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明倭兩國的和談再起
字數:4166 加入書籤
【龍山糧倉再次被大火燃燒,倭寇的太閣豐臣秀吉大怒,但也無可奈何,因為此時的倭寇軍中的‘恐明症’已經在倭寇軍官一層蔓延了起來。】
【即使漢城周邊地區之外的倭寇士兵都聽信了,倭寇大軍在碧蹄館之戰中取得了大勝的捷報,讓不知真相的倭寇士兵,以及櫻花倭國本土的倭國民眾的‘恐明症’稍有緩減。】
【但是,真正知道真相倭寇軍官們,在龍山糧倉被大火燃燒之後,已經沒有信心去戰勝大明的軍隊了。】
【野戰打不過大明的精銳鐵騎,攻防戰又無法抵擋大明火炮的轟炸,在他們的演算中,不管是什麽樣的戰鬥,他們倭寇一方都處處都處在被動之中。】
【不少參與過碧蹄館之戰的倭寇將領們,還時時都在提心吊膽之中,生怕大明的軍隊又突然南下了。】
【最後,在倭寇總大將宇喜多秀家,在漢城召開軍事會議之後,集體聯名向豐臣秀吉匯報實情,並請求退兵。】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三月初三,倭寇把議和的書信綁在箭上,射到經過漢江的明軍和朝鮮的船上。】
【倭寇在議和信中,提到櫻花倭國,願意與大明王朝通過議和的方式,來結束這一場戰爭。】
【並且在信中提及若是大明王朝願意對櫻花倭國進行冊封,並且重新開通明倭兩國的通貢,倭軍便會從朝鮮王京漢城)中撤走。】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果然糧食被燒毀,比千軍萬強的進攻還要致命!”
百姓乙:“朝鮮那地方,本身就是貧瘠之地,他們倭寇在入侵朝鮮的戰爭初期,依靠燒殺搶掠的方式,從朝鮮百姓的手上搶來的糧食,能滿足了他們快速進軍突破的需求。”
“當是,他們以這種燒殺搶掠快速突進的方式進行作戰時,一但無數繼續突進的時候,讓戰爭的態勢,變成持久戰的時候,他們倭寇軍隊的糧食,自然就成了最大的問題。”
“當然,這些都不是最為重要的,重要的是,是他們的倭寇,被大明的軍隊擊潰了他們的獲勝的信心。”
“倭寇的將領,在短時間內,已經不敢與大明軍隊進行交戰了。”
百姓丙歎道:“可惜了,要是能將這些倭寇全部都殺光,那該多好。”
......
【倭寇再次主動送來的議和信件,讓大明朝廷之中的主和派,完全占據了上風。】
【同時,讓大明朝廷中主戰派大為意外的是,就連李如鬆對要與倭寇議和之事,竟然也沒有表示反對。】
大宋高宗界1161)
金國東京遼陽):
鄭國公完顏雍喃道:“這有什麽好意外的,糧食被燒毀,後世倭寇已經沒有了戰勝後世明軍的信念。”
“但窮寇勿迫的道理,估計那李如鬆還是很明白的。”
“在大明朝廷文官集團,與那宋應昌,還有大明南軍不配合的情況下,李如鬆還想著把倭寇全部消滅,那才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窮寇莫追,莫逼絕境之敵,否則無路可退之下的十幾萬倭寇,在狗急跳牆的情況之下的舍命一搏,什麽樣的情況,都有可能發生。。”
......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很多事情,戰爭隻不過是政治手段的一種,除非是生死世仇,才會想在戰爭之中進行殺戮報複。”
“按照天道所介紹的大明時代背景下,與倭寇更有血海大仇的人,應該是大明的南軍將士才對。”
“結果,那平壤城之戰打得太輕易了,為爭功與軍餉分配之事,而產生矛盾與分歧。”
“隻能說,這後世大明南軍將士對倭寇仇恨,還沒有他們的實際利益大。”
在唐太宗李世民看來,這李如鬆是有一定的政治頭腦的,並非不懂政治的單純武將那麽簡單。
又或者說,此時的李如鬆也是有他自己的私心的。
大明的南北兩軍之中出現矛盾與分歧,結果是北軍主戰,南軍主和,而大明的南軍還是以防患倭寇為主的部隊之一。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明南軍的領導人都是主和派了。
那麽他李如鬆所統領的大明北軍,就更沒有必要與倭寇死磕到底了。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後世的這些人啊,就是自私自利的心思太多了。”
......
【在兵部尚書石星,還有大明朝廷中主和派的推動下,】
【以及東征大軍經略宋應昌的請功下,沈惟敬從遊擊將軍提升為大明東征軍參將,代表大明王朝再次出使與倭寇進行議和談判。】
【而倭寇方麵,也是再次派出小西行長為主使,負責與大明王朝進行議和的談判。】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三月十五日,小西行長選擇在龍山倉接見了沈惟敬。】
【之後,沈惟敬在小西行長的帶領下,在這龍山倉遊走了一番。】
【在沈惟敬的眼裏,此時的龍山倉仍然能看到不少被大火燒毀的痕跡,但是也有不少糧倉因搶救及時,看上去並沒有被燒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路上,小西行長的言語之中是非常的欽佩,李如鬆將軍不愧是大明的名將,能在碧蹄館戰後,在明軍將士人數部隊,處在劣勢的情況之下。】
【還能想出聲東擊西,再次偷襲他們龍山糧倉的策略,實在是讓他小西行長欽佩不已。】
【但是,在小西行長峰回路轉的介紹與帶領下,沈惟敬很快就被小西行長帶到,一處堆滿糧食的新糧倉處。】
【因為這些都是他們櫻花倭國的勇士,冒著大火給搶救出來的糧食,足足還有三四十餘萬石的糧物,被搶救了出來。】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這小西行長,不愧是倭寇大將中的智將人物。”
“三四十餘萬石的糧物,都夠十幾萬大軍,足足吃上四五個月都不成問題了。”
“但是,想要從在大火中搶救出三四十餘萬石的糧,那難度可不少。”
明成祖朱棣很明白,小西行長此舉的用意,不過是在為他們倭寇在談判中增加籌碼的一種手段罷了。
因為大明的軍隊通過偷襲的方式,燒毀了他們倭寇的糧倉。
這是無法隱瞞與掩蓋的事實。
所以小西行長幹脆就告訴沈惟敬,你們大明的軍隊想一把火燒毀他們櫻花倭國的糧食。
但是他們櫻花倭國士兵,也從大火中救出來了很多的糧食。
至於從大火中搶救多少糧食,我小西行長說了有三四十萬石,就看你沈惟敬相信與不相信了。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