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暗中尋訪

字數:5673   加入書籤

A+A-


    “雅兒,這麽說,你果然成親了?丈夫姓齊?”
    盧晴雨驚喜的問傅頌。
    傅頌點頭,笑著對在座的幾位長輩道:
    “剛才忘了說了,我久未回來,一下船就直奔家門,但我家那位說第一次見您們,不能兩手空空,他在後麵置辦禮物,我等不及,先一步回來了......”
    “你這孩子,還是跟小時候一樣任性,再急也不能把女婿一個人丟下,自己先跑回來。”
    盧晴雨輕聲責怪傅頌,但眼睛裏的笑意怎麽也隱藏不住,她對外麵的丫頭大聲吩咐:
    “快,快請姑爺進來......”
    “是,夫人......”
    盧晴雨此時聽說女婿也上門了,精神好得不得了,她扶著椅子站起身,對戚歡道:
    “弟妹,快,你跟我回一趟院子,幫我重新挑一套衣裳,我剛才急著來見雅兒,穿著太隨便了些,有些失禮......”
    戚歡也沒料到傅頌還帶了女婿回府,心裏正有此意,便站起身,扶住盧晴雨:
    “大嫂說的是,我也正想回去換一套衣服,剛才來得急......”
    “你們女人就是麻煩,行吧,我們兄弟倆招待女婿,你們快去快回......”傅泰揮手示意她們快走。
    妯娌倆相攜著剛離開,周孟南,不,應該叫齊良,就在下人的引領下來到正廳。
    他帶來的禮物都由下人拎著,依次擺在廳裏的一張八仙桌子上。
    “小婿齊良見過嶽父,見過叔叔......”
    齊良給傅泰和傅康行了晚輩禮。
    傅泰和傅康兄弟倆站起來招呼,隻聽傅泰道:
    “賢婿不必如此多禮,請坐。”
    傅康也道:
    “侄女婿請坐......”
    傅頌走過去抱住齊良的胳膊:
    “我娘和嬸嬸一會兒就過來,咱們先坐下喝口茶......”
    說話間,丫頭送上了茶水,齊良緊挨著傅頌坐下,幾個人在一起閑話家常。
    傅泰和傅康都知道,這個名叫齊良的,其實就是此前的周孟南。
    但由於此前盧晴雨並未見過周孟南,所以,這次他改回了原名,並未裝扮成別人。
    此時見盧晴雨不在,傅泰揮退了丫頭,齊良站起身,對著傅康重新叫了一句:
    “嶽父......”
    他知道,這位才是他應該叫嶽父的那個人。
    傅康擺擺手,道:
    “此次你們夫妻回府肩負使命,以後不必在意這些虛禮,我們現在就當你們是傅雅和齊良,一會兒你們的大伯母來了,千萬記得不要說漏嘴......”
    幾個人達成一致意見,很快,門外便聽到小丫頭喚到:
    “大夫人、二夫人......”
    傅頌知道是盧晴雨和戚歡換好衣服過來了,趕緊迎到門口。
    齊良也跟著來到她身旁。
    盧晴雨換了一套明亮一些的衣裳,臉上又薄薄施了一些粉,此時整個人看起來精神了許多。
    戚歡也換上了一套正式見客的衣裳,妯娌倆望著眼前的這個高大的男人,都在心裏為自己的女兒叫好。
    “小婿見過嶽母,見過嬸嬸。”
    齊康趕緊低頭行禮。
    “好孩子,快,快請坐。”
    盧晴雨此時根本不像一個病人,就連走路都利索了許多。
    同一時間,關義正正在城裏的某條街道的一個小胡同裏轉悠。
    據關忠他們的消息,那個跟周孟南接頭的軍統特務正是住在這個胡同裏。
    隻是,到底住在哪一棟房子裏,關忠等人一直沒有弄清楚。
    但關義正已經很滿意了。
    畢竟特務都是受過專門訓練的,他們習慣了對所有人設防,包括乞丐。
    他今天化了妝,扮作了一個挑著擔子賣麻糖的小商販。
    麻糖又名麥芽糖,是夷陵本地特有的小吃。
    每年到了秋冬時節,這些賣麻糖的小商販便開始挑著擔子走街串巷。
    擔子是一對籮筐組成,筐上放著一個比筐口略大的簸箕,裏麵放著裹著糯米粉的麻糖。
    而另一個筐子裏,放著一個專門用來鑿糖的鑿刀和錘子。當然了,還有必不可少的秤。
    因為麻糖冷卻後較硬,隻能用鑿刀才能敲開。
    如果碰到有人購買,攤主問清了人家想購買的斤兩,便會用鑿刀將麻糖鑿下來,並且根據顧客需求,將麻糖鑿成各種不同大小的形狀,然後稱重收錢,一筆生意便算完成了。
    這種看似很硬的糖,放在嘴裏之後,很快便會化作可以拉絲的糖漿,一口吞下去,那味道甘甜可口,是老少皆宜的美食。
    商販挑著擔子沿街叫賣的同時,還會拿著一件響器不時敲著,那件響器類似於某種鈴聲,是金屬製作,發出的聲音傳得很遠。
    夷陵人隻要一聽到那種鈴聲便知道是賣麻糖的來了,家裏有小孩,並且經濟條件還差不多的,便會急急的走向鈴聲響處,對著小商販叫道:
    “喂,賣麻糖的,來二兩麻糖。”
    得了麻糖的小孩子,很快會拿著一塊麻糖滿院子轉悠,向其它小夥伴炫耀自己手裏的美食,饞得一些沒錢買的小孩隻能幹望著流口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關義正挑著擔子,不時敲著手裏的響器,沒多久,果然就有人朝他喊:
    “賣麻糖的,過來,給我稱半斤......”
    關義正一邊應著,一邊挑著擔子往那扇院門走去。
    這個年月,能一下子買半斤麻糖的,絕對是個大主顧。
    因為麻糖是用糧食做的,數斤糧食才能熬出一斤糖,所以價格並不便宜。
    “大嫂,要半斤麻糖是吧?”
    關義正放下擔子,再次確認。
    “是的呢,我家娃多,給我稱半斤。”
    買麻糖的是一個身材健壯,年約三十歲左右的婦女。
    關義正將擔子放在院門口,有些歉意地道:
    “大嫂,能不能讓我把擔子挑進院子裏給您稱?您看這胡同挺窄的,我停在這裏擋住別人走路就不好了。”
    健壯婦女退進院子:
    “行吧,你進來,擔子就放在院門口,別靠太近......”
    “好咧......”
    關義正開心地應下,將擔子放在院子裏靠門處,眼睛不動聲色地在院子裏掃視了一圈兒。
    幾個小孩子一下子湧過來,七嘴八舌地叫道:
    “吃麻糖嘍,吃麻糖嘍......”
    “別擠,別擠,都進屋去,一會兒娘買好了給你們分......”健壯婦女喝斥孩子們。
    “娘,就讓我們看看嘛,我們想看鑿麻糖......”
    孩子們央求。
    “就是嘛,讓孩子們看看不妨事。”
    關義正再瞄了一眼院子,沒有見到其它人,便開口替孩子們說話。
    “你們這些皮猴子,別亂動手,知道嗎?”
    健壯女人吩咐幾個孩子,又轉身對關義正道:
    “大兄弟,快稱吧。”
    關義正手腳麻利敲下一塊麻糖,放到秤盤一稱,不多不少,正好半斤。
    “喲,大兄弟,你這手法還真準啊,一錢都不多,給點旺頭唄。”
    健壯女人道。
    這是夷陵人還價的說辭之一,旺頭就是要賣主多給一點兒的意思。
    關義正也不答話,用手拿起剛才敲碎在簸箕裏的零散小塊麻糖,給圍在擔子周圍的四個小孩子一人嘴裏塞了一塊兒:
    “大姐,您看我這夠意思吧?”
    幾個小孩子得了糖果,高興得直砸吧嘴兒。
    健壯婦女也很高興,拿出錢袋付了款,接過麻糖就要進屋。
    “大姐,您不把麻糖敲碎嗎?”
    “大兄弟,多謝了,我買麻糖是為了年底做米花糖呢,現在敲碎了,這些皮猴子沒兩天就給我偷吃完了......”
    健壯女人進了屋,關義正挑著擔了出了院門,幾個小孩子卻沒有回屋,悄悄尾隨著關義正來到胡同。
    關義正趁機問道:
    “你們家院子很大呀,就住著你們一家?”
    一個大點的孩子道:
    “以前本來隻有我們一家,可是幾個月前又住進來一個叔叔......”
    喜歡關家兒女請大家收藏:()關家兒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