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哱拜之亂對大明國力的消耗
字數:4001 加入書籤
【城牆崩裂,叛軍內部大亂,人心各異,百姓乞降。】
【九月八日,負責防守寧夏軍鎮南門的叛軍薛永壽,派精通水性之人潛水出城,到明軍官兵陣營請降,並與明軍官兵約定作為內應。】
【九月九日,李如鬆派延綏副總兵麻貴,率軍猛攻北門,成功將叛軍主力吸引至北門。】
【薛永壽趁機打開外城南門,明軍官軍順勢攻占南門,大局已定。】
【然而,城內與內城之中,仍然盤踞著不少叛軍,若強行進攻,勢必會造成較大傷亡,這不符合李如鬆,梅國楨與葉夢熊三人最初的設想。】
【於是,李如鬆下令停止繼續攻城,葉夢熊則開始對城內與內城叛亂進行勸降,並聲稱不會傷害任何一名大明子民。】
【恰時一名挑著擔子,跛一足,瞎一眼的賣油郎李登,高聲呼叫道:“癰不決,毒長流。兵戈未已我心憂,我心憂兮且賣油”。】
【城牆上的監軍梅國楨,聽到這呼聲之後,便有計上心頭。】
【於是,將賣油郎李登,請到軍中請教。】
【在監軍梅國楨,與李如鬆和葉夢熊三人經過商議之後,便讓李登帶著三封書信混進寧夏城中。】
【李登成功進入城中後,分別給哱承恩,劉東暘,許朝等人送信並進行遊說。】
【見明軍困城數日,不再發動進攻,加上城中與內城的百姓,以及部下和部眾也早有了降意之後,李登的遊說非常成功。】
【哱承恩,劉東暘,許朝等人,都有了戴罪立功的想法。】
【於是,在九月十五日夜,劉東暘與許朝率部最先出手,突入土文秀所在,將土文秀殺死。】
【九月十六日清晨,哱拜與哱承恩又帶兵,攻入劉東陽和許朝所在的大營,將劉東陽和許朝殺死。】
【九月十七日,哱拜父子在內城中請降,哱拜讓其子哱承恩出城迎接梅國楨和新任寧夏巡撫朱正色入城。】
【而哱拜則在家中,選擇上吊自縊而死。】
【明軍入城後,有將領主張將哱承恩等人就地誅殺,但監軍梅國楨卻不同意。】
【葉夢熊擔憂叛軍會降而複叛,遂下令將給哱拜出謀劃策的漢人家丁,以及哱拜
的所有家丁全部處斬。】
【而哱承恩等叛軍頭目,則被押解進京。】
【葉夢熊也遵守承諾,並沒有處死哱拜一家以及部眾,但將其部族的兵權,以及軍戶全數收繳,今後哱拜一家以及部眾,不再是大明的軍戶。】
【隻能以大明普通百姓的身份,繼續生活在寧夏地區內。】
【九月十八日,葉夢熊入城,對慶王宗室和城內百姓進行慰問與安撫。】
【至此,曆時7個月,耗費了大明王朝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以及糧食的寧夏哱拜之亂終被平定。】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那名給哱拜出謀劃策的漢人家丁,這人真是太壞了,太不是東西了。”
“沒有他的挑唆與蠱惑,或許哱拜等人的野心,就不會有這麽大。”
“嗬,論內鬥,論爭權奪利,還是我們漢人當中的敗類,是他們最精通之道。”
......
【有人說,寧夏的哱拜之亂,之所以會如此消耗大明王朝的國力,主要原因是叛亂地區地理位置關鍵。】
【為穩固西北邊防,大明王朝不得不投入海量資源,以絕後患,以防蒙古等外部勢力借機侵擾,與借機占領長城以內的邊城地區,形成長久的禍患,不得不為之。】
【也有人說,明軍在平叛初期指揮體係混亂,各部隊協同不力,多次貽誤戰機。】
【致使戰事拖延,本可速戰速決的局麵演變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極大地損耗了大明王朝的人力,物力與財力。】
【亦有人說,明朝內部黨爭激烈,在應對叛亂時,各方勢力為爭權奪利,都想借機扶持自己的勢力晉升,掌權。】
【所以在在戰略決策,物資調配等關鍵環節相互掣肘,無法形成高效統一的平叛力量,間接加劇了大明國力的損耗 。】
【還有人說,大明的權貴中,以及貪官汙吏,在借寧夏的哱拜之亂,消除掉他們所貪汙的虧賬與平掉吃掉的空賬。】
【因為,在華夏曆史進程之裏,關於在寧夏的哱拜之亂中,所消耗掉的資源與物資,都沒有詳細的記載。】
【戰後,也隻有花費餉銀二百萬兩的記載,至於其它物資與資源上的消耗記載,均被一筆帶過。】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喃道:“戰後重建,戰後安撫等,都是需要重新投入的。”
“尤其是後世那些大明火器與彈藥等,都是需要重新補充,這也是一筆很大的軍事支出。”
“以天道曆史進程之中的後世大明王朝而言,這中間不可能不出現腐敗的現象。”
“戰後的寧夏軍鎮,還能不能修建一堵,能像戰前那麵堅固的城牆,沒有偷工減料的城牆,都是未知。”
......
大明神宗界。
民間:
似乎被天道點醒的百姓,驚訝的言道:“對啊,叛亂是被平定了,但也給那些大明權貴,以及貪官汙吏們,一個更好的借口,進行貪汙與腐敗了。”
“寧夏的哱拜之亂,消耗掉的是大明表麵上的國力。”
“而那些貪官汙吏們,則是在繼續性的消耗掉大明王朝的潛在國力。”
“貪汙腐敗成風的王朝,注定還是會走向滅亡的。”
“別忘了,寧夏的哱拜之亂隻是萬曆年間三大戰事的第一戰事,後麵還有朝鮮戰事,以第三大戰事呢?”
......
【有人說,在櫻花島上的倭寇入侵朝鮮的時候,朝鮮王國方麵的軍隊,難道就沒有進行過像樣的反抗嗎?】
【難道,朝鮮方麵的軍隊,一見到倭寇入侵,就隻會逃嗎?】
【有,但是有誰能想到,朝鮮方麵號稱十三萬的勤王大軍,最後被兩千倭寇打敗的戰績嗎?】
諸天萬界無數時代的時空下:
民間:
以為自己聽錯,並錯愕的百姓,言道:“什麽,號稱十三萬的勤王大軍,最後被兩千倭寇給打敗了,這是一場什麽樣的戰鬥啊,太有點不可思議了?”
“朝鮮王國的大軍,真的有這麽弱嗎?”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