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賣蠶繭

字數:2487   加入書籤

A+A-


    但農村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勤勞。
    隻要能掙錢,他們不怕辛苦,而且是不計勞動成本。
    他們在計算掙了多少錢時,通常是隻除成本,不會計算自己的勞動的。
    周興國家,摘桑葉,喂蠶的主要工作落在了龍秀英和郭小英身上。
    周興國住校後,回來的時間已經很少,隻有周未回來一趟,換換衣服,要點錢,拿點大米又會回學校。
    已經幫不上家裏什麽忙。
    周小容有時中午回來就要去摘桑葉。
    幼蠶時,要摘上麵最嫩的桑葉。
    還不能有水,因為有水蠶吃了容易生病。
    所以通常不會在早上去摘桑葉,上麵會有露水。
    隨著蠶的長大,吃的會越來越多,這時就不會分什麽老葉嫩葉,統統一起摘。
    蠶床要每天更換。
    蠶床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蠶沙和蠶吃剩的桑葉脈莖。
    蠶沙就是蠶拉的糞便。
    這東西還可以用來喂豬。
    當然聽說曬幹後也可以做藥或枕頭,但沒見人利用過它。
    這個周末周興國回家,見到草籠子上已經布滿了繭子。
    龍秀英對三個孩子道:“今天把蠶繭摘了去賣,賣的了錢我會給小容買條新裙子,掙這錢的主要功勞是她,你們兩個沒有意見吧”。
    周興國啥也沒有幹,當然沒有意見。
    周雲龍當然也沒有意見,他隻希望有更多時間玩,穿什麽衣服根本不重要。
    “能不能給我買一盒夾心餅幹,我也摘了桑葉的”,不過周雲龍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你摘那點桑葉還不夠你自己吃”。
    “我什麽時候吃桑葉了,我又不是蠶,我吃的是桑泡”。
    “好,給你買,還不知道能買多少錢呢”。
    第二天他們去賣蠶繭時,發現外麵到處都是黑壓壓的人群。
    有的用背簍背著,有的用籮兜挑著。
    雖然他們村養蠶的人不多,可是其他村已經很多人在養了,因為去年養蠶他們已經嚐到了甜頭。
    兩人開始從最後麵排隊。
    隊伍前進的很慢。
    一是收繭確實比較麻煩,要稱重,分等級,然後是開票,結賬等。
    二是時不時有人插隊,雖然有人在維護秩序,可是這些人對那些插隊的是視而不見,總有許多特殊的人需要照顧。
    正在排隊的周興國見張勇突然從旁邊經過,問道:“你在這裏幹什麽”?
    “軍師,是你啊,我在幫我叔叔他們維護秩序,你來幹什麽”?
    “幫家裏賣繭子”。
    張勇看了看周興國旁邊的兩背簍蠶繭道:“跟我來”。
    兩人端著背簍跟著他從另一道門直接進入了繭站內。
    裏麵的蠶繭堆的像是一座一座小山。
    張勇過去對一個人道:“幫我把我兄弟的先稱了,給一個最高等級”。
    等他們稱完後,開了票,他對周興國道:“去那邊結賬”。
    結賬的人並不多,他沒有再跟過來。
    他們一共賣了三百多錢。
    龍秀英拿著錢十分高興,這顯然比她預計的要多。
    立即道:“我還要去訂半張秋蠶”。
    養蠶分為春蠶,夏蠶,秋蠶。
    但很少人能真的養上三季,一是太忙,二是桑葉也長不了這麽快。
    所以一般最多養兩季。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