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分不清大小王的朝鮮南人派官員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A+A-


    【萬曆二十一年1593)七月二十一日,被倭寇俘虜一年多,並被送往櫻花倭國的朝鮮王子臨海君與順和君,及其陪臣抵達釜山。】
    【之後,朝鮮王子在明朝使者是謝用梓,徐一貫的帶領下,順利回到了漢城。】
    【在朝鮮王子回到漢城之後,小西行長針對朝鮮水將李舜臣的反間計也正式開始了。】
    【當倭寇其它幾大軍團,成功退回到櫻花倭國之後,所有的倭國大將,以及高層,在軍事會議上,都開始了對此次朝鮮戰役的複盤與回顧。】
    【小西行長認為朝鮮所有將領之中,也就隻有李舜臣,能對倭寇水軍造成影響的。】
    【於是,在朝鮮王子臨海君與順和君,在抵達釜山之後,剛好撞見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兩人的爭吵,並獲知得小西行長和加藤清正關係不和的信息。】
    【之後,小西行長私下派間諜在漢城散播虛假“消息內幕”,稱小西行長與加藤清正關係已是勢如水火,並放出了加藤清正在海上的行動路線。】
    【在漢城被收複之後,朝鮮內部權力爭鬥,也越加的激烈了起來。】
    【朝鮮朝廷長期存在不同黨派,如南人黨、西人黨等,各黨派為爭權奪利,相互傾軋。在麵臨外敵入侵的危機時刻,黨派之間也仍難以摒棄分歧,一致對外。】
    【但是在倭寇大軍退回櫻花倭國之後,他們之間的權力爭鬥,自然而然的就變的更加的激烈了。】
    【其中,柳成龍屬朝鮮南人黨的代表之一,由於柳成龍在與明軍合作的時候,常常分不清楚誰是大小王。】
    【時常想要介入到大明王朝與倭國之間的議和等事中。】
    【也由於,不管是李如鬆,還是宋應昌,在明倭兩國議和事宜上,都沒有知會朝鮮官員與柳成龍等人。】
    【從而,引得柳成龍為首的朝鮮南人黨相當的不滿,認為大明軍隊上至統帥下到普通士兵,都是極為傲慢,極為不尊重他們朝鮮人的存在。】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笑道:“哈哈,這天道用詞真是相當的貼切,大小王,常常分不清楚誰是大小王,真是太形象了。”
    ......
    【除此之外,柳成龍與遼東副將兵祖承訓,因軍事行動上產生過最為直接的分歧與矛盾。】
    【有一次柳成龍,因拒絕向明朝旗幟磕頭,被祖承訓以不尊重明朝旗幟為由逮捕,後雖被釋放,但也成為了柳成龍在朝鮮此時政治體係中,最大被政治對手攻擊的致命弱點。】
    【莫要說是柳成龍,敢對大明有任何的不敬了,就連朝鮮王李昖都不敢如此。】
    【大明天兵,可是他們朝鮮王李昖,千求萬求,才求得來了援軍。】
    【結果以柳成龍為首的‘朝鮮南人派’官員,卻時時想要參與到大明軍隊的行動決策中,引得李如鬆與宋應昌的不滿與反感。】
    【所以,在漢城收複沒有多久之後,柳成龍便受到排擠,不久之後便被罷去了朝鮮官員。】
    【因李舜臣曾得到柳成龍提拔,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
    【小西行長在得知,朝鮮內部這麽快就出現了權力爭鬥,非常果斷的使出了針對李舜臣的反間計。】
    【果然朝鮮朝廷之中,很多人都聽信了,若是順勢利用起了小西行長的反間計,因為朝鮮的兩位王子就是被加藤清正所俘虜的。】
    【於是,朝鮮朝廷讓李舜臣前去伏擊加藤清正。】
    【然而,李舜臣認為有詐,並沒有選擇出兵,在朝鮮朝廷多次催促下,李舜臣仍然不為所動。】
    【之後,李舜臣被朝鮮官員彈劾,因懼敵不敢出戰,從而錯過了伏擊加藤清正最好的時機。】
    【通過間諜得知情報後,小西行長馬上就讓在漢城中與朝鮮朝廷裏散布謠言,誣陷李舜臣與倭寇有勾結,試圖謀反。】
    【最終李舜臣在多次彈劾之後,朝鮮國王李昖將李舜臣撤職罷官囚禁。】
    【但由於,李舜臣在海上多有戰功,不久後獲釋,以“白衣”身份在元帥權僳門下重新從軍為一名水卒。】
    【與朝鮮朝廷相比,大明朝廷之中的爭鬥,亦是如此。】
    【在倭寇歸還了朝鮮王子之後,大明朝廷之中,皆以認為朝鮮戰爭已經結束,即使倭寇還占據著釜山之地。】
    【但在不少人看來,倭寇已經沒有膽量,再次發起兵事了。】
    【尤其是兵部尚書石星認為,既然倭寇已經遵守並履行歸還了朝鮮王子這一要求,另外的其它幾個要求,倭寇不會不答應的。】
    【因為,類似這樣的情況,在大明王朝曆史之中發生過太多類似的事件了。】
    【兵部尚書石星,倭寇入侵朝鮮,最為主要的目的,基本與北方的蒙古人一樣,就是在以武力逼迫大明王朝開通互市與口岸。】
    【所以,兵部尚書石星認為,既然明倭之間的戰事,已經結束了,那就不用在朝鮮境內留兵駐守,繼續浪費大明王朝沒有必要的資源消耗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然而,東征大軍經略宋應昌認為,倭寇退兵乃是其糧食被燒毀之後無奈之舉,大明王朝若是不在朝鮮留軍駐守,他日倭寇在休養生息之後,必定會卷土重來。】
    【因為宋應昌在接收龍山糧倉時,小西行長撤出王京後致信沈惟敬,稱“從麾下之言,引兵退王京,遺二十餘萬糧物,不燒滅之”】
    【結果,在宋應昌在清點龍山倉的餘糧時,發現隻有不到兩萬石的糧食。】
    【同時宋應昌發現,之前沈惟敬所看到的那些完好的糧倉之中,裏麵基本就沒有大量存放過糧食的痕跡。】
    【所以宋應昌堅持的認為,倭寇此次退兵之舉,乃是緩兵之計。】
    【但是大明朝廷的內部之中,在權力鬥爭和財政壓力,戰爭對國力消耗巨大等因素影響下,主和派還是占據了絕對的優勢。】
    【除此之外,朝鮮國王李昖以及眾多朝鮮官員,也都認為倭寇不敢再侵犯朝鮮王京之後。】
    【便開始擔心起,大明的大軍若是長期駐守在朝鮮漢城,猶如太上皇一樣的存在,於朝鮮朝廷來說,是非常的不利的。】
    【同時,更多的朝鮮官員擔心,大明軍隊會突然反客為主,鳩占鵲巢,損害到他們在朝鮮的利益。】
    【最終朝鮮國王李昖,在經受不住朝鮮大臣與官員的反複不斷的遊說,勸導,以及不斷暗示等的之下,也不開始動搖,與不希望在朝鮮王國之內有太多的大明軍隊駐守。】
    【萬曆二十一年1593)九月,在多方麵的因素的推動之下,李如鬆與宋應昌正式一同率領明軍主力班師還朝。】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