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嗯,哥哥們有心了。

字數:4611   加入書籤

A+A-


    三個人的速度就是快,餡料調好之後,於家母女倆一下一個。
    不一會兒,就包了兩大托盤。
    胖乎乎的餃子,整齊的排列在托盤裏,像極了一群即將下海捕魚的企鵝。
    “後天就是兩個孩子的三歲生日了,月月想好怎麽過了沒?”
    顏媽擀皮的同時,還不忘記關心孩子過生日的事。
    她跟時文龍的想法,是讓訂個酒店大辦一場。
    畢竟兩個寶貝孫女,可是他們時家的掌心寶。
    生辰大辦,理所當然。
    可她可又不是別人家的那種惡婆婆,光想著欺壓兒媳婦,見不得兒子和兒媳婦好的人。
    所以,還是要征求兒媳婦的意見。
    “我想在家裏過,到時,請咱們家親戚聚一聚算了。”
    風俗上,孩子是要過三歲生辰、十二歲生辰的,但於心月嫌麻煩。
    又不想讓孩子從小就養成鋪張浪費的習慣,因此,想著自己人在一起聚聚算了。
    “都行,月月你決定就好,到時,我跟你爸幫忙安排。”
    顏媽一直都把於心月當親生女兒養的,她的意見,顏媽向來都是支持。
    “在家辦也好,這幾天你哥哥他們的包裹也快該到了。”
    人來不了,禮物肯定少不了。
    想到那幾個不省心的兒子,於媽隻剩歎氣。
    也不知道臭小子們什麽時候能讓她抱上孫孫和孫女,真的是愁死她了。
    羨慕歸羨慕,於媽選擇不聞不問,孩子們都有自己的主見,說多了不招人待見。
    他們不結婚,興許是還沒遇見合眼的姑娘。
    不管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想太多了,她自己都感覺累。
    反正現在有萱寶和涵寶陪著她,她也沒時間想那麽多。
    老大老二常年在部隊,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
    見麵就提對象的事,他們肯定要煩。
    於媽可不是那種不知趣的人,哪壺不開提哪壺。
    剩下的老三、老四,也有自己的事業要忙。
    孩子們說的沒錯,男子漢大丈夫,先搞事業,等事業成功了,再談感情。
    一切都還來得及。
    “嗯,哥哥們有心了。”
    四個哥哥對她這個妹妹都挺上心,從有了孩子之後,於家人的寵愛又多了兩人。
    時、於兩家,三代都沒有一個女孩兒。
    到了時雲深和於心月這一代,一胎雙寶,兩個女孩兒,可把兩家人稀罕壞了。
    加上於家四個男孩都沒結婚,家裏連個孩子都沒。
    要不是兩個孩子陪在於媽身邊,她都閑得快發慌了。
    空間裏的藥酒和搓好的各種藥丸,她得抽空一人給他們發去一份。
    於心月可不是那種隻懂得汲取,而不懂得回報的人。
    即便是兄妹關係,也需要真心維持。
    哥哥們對她好,她也對哥哥們好,相互理解,相互扶持。
    當然,哥哥們能盡早給她找到合適的嫂子,那便更好。
    不過,這事不是她能左右得了的,得看哥哥們的意思。
    於家提倡婚姻自由,不需要用所謂的聯姻來鞏固家族地位。
    生在這樣的家庭也是一種幸運。
    於爸和於媽從未幹涉過孩子們的感情。
    即便是現在哥哥們的年紀都不小了,他們也沒因此而催婚。
    “有什麽心?臭小子們,自己的外甥女們三歲生辰,也不回來看看,我看是上班上的傻了。”
    於媽嘴上這麽說,心裏卻在想:臭小子們,現在翅膀硬了,說不回來,就不回來,真是反了天。
    “婉婉別氣,孩子們興許太忙,脫不開身。”
    就萱寶她大舅和二舅對孩子的寵愛程度,要是不忙,他們連夜也會趕回來看孩子的。
    回不來,那絕對是出去出任務了,或是被什麽事絆住了腳步。
    時雲深倒好,提前請了假,倒是可以回來陪老婆孩子。
    隻是苦了於明輝跟於明昊。
    禮物都買好了,人卻回不來,隻能把東西打包快遞回來,盡做舅舅的義務。
    “媽…”
    如果不是哥哥們實在脫不開身,她相信他們一定很樂意回來的。
    “行了,不說他們了。”
    四個兒子,沒一個讓她省心的。
    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給她帶回來兒媳婦和孫子,嘴上不說,於媽心裏還是很期盼的。
    做父母的,哪個不希望早點抱上孫子孫女?唉!
    餃子包得差不多了,鍋裏的水也沸騰起來。
    於媽招呼著煮餃子,剩下的一點皮和餡兒於心月慢慢包著。
    等於媽煮好餃子往客廳端的時候,萱寶和涵寶正在乖巧的聽時老爺子講故事。
    那聽話的小模樣,讓辛苦一中午包餃子的於媽渾身的疲憊一掃而空。
    “餃子好了,大家洗手吃飯。”
    “怎麽也不喊我一聲,我去幫忙端餃子。”
    坐在孩子旁邊的時老太太笑著站起身。
    “不打緊的…”
    時家本就跟於家關係好,成為親家之後,關係更進一步。
    加上於媽經常在時家照顧兩個外孫女,在這裏跟自己家差不多。
    “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裏,咱們去洗手吃飯,你們愛吃的包包好了。”
    老爺子收起書本,起身拉著兩個孩子去洗手。
    “爺爺,我要吃一大碗。”
    “爺爺,我明天還要聽你講故事。”
    “……”
    “好好好,明天爺爺接著跟你們講…”
    聲音消失,祖孫三人進了洗手間。
    老太太幫忙把兩個孩子的小碗拿出來,筷子擺上。
    ……
    第三天一大早,時家院子裏就聚集了不少人。
    為了給兩個孩子辦三歲生日宴,光廚師時家就請了三個。
    於心月的廚藝不錯,但今天是兩個孩子的生日宴,她作為孩子的母親,也算是半個主角。
    宴請的人除了親戚就是關係好的朋友,半個主角的她,還得招呼賓客,根本沒時間下廚。
    況且眼下這時代,早就不是七十年代,不說家家都奔小康,吃飽穿暖倒是綽綽有餘。
    而且時家並不缺錢,要不是不想搞的形勢太大,於心月就主張去酒店宴請了。
    作為孩子父親的時雲深也從部隊趕回來了。
    昨天忙活了一天,生日宴要宴請的賓客,算下來至少有七八桌。
    這還是在時家不準備大辦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