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生存之道

字數:2277   加入書籤

A+A-


    真正的參天大樹,往往是在叢林之中,肥沃的平原你不可能見到太高大的樹木。
    在叢林中,它們相互競爭,最後勝利者成為參天大樹。
    失敗者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的依附大樹而生存,有的成為下麵的灌木。
    共同抵抗著狂風暴雨。
    這時周興國想起自己挖斑竹林的一段經曆。
    他家後院有一片斑竹林,由於越長越寬,影響到了旁邊的農田。
    周永富帶著全家把那片竹林全砍了。
    第二年周興國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再長出來的斑竹全變成了低矮而細小的斑竹條。
    他記得沒有砍之前,長出來的竹筍很快會長得又高又粗,直到長到與其它斑竹差不多高,才會開始長葉子。
    讓周興國奇怪的是,那些竹子,還在地裏時,是怎麽知道自己就應該長多高的。
    他還特意去問了周永齊。
    “是竹林時,它們不長高,就吸收不到陽光,而砍了之後,如果長太高就很容易被風吹倒”,周永齊道。
    “我想問的是,竹子在地下,還是竹筍時,是怎麽知道外麵環境的”。
    “我不知道,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能交流”。
    後麵周興國還專門去問了教過自己植物的張老師。
    張老師說生物是以群體方式而生存,許多生物為了群體的延續,會勇敢犧牲自己的生命。
    植物也一樣,它們之間確實是能交流,是通過一種信息素的方式交流。
    在它們還是竹筍,甚至更早,就接到了其他植物傳來的信息素,會知道自己長多高多粗。
    為了生存,它們會相互競爭,在地裏爭水分,爭營養,在外麵爭陽光。
    但為了群體的生存,他們又會信息共享,相互依存。
    還真很少有植物和動物為了競爭去殺死自己同類的。
    更多的是為了後代犧牲自己。
    真不知道人類比它們高明在哪裏?
    唯一的優勢應該是人更聰明,會思考。
    但真正能獨立思考的有幾人?
    幾乎沒有人去思考過思考本身是怎麽產生的,更無法判斷思考的對與錯。
    其實絕大多數人的思考,不過是人雲亦雲,是為自己更好生存的思考。
    當車隊停下來,周興國發現路邊上堆滿了大堆大堆的木材。
    排在路邊或停在空地上等待裝車的人很多。
    卻隻有一輛裝木材的車輛在不緊不慢地裝著。似乎是根本不知道這些人在等得心急如焚。
    周興國帶著詹師傅和張雲找到了伐木場的老板。
    那老板正一個人在一間木屋子裏喝著酒。
    “你是朱老板吧,我們是嚴富貴,嚴董事長派來的”。
    “我知道,他給我打過電話”。
    “為什麽隻有一輛車在裝,這也太慢了”。
    “沒有辦法,這個人還是我好不容易拖過來的,其他人可能得十天半月後才會來”。
    “你可以工資開高一點,難道還會沒有人來”。
    “你不懂,會開這種車的人並不多,現在開高了以後怎麽辦,升上去容易,降下來就難了,況且我的木材又不擔心賣不出去”。
    “我們怎麽辦,難道一直等”?他是不愁賣,也不著急,可是周興國著急起來。
    喜歡過去的五十年請大家收藏:()過去的五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