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找到物證
字數:4327 加入書籤
幸好是夏天,幹警們在水庫裏倒也不至於受凍。
但是,水庫裏的水畢竟太深了,衛安、李重等人雖然精通水性,但好些個猛子紮下去,柴刀並沒有找到,人也累的不行。
衛安遊到岸邊對楊不凡道:
“楊隊,這不是個辦法啊,水庫底下全是淤泥,柴刀有一定的重量,再說他們當時扔的時候一定用了力,估計鑽進泥裏麵了......”
楊不凡其實也考慮過這個問題,他對衛安道:
“你們先起來吧,我找村長商量商量打撈的辦法......”
楊不凡看向圍觀的人群問道:
“有哪位知道村長家住哪裏?勞煩帶個路。”
立刻有個小夥子站出來:
“公安同誌,我領你們去。”
楊不凡看到此人的年紀也是二十歲上下,便欣然點點頭。
楊不凡跟著小夥子朝村長家走去,邊走邊問:
“小夥子,你叫什麽名字啊?村裏還有沒有別的打撈法子?”
小夥子撓撓頭說:
“我叫柱子,打撈法子嘛,我知道村裏有那種大網,用船拉著在水底拖,說不定能把柴刀撈上來。”
楊不凡眼睛一亮,覺得這是個可行的辦法。
到了村長家,村長是個樸實憨厚的中年漢子,得知來意後,一拍大腿道:
“這事兒包在我身上,村裏剛好有大網,還有幾條小船,我這就去安排人。”
不一會兒,村長就召集了幾個壯實的村民,帶著大網和小船來到水庫邊。
大家把大網固定在小船上,然後劃著船在水庫裏來回拖動。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眾人都緊緊盯著水麵,期待著能有收獲。
突然,劃船的村民喊道:“好像勾到東西了!”
大家趕緊合力把網拉上來,隻見網裏正是一把帶血的柴刀。
楊不凡接過柴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有了這關鍵物證,鄭浩就能定罪了。
可是鄭浩交代的柴刀有兩把,目前隻撈上了一把,打撈還需繼續。
楊不凡不敢有絲毫懈怠,立刻安排繼續打撈。
村民們重新劃著船,拖著大網在水庫裏仔細搜尋。
又過了許久,就在大家有些疲憊的時候,劃船的村民再次喊道:“又勾到東西了!”
眾人再次發力,將網拉了上來。這一次,網裏果然又是一把帶血的柴刀。
楊不凡仔細查看,確認這就是鄭浩所說的第二把柴刀。
有了這兩把關鍵的帶血柴刀,證據確鑿。
剩下的工作就是對物證進行鑒定,除了這兩把關鍵性的柴刀,還有屍檢結果,以及鄭浩偽造的那張字條,這些都是給鄭浩和計紅定罪的證據。
鄔家人一直守在水庫邊,他們看見被撈上來的那兩把柴刀,臉上的痛苦與憤怒交織。
鄔振天顫抖著走到楊不凡麵前,聲音哽咽:
“公安同誌,可算找到了,一定要給我家梅梅報仇啊!”
楊不凡鄭重地點點頭:“鄔大爹,您放心,有了這些證據,我們一定讓凶手受到應有的懲罰。”
隨後,楊不凡安排幹警將柴刀妥善保存,準備帶回警局進行鑒定。
警車離開喜鵲村的時候,村民們一直跟在警車後麵,村民的議論聲不斷飄向緩緩行駛的車裏,楊不凡聽到大家對他們工作的認可,內心十分欣慰。
這一天是五月十九日,從案發到破案,僅僅用了三天時間,楊不凡對此比較滿意。
畢竟鄔梅被殺分屍案是一件性質十分惡劣的案件,如果拖得太久,不僅會導致廣大人民群眾對人民公安極度不信任,也會引起各種流言,這對於剛成立的新中國沒有任何好處。
如今的新中國就像一個繈褓中的小嬰兒,不能有任何一丁點的閃失。
回到警局後,各項鑒定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
結果顯示,柴刀上的血跡與受害者完全吻合,那張字條也確係鄭浩偽造。
後來,楊不凡從覃照的屍檢報告上看到了鄭浩曾經侵犯鄔梅的證據。
自此,喜鵲村殺人分屍案告破。
鄭浩和計紅均收監關押,等待他們的將是法律的嚴懲。
再說楊際和關義直、關義有負責的徐莉死亡案。
玄逸子和李旺發各執一詞,楊際讓他們倆當麵對質,結果仍然是各不相讓,雙方均指責對方撒謊。
楊際隻能暫時先將兩個人分開關押。
李旺發已是第三次進公安局了。
第一次,他投案自首,聲稱自己見死不救。
第二次,是被楊際等人請到公安局,因為他跟李小虎隱瞞了部分事實,令公安覺得他動機不純。
可是,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徐莉的死的確跟他有關,而他又指認了新的凶手,所以,楊際等人才根據他的指認找到了玄逸子。
可是,玄逸子的供詞卻跟李旺發的正好相反。
這一天,楊不凡破獲了喜鵲村殺人案,關義正親自到刑偵隊辦公室給楊不凡開慶功會,隻見楊際耷拉著腦袋,便知他這個案子還剩最後一關沒有拿下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說是慶功會,其實就是關義正自己掏腰包買了幾包煙,給楊不凡發了一包,其它幹警每人撒了一根,然後說幾句鼓勵的話,就結束了。
不過,大家都很高興,獎勵不在大小,關鍵在於自己的工作得到領導的認可。
關義正給楊不凡遞個眼神,等大家各自散開去工作,楊不凡拉著楊際來到關義正的辦公室。
“關局,我沒用,到現在還沒有拿到口供......”
楊際一進關義正的辦公室就自我檢討。
“際隊,你第一次獨自辦案,如果很順利就成功了,我倒是要好奇了。如果所有嫌疑人進了公安局都主動交代,那估計咱們公安局也不用設那些審訊室。
過去大清那會兒,咱們的老祖宗也不會發明那些嚇人的刑具了。如今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講究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不能刑訊逼供,所以,我們便要開動腦筋,找到關鍵的證據,證實他們中有人說了假話......”
關義正看著楊際,對他語重心長的道。
“關鍵的證據?”
楊際抬起頭,有些沒有反應過來。
“際隊,這個案子進行到這裏,雙方各執一詞,唯一的當事人又已經死亡,所以,咱們隻能重回現場,尋找當時在場的第三人,如果能找到那個人,他的證詞便是關鍵性的證據......”
楊不凡提醒道。
“可是,當時他們都說河邊除了他們沒有別人,會有其它人證嗎?”
楊際喃喃自語。
喜歡關家兒女請大家收藏:()關家兒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