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226兵變,日本政壇動蕩

字數:5082   加入書籤

A+A-


    原本陳立打心眼裏覺得自己是個吃瓜群眾,可沒想到如今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
    如今第二聯隊的人大部分都在新京,但東京也還有不少。
    陳立便直接命令手下將剩餘士兵全部調過來,免得那群瘋子帶兵衝進陸軍大學。
    他是有這個權力的,當然這個舉動也是很快吸引了陸軍大學其他人的注意。
    同時,陸軍大學裏響起了槍聲,不止有人來殺陳立,還有人竟然衝到了一個教官的宿舍,將之槍殺,最後被衛兵擊斃。
    陸軍大學整個沸騰了。
    陳立第一個站出來告訴其他人,恐怕是有軍人叛亂,他自己要立刻通過電話上報這事!
    當然,如果不是陳立提前派人將電話線剪斷的話,藤田剛恐怕就信了。
    “糟了!電話打不通,被叛軍剪斷了電話線!!”
    陳立一副著急的樣子,其實心裏安穩得很。
    第二聯隊的士兵已經來了,將陸軍大學都圍住了,這裏安全得很。
    其他人卻慌的不得了。
    “藤原大佐!我們應該立刻去向陸軍省,向天皇陛下報告!”
    看著倒在陳立宿舍前的兩個持槍學生,其他人群情激憤。
    這可是軍人政變要殺長官!
    看著這兩人的行動,想來應該是有東京其他人在指揮,他們得上報啊!
    但很快被陳立阻止。
    “諸位!還是稍安勿躁,他們一定是有預謀,有組織的!我雖然調兵守住了陸軍大學,可誰知道叛軍是不是就這幾個?”
    “為了我們的安全,還是先待在這裏,等待命令!”
    陳立強行將所有人攔了下來,以安全為理由,不讓他們離開陸軍大學。
    真是個好大佐!
    Ok啊家人們,以上都是陳立的鬼話。
    事實上,陳立在發現叛軍的第一時間就決定隱而不報。
    他直接讓手下剪斷電話線,裝作是被叛軍剪斷的,然後派兵守住陸軍大學。
    以安全為名義,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也盡力阻止其他人上報情況。
    能拖一會是一會,讓皇道派的人在東京鬧吧!
    這個理由很合理,畢竟陳立也是為了安全。
    陸軍大學裏居然都有好幾個瘋子士兵,誰知道大街上有多少?
    這可是為了大家的安全!
    藤原大佐的恩情還不完!
    這個時候,有直接性兵權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陳立二話不說就調了兩百多士兵,他完全可以事後再通報。
    陸軍大學裏的其他人隻能幹瞪眼。
    就在陳立這裏苟住的時候,整個東京迎來了一場史無前例的政變。
    整整一千五百名皇道派士兵在青年軍官的帶領下,衝進陸軍省,衝進內閣官員家裏,甚至是海軍省!
    一頓屠殺!
    短短幾個小時後,甚至在陸軍大學裏的人都開始依稀聽到一些槍聲。
    但還好這裏是安全的。
    但東京許多官員就不安全了。
    財政大臣高橋是清、內大臣齋藤實、首相岡田啟介。
    甚至是天皇身邊的近臣,侍從長鈴木貫太郎都遭遇了刺殺。
    鵝毛大雪中,一千五百名士兵打著“尊皇討奸,昭和維新”的名義,在東京掀起了一場“下克上”的運動。
    臨晨,天皇終於得知了皇道派兵變的事情,氣的差點沒當場暈過去。
    他的心腹大臣啊!被叛亂士兵當成雞仔一般,一個個宰殺當場!
    這些士兵打著為了天皇的名頭,但卻不幹為了天皇的事!
    隻因為他們殺的都是他裕仁的心腹臣子!
    天皇立刻下令平叛,陸軍部也是勸了,但皇道派的人根本不聽,他們要求讓政府徹底洗牌。
    要讓皇道派的領頭人當首相,並且要還推翻多個政府機關。
    如果做不到,他們就繼續尊皇討奸!
    這言論和行為簡直震驚了東京,就連陳立都聽說了。
    但陳立早就知道,這次兵變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因為皇道派這幫人簡直就是在挑戰天皇的底線。
    如今的天皇之所以大力扶持政府,是有原因的。
    當初陸軍部也曾經政變,但那時候,天皇需要依靠軍部來支持他對別國開戰,所以就默認支持了。
    但後來軍部又因此尾大不掉。
    所以如今天皇扶持文官集團,就是想用政府來製衡軍隊。
    而且光是政府還不夠,裕仁還在不斷扶持海軍出身的人。
    就比如岡田啟介就是海軍出身。
    你皇道派又是推翻內閣,又是要讓陸軍省和海軍省洗牌,這就算了,你還逮著海軍的人一頓殺?
    這不是想讓裕仁被陸軍部徹底架空嗎?
    他能答應就有鬼了。
    這場叛亂持續了幾天,最終在各方不斷施壓下,又有天皇派人發傳單,這場兵變終於是結束了。
    和陳立猜的沒錯,皇道派失敗了。
    失敗的很徹底。
    領頭的軍官連公開法庭都沒有機會上,就直接被槍決。
    統製派的人借著機會直接開始了大清洗。
    甚至在陸軍大學都有人被當場帶走。
    值得一提的是,陳立在發生兵變時,及時反應並保護陸軍大學其他人,還被天皇嘉獎了一次...
    隻是皇道派這一次算是徹底完了。
    連著幾天,隻要是皇道派的人,絕大部分都被調到一些邊緣崗位,整個被排斥了。
    意外的是,首相岡田啟介和侍從長鈴木貫太郎居然沒死。
    是的,這兩個被刺人員中身份頂尖的人反倒是沒死。
    岡田啟介是心腹扮成他的樣子,替他死了。
    鈴木貫太郎更是中了三槍後硬生生被救活了。
    這氣的陳立在宿舍裏捶胸頓足。
    廢物啊!
    這幫皇道派真踏馬廢物!
    拿著照片能找錯人,殺人也不知道補刀,怪不得不能成事呢,純純廢物!
    226兵變造成的影響很大,首相岡田啟介下台。
    廣田弘毅正式接手內閣。
    但廣田弘毅接手內閣後的一係列作為,卻是讓軍部開始可以直接插手內閣。
    一直到37年,廣田弘毅被迫辭職。
    接任他的,是林銑十郎。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林銑十郎僅僅在任四個月,內閣再次倒台。
    終於,一個似乎“可以”調和軍隊與文官集團矛盾的人出現了。
    在政治元老西園寺公望的推薦下,1937年6月,近衛文麿奉命組建近衛內閣。
    近衛文麿的政治手段還是讓他贏得了一次機會。
    在此之前近衛文麿主張的“新體製運動”,與軍部“舉國一致”的戰爭策略符合。
    與此同時,在這段時間以來,近衛文麿一直處於一個“中立”的態度,並未公開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
    這讓如今爭論不休的各個派係都有意讓他作為首相,來調停爭鬥。
    近衛文麿很高興,他等的就是這一天。
    這說明他的想法是對的。
    但當初陳立做的事情也不是白費,終究還是給近衛文麿埋下了雷。
    (預告一下,下一章,過渡將會徹底結束,主要是三四年時間,跨度太大,詳細寫寫不完,不寫吧,跨度太大又影響觀感,所以就用這幾章做個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