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大明四路大軍齊聚朝鮮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疑惑:“怎麽在那明神宗朱翊均時代,大明水軍之中,怎麽沒有看到大明寶船的出現了?”
“要是大明的寶船出現在朝鮮,那朝鮮王李昖,還有那些朝鮮人,不知會是何等的神情。”
海外:
三寶太監鄭和:“後世大明的水軍中的主要戰船,怎麽就隻剩下福船了,大明的寶船去哪裏了?”
“要是大明的寶船,再加上後世大明革新後的大明火炮,那麽在這大海之上,還有誰敢與之一戰的?”
“既然在幾十年後,或是百年後,這世間注定要出現那小冰河的天災,以及那大航海時代的話,為何在這一世裏,這大航海時代,就不能從吾這裏開啟?”
“在這一世裏,要是吾能將世界大海另一端大陸上的三大耐寒農作物,帶回到大明,那應該就是吾等此次海上之旅的主要任務之一了。”
......
大秦始皇界。
秦始皇贏政:“這就是後世華夏中原王朝所建造的大明戰船嗎?”
看到如同一座海麵上的城牆高樓一樣的大明福船,秦始皇贏政是相當的驚訝。
雖然大秦時代也有海船,但是大秦時代的海船與大明時代的福船相比,那真的是相差太多了。
最後,秦始皇贏政喃道:“在後世,真是有太多的好東西了。”
.....
大漢武帝界。
漢武帝劉徹:“後世朝鮮與倭寇的大型戰船,與華夏中原王朝的戰船相比,在氣勢上,就已經壓著他們了。”
“天朝上國的威嚴,就應該要在顯眼的地方能被體現出來,才能引起注目與震懾宵小之徒。”
......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有百姓自豪的言道:“朝鮮人那一臉沒見過世麵的表情,真是太讓人受用了。”
有百姓言道:“畢竟他們是在井底看的世界,他們的世界,也隻有進口那麽大,看到我們大明的宏偉的戰艦,以及龐大的艦隊時,他們能不震驚才怪。”
有百姓遺憾的歎道:“要是他們看到我們大明的寶船的時候,估計那些朝鮮人,不知道會是何等神情。”
“要是我們三寶太監那長達四十四丈的鄭和號大寶船出現在朝鮮的漢江上時,估計朝鮮人,就會仿佛看到海上超級巨獸一樣的神情吧。”
有百姓附和道:“就是,當初宣宗皇帝駕崩後,朝廷所頒布“禁海令”,下令將大明內所有尚存的寶船和馬船都給解體了,現在看來,真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不然,要是還有大明的寶船在,那什麽大航海時代,不就是咱大明王朝的天下了嗎?”
有百姓冷言道:“醒醒吧,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大明沒有參與到那什麽大航海時代,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大明朝黨上的腐儒太多了。”
“有這些腐儒掌控大明王朝的朝廷,在他們主張的什麽仁禮治天下的國法下,大明王朝根本就不可能主動參與到那大航海時的代中去。”
有百姓憤恨喃道:“可惡,都是腐儒誤了我們的大明...”
......
【在漢城,陳璘與兵部尚書邢玠,前線總指揮楊鎬,東征提督麻貴進行了會麵,並商議了目前的朝鮮局勢。】
【並且製定了反攻朝鮮的戰略計劃,一切隻待由董一元與劉綎,所率領的第三波大明援朝陸軍到達之後,便開始進行反攻。】
【大明水軍,在漢城休整了十四天後,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的六月十二日,離開漢城南下,前往朝鮮目前的水軍大本營古今島。】
【而朝鮮的三道水軍統製使的李舜臣,便在古今島上。】
【陳璘帶領大明艦隊離開時,朝鮮王李昖在漢江邊為其設宴送行,同時下令讓朝鮮所有水軍以及將領,一切都聽從大明水軍提督陳璘的指揮與調動。】
【萬曆二十六年1598)七月,陳璘與大明艦隊到達了朝鮮的古今島上,並見到了此時的朝鮮水軍。】
【自從漆川梁海戰之後,朝鮮水軍一直在建造著戰船。】
【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建造,在萬曆二十六年1598)朝鮮水軍的主戰船,已經建造了80艘,輔助戰船192艘,勤務船26艘,加上各類小型戰艦,已經恢複到了488艘。】
【同時,在倭寇方麵,也由於第一次蔚山之戰,讓豐臣秀吉意識到了,水陸兩軍協同作戰重要性與作用性。】
【這也是豐臣秀吉拒絕,由宇喜多秀家、毛利秀元、蜂須賀家政等十三大將,聯名向豐臣秀吉提出放棄蔚山,順天,梁山三城與大明議和的原因。】
【在豐臣秀吉看來,朝鮮水軍已經全軍覆滅,即使那李舜臣重新訓練新的朝鮮水軍,也是需要時間的。】
【並且順天城與蔚山城,都是靠近海岸線的重要戰略城池,隻要倭寇的海陸兩軍聯合配合的好,明朝聯軍是不可能在擊敗他們的。】
【於是,在這一段時間裏,豐臣秀吉也下令倭寇水軍建造海上戰船。】
【此時倭寇水軍方麵,大小戰船的總數,從最開始上七百多艘,增加到了一千多船。】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這後世的豐臣秀吉,人雖然長得不怎麽樣,看起來就像隻猴子,但他還是有一定的戰爭才能與見識的。”
自從看到後世大明王朝,在蔚山之戰中,占據著很大優勢的情況下,都沒能拿下蔚山城。
或許這裏麵有天下水雨的原因存在。
但同時也說明了倭寇利用海上戰船,一邊在海上開炮轟擊海岸防線,一邊派船強行登陸破局的打法,確實讓唐太宗李世民眼前一亮。
這海陸兩軍,同時配合的戰爭打法,確實很強大。
若是戰爭一方沒有同行規模的海上艦隊的話,那完全就是沒得打。
......
【萬曆二十六年1598)八月,由董一元與劉綎率,率領的第三波大明陸軍到達了漢城。】
【此時的董一元已代替李如梅擔任禦倭總兵官,領都督僉事銜正二品)。】
【劉綎擔任擔任防禦倭寇的總兵官,領都督僉事銜正二品)。】
【在漢城,此時大明的入朝軍隊,經過調整與商議決定,大明陸軍,被分成東,中,西三路大軍。】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