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傳統文化
字數:2371 加入書籤
經過這件事,周興國也沒有了去找周仁紅的興致,因為待不了幾天就得走了。
他在院子裏轉了轉,又去外麵山坡上樹林中走了走。
發現家裏似乎是並沒有什麽變化。
各家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靠外出打工的,沒有勞動力的,漸漸被拉開差距。
而打工的也存在不少差距,有少數的連回來的路費都沒有。
叔叔周永貴家三個孩子都在彩南打工,就是周雲龍去的地方。
村裏之所以到彩南的比較多,原因也很簡單,村裏有一個包工頭在那裏。
是後麵院子的,姓冉。
周興國離家的前一天又去一趟周永齊家。
周永齊比一年多前顯得更加蒼老,但仍然很精神。
“國娃來了,坐吧”。
他住的地方十分不破舊,是老房子,而且是多年沒有翻修。但屋裏收拾得仍然十分幹淨,連屋簷下堆碼的柴火也是整整齊齊。
“這是專門給你帶的酥心糖”。
“你爸已經給過了”。
“我不是來炫耀的,是特意來看你,明天又準備出去”。
“聽說你掙了挺多錢”。
“你就不要這樣說我了,給別人打工哪能有好多錢”。
“錢是一個方麵,在外麵要多學習,學到了真本事不愁沒有錢”。
“感覺那些老板也沒有什麽特別能力”。
“你說的能力太狹隘,能力不一定是某一技能。具體的我也說不清,但如果你多觀察,他們肯定有自己的過人之處,你應該多向他們學習,學習別人的長處”。
他雖然沒有去見過現在外麵的世界,但許多道理仍然是相通的。
有錢的當然並不一定就一是能力更強的,有的是機遇好,有的家庭背景好,有人脈,有的能一方麵能力強,一招鮮吃遍天。
但周永齊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人應該不斷學習,學技能,學管理方法,學為人處世的方法,當你的各方麵能力到了,需要的就是一個機遇。
否則就是機遇擺在你麵前你也抓不住,甚至你不會覺得那就是機遇。
機遇可能隨時與你擦身而過,你卻渾然不知,過後又悔之晚矣。
隻能說明你還不具備抓住機會的能力,或者說你的認知還不夠。
聊了一會後,周興國悄悄留下了兩百元錢在坐的凳子上。
他並不缺吃的,穿的雖破舊些,也不缺。
但因為幾個兒媳管的太嚴,都不願贍養,他現在最缺的是錢。
初八這天一早周興國又踏上了北去的列車。
他擔心人太多,特意提前了兩天出發。
大多數人選在這天出發也是圖一個吉利。這裏一直有七不出八不回家的說法。
雖然不知道這話從何而來,更不知道道理在哪裏,但許多人依然是寧信其有。
當然後來許多已經不再信這些沒有科學道理的話,就愛專選初七走,路上反而是沒有那麽多人。
公司的開工時間是定在十二號這天。
其實往往也要十五後才能進入正軌,在大家心裏,總覺得要過了元宵節這個年才算過完。
這是傳統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記。
我們許多人討厭傳統,認為很多是陋習,殊不知,人是無法脫離傳統而存在的。
你的基因中帶著傳統,你是在傳統文化中長大的,你也注定會受到傳統的影響。
否則一切傳統是做不到的,因為這等於否定了你自己。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