的工人不會再鬧事。”
李安平也開口說道:“張廠長,這一次你可千萬不要再糊塗了。”
要是張廠長這次還在背後指使工人鬧事,那對於服裝廠隻能采取強硬措施了。
劉誌高回到政府大院以後,便立刻撥通了縣長張世德的電話,決定把這個情況和他匯報一下。
“誌高,你打電話過來有什麽事?”張世德客氣的說道。
他在昨天的時候,就已經聽說了青年幹部下鄉的事情,心中甚至忍不住將這件事情和劉誌高聯係在一起。
這般布局,簡直就是深不可測。
“張縣長,關於金海鎮服裝廠的改製,目前已經找到了一家願意收購的企業,打算在下個星期就簽訂合同……”
劉誌高把整件事情的經過,簡單的匯報了一遍。
張世德聽完以後,臉上不由得露出了一抹驚訝之色。
他還真沒有想到,劉誌高能夠在這麽短的時間內就解決收購問題。
“我還真沒有看錯人,這件事情交給你去辦,這麽快就解決了。”
“張縣長,有了田副縣長去年留下來的基礎,服裝廠的工人們知道改革不容易,所以才會如此容易答應配合政府部門的工作。”劉誌高客氣的說道。
“行了,誌高,我知道你謙遜,等這件事情辦完以後,你來縣裏麵匯報工作,我好好的招待你。”張世德笑著說道。
“張縣長,還有一件事情要和您匯報一下,市裏麵打算舉辦青年幹部動員大會,市政府辦的羅主任邀請我過去擔任主持人。”劉誌高說道。
“這件事情,羅主任昨天已經和我說過了,你能夠代表我們東平縣過去主持會議,我和王書記都非常支持這件事情。”張世德笑著說道。
晚上,省城趙家。
“爸,這次青年幹部下基層的政策,我能不能借著這個機會,直接去下麵擔任黨委書記?”趙安龍沉聲說道。
在他看來,這一次政策活動,簡直就是給青年幹部鍍金的好機會。
“你適應不了基層的工作模式,如果把你調去幹鎮長或者是鎮黨委書記的話,很有可能會惹出更大的麻煩,繼續留在省政府裏麵,你的提拔也是水到渠成。”省財政廳廳長趙強開口說道。
他對自己的兒子十分了解,知道他有多大的本事。
趙安龍聽到這番話,臉上雖然沒有多大的表情變化,但是心中卻有著些許不滿。
劉誌高同樣沒有基層工作經驗,都能夠去擔任鎮黨委書記,自己出生於高幹家庭,難道還比不上他?
隻不過,他並不敢忤逆父親的意思。
第二天上午。
劉誌高開完晨會,便帶著李安平和王衛國等人,來到了沙口村,了解水產養殖設施的建設進度。
根據鄧開農匯報,目前打算在全村範圍內,打造一百畝水產養殖池塘,其中大的有二十畝,小的隻有四五畝,一共差不多十個池塘。
“鄧支書,搞這麽大的工程,你們申請的資金夠用嗎?”劉誌高詢問道。
他並不擔心貸款還不上的問題,畢竟即便是沙口村真的還不上,那也是留給下一任領導的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新領導上任,處理上任領導留下來的爛攤子,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劉書記,資金方麵沒多大問題,就是時間太慢了,大概要等到四月初才能夠放養魚苗,真要看收獲的話,那還得等到明年。”鄧開農說道。
“鄧支書,這件事急不得,可不要做拔苗助長的事情。”劉誌高連忙開口說道。
“劉書記,我是擔心沒辦法讓您看見,我們水產養殖好起來的樣子。”鄧開農說道。
他的心中很清楚,像劉誌高這樣的領導,肯定是不可能在金海鎮待太久的事情。
“有機會的。”劉誌高笑著說道。
一行人留在沙口村吃過午飯以後,便回到了政府大院。
此時,陳家溝和幾個村的村幹部,立刻就湊了過來。
“劉書記,我們總算是等到您了。”陳家溝的支書說道。
“劉書記,我們都在這裏等您大半天的時間了。”河灣村的村幹部說道。
劉誌高掃了一眼,就是四個葡萄種植戶所在的村幹部。
他沉聲說道:“你們聚在一起,是有什麽事情要匯報嗎?”
“劉書記,您和李鎮長不地道啊,我們村的村民,為什麽要來鎮裏麵租地。”
劉誌高一聽到這番話,便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他嚴肅的說道:“陳支書,你還好意思說這件事,陳春生想要在村裏麵租地,你們卻不給批複,他隻能找到我這裏。”
李安平看向其他幾個村的村幹部,開口說道:“你們也差不多,大家都是鄉裏鄉親的,為什麽要把租地的價格弄這麽高?
他們也算是先走一步,真要是種植葡萄能夠富裕起來的話,你們每家每戶都可以學樣,增加一點額外收入。”
幾個村幹部聽到這一番話,不由得低下了頭。
他們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不僅沒有占到好處,還影響了鄉親們之間的關係。
劉誌高開口說道:“他們現在沒有在村裏麵種植葡萄了,你們也不要想著去找他們的麻煩,老老實實落實上級領導的政策,我們政府部門也不會忘記幫助你們發展。”
喜歡官場:從秘書開始問鼎京圈請大家收藏:()官場:從秘書開始問鼎京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