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雪地裏的浪漫
字數:3221 加入書籤
“下雪了,這是今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比往年都晚了一些呢。”
李東站在院子裏,看著天空紛紛揚揚飄落的雪花,發出一聲感慨。
“是啊,晚了有半個多月呢,我記著去年這個時候都下兩場雪了,還挺大呢。”
薛佳琪拿了一件外套,給李東披上。
“媳婦兒,你把我書架上的那本紅色筆記本拿過來吧,再拿一根筆。”李東笑著說道。
“紅色?紅色的那本不是寫完了嘛,是紫色吧?”薛佳琪問道。
李東總共有七個這樣的筆記本,封麵的顏色不一樣,分別是紅色、橙色、黃色、綠色、青色、藍色、紫色。
紅色是用的最早的那一本,是李東上大二的時候開始用的,紫色是最晚開始用的,大概是沐沐結婚前後開始用的,除了紫色的筆記本,其他六本都已經寫完了。
“沒錯,就是紅色的。”李東笑著說。
薛佳琪笑嗬嗬的,從屋裏把李東的本和筆拿過來。
李東翻開筆記本,找到其中一頁,隻見上麵寫道
“他朝若是同淋雪,此生也算共白頭。”
“媳婦兒,我愛你,好愛好愛你!”李東看著薛佳琪頭上的雪花,頭發裏的點點白色,眼睛裏充滿了無限的柔情。
“我也愛你,心裏滿滿的都是你。”薛佳琪握著李東的手,看著這個疼她寵她愛她了一輩子的小男人。
“花開花落,春去春又來,時光荏苒,不變的是身邊人,不變的還有我對你的愛。正如這本筆記本上記錄的一樣,這輩子我要和你共白頭,現在也算是做到了。”李東把薛佳琪攬入懷裏,動情的說道。
“做到了,但是還得繼續做,說好一起活到一百歲呢,現在可還早著呢。”薛佳琪抬頭看著李東,眼睛裏都是溫柔。
“嗯嗯,就怕你到時候會厭煩我呢,死老頭子煩死了。”李東哈哈笑著說。
“才不會呢!你永遠都是那個寵我、疼我的小男人,我也永遠都是你的小女人。”薛佳琪在李東的嘴上親了一口。
四目相對,周圍雪花飄零,李東和薛佳琪倆人在雪地裏忘我的親吻著。
薛佳琪想起了李東第一次親吻她時的模樣,那時候的她羞澀不已,懊惱自己的初吻就那麽被李東隨意給奪走了。
這一路走來,不知道被李東親吻了多少次,每次都讓她心花怒放,欣喜不已。
許久以後,倆人不舍的分開,看著薛佳琪紅潤的臉龐,李東笑著說“找個趁手的東西,我們去浪漫一把。”
“好啊!”
兩人穿上厚厚的羽絨服,戴上帽子、圍巾和手套,就像兩個準備去探險的孩子。
李東還特意找來了兩根晾衣杆,他晃了晃手中的晾衣杆,笑著對薛佳琪說:“媳婦兒,這個就當我們的筆啦。”薛佳琪被小男人的舉動逗得笑了起來。
冬日的村莊被一場紛紛揚揚的大雪覆蓋,整個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個銀裝素裹的童話世界。到處都被白色的雪裝點著,樹枝上掛滿了晶瑩剔透的雪花,宛如玉樹瓊枝。
李東用晾衣杆在雪地上輕輕劃動,試了試手感,然後抬起頭,眼神中充滿了期待和溫柔,對薛佳琪說:“媳婦兒,咱們開始寫吧。”
薛佳琪走到李東身邊,她想了想,然後用晾衣杆在雪地上寫下了第一個字。她寫得很慢,很認真,每一筆都像是在訴說著一段深情。
“愛”,這個字在雪地上逐漸成型,雖然隻是用晾衣杆簡單勾勒出的輪廓,但卻充滿了力量。
李東看著薛佳琪寫的字,嘴角上揚,他接著在“愛”字後麵寫下了“是陪伴”。他一邊寫一邊說:“媳婦兒,你知道嗎?這三十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愛就是陪伴”,不管是開心的時候,還是遇到困難的時候,隻要有你在我身邊,我就覺得很安心。”
薛佳琪聽著李東這溫柔的情話,眼睛有些濕潤,她輕輕地點了點頭。
薛佳琪又接著寫下去,“愛也是理解”。她抬起頭看著李東說:“這麽多年,我們每天都甜蜜恩愛,互相理解,互相包容,這也是我們的愛情能持續這麽久的原因吧。”
李東握住薛佳琪的手,隔著厚厚的手套,依然能感受到彼此的溫暖。
李東的靈感仿佛被激發了出來,他在薛佳琪寫的字下麵寫道:“愛還是包容。還記得我們剛結婚那幾年,我工作上有時候不順,就會把情緒帶回家,你總是默默地包容我,給我鼓勵。如果沒有你的包容,我都不知道我會變成什麽樣子。”
薛佳琪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她又寫道:“愛如同這雪,純潔而美好。”她看著李東說:“每次看到雪,我就覺得它很幹淨,很純粹,就像我們的愛情一樣,沒有雜質。”
李東看著雪地上的字,仿佛陷入了回憶,輕聲呢喃道:“是啊,我們的愛情就像這雪,從最初的純淨開始,一直保持到現在。”
倆人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在雪地上寫著關於愛的宣言。
李東繼續寫著:“愛就是每天清晨看到你在陽光中的微笑。”薛佳琪回應道:“愛也是夜晚一起漫步在月光下的寧靜。”
隨著倆人不斷地書寫,雪地裏出現了越來越多充滿愛意的話語。周圍的空氣仿佛也變得更加溫暖,雪花依然在不停地飄落,像是在為他們的愛情故事增添浪漫的背景。
突然,李東靈機一動,他開始在雪地上畫起了圖案。他畫了一個大大的心,然後在心裏麵寫下了他和薛佳琪的名字首字母。薛佳琪看到後,驚喜地叫了起來:“老公,你這個創意真好。”她也不甘示弱,在旁邊畫了兩個手牽手的小人,小人的臉上帶著幸福的笑容。
李東看著薛佳琪畫的小人,笑著說:“這就是我們啊。”薛佳琪說:“對呀,這就是我們倆人,一直手牽手走過了三十年,以後還要繼續走下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