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喜服
字數:3348 加入書籤
花媽媽叫兒子去辦事,都安排妥當後,才回內院,走前叫來兩個兒媳婦跟女兒,叮囑她們平日裏不可張揚,見著陳家那邊的人,也不要炫耀攀比,若有個什麽爭論,暫且忍讓幾分。
三個小婦人皆應了,隨後又對小女兒道:“你老漢最是個不著四六的,你多盯著些,沒事兒就叫他帶娃兒,你在旁看著點,別叫他閑下來。”
兩個兒媳聽了,就明白,肯定是公爹又說了什麽不對的話,惹婆婆生氣了,所以婆婆要收拾公爹,要知道帶孩子最是累人。特別是小姑子前年生了個小的,三歲、四歲貓嫌狗嫌,更加的難帶。
花媽媽的女兒謝三娘聽了,便應聲:“阿娘放心,女兒知道了。阿娘隻管伺候主子,屋裏有我與兩個嫂子呢。”
花媽媽欣慰的笑笑,又對兩個兒媳婦道:“你們兩個,現下也沒什麽正經差事,就閉門在家做針線,姑娘出門子後,少不得各處打賞,你們多做些荷包背著,缺了布頭、針線,就去針線房領,那邊菊瑛已經打好了招呼。”
兩個兒媳應了,花媽媽才放心的去了。
家裏的男人不省心,但好在是個好拿捏的。當初自己跟姐姐嫁進來,不就是瞧著謝家兩弟兄好拿捏嗎。
想著,花媽媽就去了柳媽媽處,跟姐姐絮叨幾句,叫姐姐日後照扶一下老二。
柳媽媽道:“你隻管放心,貴小子是我親侄兒,我能放著他不管嗎?再過一個多月,七姑娘就要出門子了,你家裏的事情,可安排妥當了?”
花媽媽就回道:“全都妥當了,也隻有大貴一家子要安排,叫他們去湄洲幫七姑娘打理鋪子。七姑娘出門後,緊接著就是八姑娘,隨後老爺攜夫人去湄洲赴任,姐姐這邊,可有眉目了沒?”
柳媽媽聽了這話,少見的露出個笑來:“你隻管放心,夫人那邊已經定下了隨侍的人選,春小娘點了我去伺候。”柳媽媽說是伺候已經升了侍妾的挽春,其實就是跟著她一起被夫人傳喚。
花媽媽就更加放心了,等姐姐到了湄洲,兒子大貴一家子也有人照看。
姐妹倆說了許久的話,還有一個月,她們姐妹就再難相聚,現在多聚聚,旁人也說不出什麽話來。
接連有三個姑娘出門子,繡房那邊忙得不可開交,底下的小丫頭,沒一個得閑的,不是做荷包,就是打絡子。
上麵的大丫頭更別提了,得給姑娘們做衣裳、手帕、荷包、扇套等物,那些活計最好的繡娘,得給姑娘們做喜服。
六姑娘出嫁的時候,用的是蜀錦做喜服,不需要多做繡花,畢竟蜀錦天然的紋樣,就極其的華麗,繡花上去,反倒糟蹋了那份純粹的美。因此,隻需要簡單的裁剪,兩三個繡娘,細細的做了,也不過五六日的功夫。
七姑娘、八姑娘出嫁,家裏就沒準備蜀錦,隻是用尋常的錦緞做喜服,因此需要刺繡點綴,方不失體麵。
繡房裏的繡娘,都去做喜服了,餘下的也抽不出手來裁剪衣裳,因此下人的份例衣裳,都是叫人領了料子回去,自己裁剪。
丫頭、仆婦們好說,都會自己裁剪衣裳,就是苦了那些守衛,妻小在莊子上住著的,離得近的還好些,總能抽出空去一趟,讓妻子幫著裁剪。
離得遠的,就隻能請人幫忙裁剪了,請人又得出錢,因此,免不得有些抱怨。
不敢抱怨主子,就抱怨針線房的繡娘們,針線房那邊聽見了閑言碎語,也不是好惹的,幾個嘴巴厲害的婆子,與那些抱怨的人鬧了一番。
陳二嫂子家的孩子,跑腿的時候聽見了,就告訴了陳二嫂子。
陳二嫂子便告訴了小菊,小菊知曉此事後,對陳二嫂子道:“繡房那邊,也是為著姑娘做喜服,才得了這麽一番埋怨,你去拿些大子,去廚房要些不易髒手的點心,送去針線房,就說姑娘的喜服勞她們費心了,這些點心是姑娘念她們勞苦賞的。”
陳二嫂子應了,便拿了錢去了廚房,要了好些重油、重鹽的點心,做奴才的,肚子裏缺油水,這樣的點心,既飽肚子又能久放,是底下人最喜歡的。
因此,繡娘那邊做喜服的時候也越發的用心,八姑娘那邊知曉後,對身旁的丫頭道:“她倒是會用這些小巧討人歡心。”
一旁的何媽媽道:“雖是小巧,也有用處,不過是幾碟子點心,姑娘又不差著一點兒。”轉頭對白芨道,“白芨,你叫人去針線房那邊走一圈,給些打賞的荷包。”
八姑娘聽了,就道:“出手大方點,別叫人小瞧了我去。”
何媽媽聽了此言,臉上的笑容更加的深了,八姑娘脾氣雖然急,又有些暴躁,但也有自己的優點,聽人勸。
白芨應聲,走的時候感激的看了何媽媽一眼,往常姑娘要是聽見了旁人說七姑娘的好,總是要鬧一場,發發脾氣,自從何媽媽來了後,時常勸著,比從前好伺候了不少。
因此,白芨半點不覺得何媽媽來了就奪走了自己的權柄,反而感激有事的時候何媽媽能頂上,不然就是自己吃瓜落了。
八姑娘這邊給了賞,七姑娘給了點心,繡娘們心裏那點子怨氣,也都散了,做起喜服來,顯然是更用心的,就盼著兩位姑娘瞧見了喜服高興,大把的賞錢給下來。
但滿繡的喜服做起來費時間,等做完喜服,就立了秋。
隻有幾天,就是兩位姑娘出門子的時候,吳家這邊,已經選定好了日子,七月初九是個好日子,先送七姑娘出門子,等過了八月中秋,就送八姑娘出門子。
李二郎那邊,為了表示自己的看重,願意在芙蓉城外迎親。
七姑娘本隻是個妾室,沒有迎親這一項禮儀,現下李二郎要來迎親,旁人也都高看七姑娘這個普通的妾室一眼。
有那知曉李二郎後院事情的人,就明白了,李二郎現如今還未娶妻,隻怕這吳七娘進門,要做幾年的管家娘子,因此李二郎才親自去迎親。
隻這一點,就戳了某人的眼,生出幾分危機感來。
一個麵容清秀的小婦人,拉著一個有些富態的老婦道:“阿娘,郎君納了吳七娘,還要到城門口迎親,隻怕這後院,日後就沒有女兒站腳處了。”說著,竟然悲戚的哭了起來。
喜歡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請大家收藏:()亂世雙姝:丫鬟的後宅生存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