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跳皮筋

字數:2205   加入書籤

A+A-


    鬥雞的技巧主要有衝,頂,壓,閃等,衝是進攻的主要方式,就是挺起膝蓋向對方衝撞。
    頂既是攻擊手段,也是防禦方法,是針對衝的有效方式。
    壓是用膝蓋壓在對方的膝蓋上麵,使其抬不起來,讓對方無法進攻,多次下壓也容易讓對方落敗。
    閃則是主要是防禦手段,無論是對衝和壓都是很有效的。
    當然在實際戰鬥中,常常是多種技巧組合使用。
    看準時機,合理利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取勝的關鍵。
    當然同時也是在鬥智鬥勇,針對不同人的特點常常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針對個子大的,喜歡衝撞的,得合理使用閃的技巧。但你得使用巧妙,在別人的意料之外突然閃開,才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對手很可能一下栽倒,撲倒在你的腳下。那姿勢極像餓狗撲食,經常會引得人群大笑。
    兩隻腳著地,或者是雙手都離開抬起的那隻腳則為輸。
    一般都會遵守遊戲規則,輸了就會停止攻擊。
    不遵守規則的人,沒有人和你玩。
    偶爾也有人耍賴的,自己倒下時,隨手把別人也拉倒。
    這種人雖然讓人討厭,但也算是合理利用規則,規則中並沒有說倒下去時不準拉別人。
    利用規則的漏洞,常常是弱者的手段,強者想的是如何在規則下打敗對手。
    遊戲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對童年的周興國他們來說,遊戲才是主要的,學習則是被動的。
    他們並不明白為什麽要學習。
    大人和老師講的道理他們也懂,可是那些東西離他們太遙遠了。
    父母讓他們好好讀書,說考上大學,就可以拿工資,就是鐵飯碗,一輩子再不愁吃不愁穿。
    但現在你怎麽可能讓一個小孩明白那麽遠的事。
    還不如說按時完成了作業,可以多玩一會。或者說考的好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
    那時回家是沒有作業的,上午三節課,老師隻講兩節,最後一節課就是做作業。下午也一樣。
    孩子回家是不做作業的,父母也通常不允許你做,因為要幫家裏幹活。
    農活解決的是生存問題,生存是人的第一需求,隻有活著才會去考慮別的。
    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能讓孩子去讀書,已經是一種奢侈行為。
    周興國在使用各種技巧擊敗一個一個對手,他並沒有注意到,有一雙眼睛時不時向他掃過。
    郭小英在和同學玩跳皮筋,這也是一種新引進學校的遊戲。
    原來她們玩的遊戲有丟手絹、踢毽子、跳繩等。
    跳皮筋具有一定難度,不但要完成規定的動作,還要有節拍,所以看上去像是在跳舞。
    現在她們見到隔壁班一年級的學生還在玩丟手絹,感覺太o了。
    當然那時他們還不知道o這個外來詞的意思。
    郭小英在遊戲的間隙常常會不自覺看向那個光屁股男孩。
    這時她也不懂這是一種什麽感情,其實很多年以後她也不明白。人要明白自己並不那麽容易,要明白複雜的感情就更加艱難了。
    她隻是一種本能反應,總想見到他,想知道他的一切,對他總是充滿了好奇。
    女孩子比男孩成熟的還是要早很多。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