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新羅
字數:4171 加入書籤
“準。”
“汝等二人便再跑一趟吧,高句麗野心甚大,如今七部靺鞨已經有三部徹底被高句麗拿下,如今已經磨刀霍霍向我等餘下四部部落了。”
大莫弗瞞咄的日子也不好過,黑水靺鞨部落是其中最強的,當然也是目標最大的。
他們曾經與高句麗多次對戰,奈何,全部大敗而歸,愣是被人攆到了原本土地的邊邊角角苟延殘喘。
“是,我等謹遵大莫弗瞞咄之命!”2。
二人麵色肅然躬身應諾。
他們,也深受大唐文化的影響,有樣學樣。
“今日休息一晚,明日某給你們點齊團隊出發!”
大莫弗瞞咄伸出粗糙的左手拍了拍正使副使的肩膀,笑的愈發溫和。
別問為什麽不伸出來右手,右手拄著熊骨仗呢,抽不出來......
對於他們來說,骨仗乃是權柄,杖身取百年落葉鬆木芯,嵌七顆海東青瞳仁,雖然是琉璃仿製的,但琉璃也很貴的,夜間幽光流轉。
別問為什麽不用真的,真的臭了咋搞?
杖首楔入真正的棕熊顱骨,齒縫間塞著馴鹿筋捆紮的薩滿銅鈴,每步皆有鈴聲相隨。
“是。”
“正使留下。”
——
大帳內,大莫弗瞞咄看向此次出使的正使,麵帶好奇之色,正在詢問著他們在長安的每一步見聞。
甚至,包括吐蕃,回紇,還有新羅的消息。
這對於他們來說是難得的能打聽其他國家消息的機會,畢竟,他們靺鞨還是分散,且位置偏遠。
這也是沒得辦法。
“回紇竟然已經被滅族了?離奇!前些年某還聽說過,漠北興起一個強悍的部落,頗有東突厥之風啊!”大莫弗瞞咄有些唏噓的感慨道。
“是的,大莫弗瞞咄。據臣所知,回紇在漠北充當大唐刀劍,全力剿殺漠北東突厥殘餘,欲以此為軍功,向大唐請求獲得立國之機。”正使是個實在人,當即就把他自己知道的所有消息全部說了出來。
大莫弗瞞咄聞言輕輕搖頭,麵帶些許嘲弄之色,“如果是如此目的,回紇走向滅亡也屬於正常。”
正使眨眨眼,顯然,他也不是傻子,回紇也不是,隻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罷了。
“待到大唐軍隊輔助我等打退高句麗之後,分出一片土地,交由他們駐軍即可,其他的,無需多管。”
“大唐何等居心,某現在不得清楚,但明顯的,大唐絕對不是那所謂的友好鄰邦,嗬嗬。”
“隻不過,我等如今沒有多餘的選擇罷了。”
說到此,大莫弗瞞咄和這位正使臉上均顯現出些許屈辱的神色。
但話又說回來,屈辱,總比滅國來的好不是?
哪怕是大唐要建立貞觀城,說真的,他們也沒的什麽辦法。
弱小就是原罪,很簡單的道理。
——
新羅。
此時的新羅王國正處於朝鮮半島三國爭霸的關鍵時期,隻不過,新羅處於下風罷了。
當然,如果不是新羅處於下風,處於危險的境地,他們同樣也不會遣使入唐,尋求幫助就是。
其核心領土為:
東南以慶州盆地為都城今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
控製洛東江全流域今釜山、大邱、蔚山全域及忠清南道東部);
北界抵小白山脈今忠清北道堤川市江原道寧越郡一線)與高句麗對峙;
西界至錦江上遊今全羅北道茂朱郡)與百濟接壤。
麵積約4萬平方公裏占朝鮮半島約18),相當於今韓國慶尚道+忠清道東部+江原道南部。
國王為真平王金白淨,新羅第26代王,屬聖骨王族。
聖骨可為國王,任皇室要職。
真骨可為宰相,將軍。
六頭品,真骨以下,可為中級官吏。
以血統治國,便是此時的新羅情況。
新羅總兵力七萬,其中北線戰場分布三萬兵力,用以對抗高句麗,統帥為金庾信。
西線戰場分布兩萬五千餘兵力,對抗百濟,統帥為金品釋。
海岸線分布一萬兵力,用來防備倭寇。
沒錯,哪裏都有這群狗東西出沒。
如今新羅北線,西線戰績均受到不同程度打擊,尤其是如今的百濟和高句麗還隱隱構成聯盟,目的?
嗬嗬,當然是滅國新羅,然後二者瓜分新羅地盤了!
如果不是百濟與高句麗聯手,說真的,三國混戰,他新羅也是不慫的!誰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還真得不好說。
奈何......
奶奶的,這兩國不講武德。
真平王白金淨坐在首位,低頭俯視著自長安趕回來的使臣團,麵上看不出什麽喜怒之色。
“大唐可出軍助我新羅平亂,我新羅需要出錢糧進行雇傭,並且,還要同意大唐在我新羅國土之上駐軍。”
“便是此次二位前往長安使臣所答應之事了。”
“諸位愛卿,有何看法?”
白金淨是同意的,為啥?
且不說現在的新羅頗有岌岌可危之勢,他本身在新羅國內就有著巨大的掣肘。
其一,便是無子。
僅有二女德曼、天明),引發繼承權爭議,新羅從未有過女性繼承的先例,這是一個明顯的挑戰。
你就算讓他現在繼續生孩子......誰也不知道第三個是子還是女。
更別說,他現在也沒心情啊!
其二,大貴族金庾信家族掌控軍權,王權受限,權臣製衡。
好像每個國家都會有類似的事情發生,當然,新羅也不例外就是。
滅國危機之前,金庾信還熱衷於權力爭鬥,讓本就處於暴躁狀態的白金淨更是難以控製自己的情緒,雖然在朝會,在諸多大臣麵前他依舊表現得穩如泰山,但內心中的煎熬可是相當要命。
是以,此次前往大唐的使臣團能答應大唐的要求,其中未免會有他這位真平王的授意。
既然以他目前的實力無法解決如今的局麵,那倒不如更幹脆一些,引入一條比高句麗還要強大的鯊魚來攪亂局麵。
哪怕最終的結果都是滅國,也好過被高句麗所滅,亦或者是被金庾信篡國。
你瞧瞧,能當一國之君的,就他娘的沒有心眼子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