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棘手的西南地區各種問題

字數:4328   加入書籤

A+A-


    【萬曆十七年1589),葉夢熊到任貴州後,立即展開了走訪調查。】
    【在調查走訪中,葉夢熊發現,當地的各族民眾,還有遷居而來的漢人百姓,對大明朝廷的認同感都不強。】
    【因為這裏的漢人百姓,大多數都是這上千年的曆史中,不是逃難而來的,就是被曆朝曆代流放而來的。】
    【想要推進改土歸流,遭遇了層層阻礙與困難重重。】
    【加上部分土司的陽奉陰違,表麵配合大明官府在西南地區設立州縣,但私下卻煽動部族民眾抵製新的賦稅製度,故意曲解朝廷政策,稱“改土歸流是要奪走百姓的土地”,】
    【致使許多不明真相的民眾心生恐慌,拒絕登記戶籍。】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不屑的言道:“什麽叫故意曲解朝廷政策?”
    “這改土歸流的最終目的,不就是要奪走當地百姓與民眾的手上的那將土地與權利給奪走嗎?”
    百姓乙亦讚同道:“改土歸流的初衷或許是好的,對王朝國家而言,也或許是好的。”
    “但是,在西南地區沒有發現有大量的礦產資源時,各朝各代的王朝,可曾真心管過,可曾投入過財力去進行開發過?”
    “而西南地區如今的麵貌,還不是那些一代代被流放過去的漢人,與當地各部民眾,一共發展起來的?”
    “現在桃子熟了,就有人坐不住,就想借朝廷的名義,給他們謀取私利了。”
    百姓丙:“就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大明王朝就是因腐敗而滅亡的,百姓們對他們的任何的懷疑與猜測,現在都是合理的。”
    百姓丁:“再說,那楊氏一族在播州地區都統治了7百多年,比大唐,大宋,大明的國運都還要長。”
    “憑什麽,他朝廷的一句話,一個政策,就想收走?”
    ......
    【尤其是大明的流官,在處理當地的糾紛事務時,因不熟悉當地複雜的民族關係與習俗禁忌,隻能照搬大明律法進行處理,這樣一來,反而激化了更深的矛盾。】
    【比如在解決一起山林歸屬爭端時。】
    【流官依據大明契約文書判定歸屬,卻忽視了當地傳承了上千年以部落傳統祭祀為界的習俗。】
    【從而引發涉事部族強烈不滿,認為朝廷官員偏袒他族,對改土歸流愈發抵觸。】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冷言道:“看看,我說的沒有錯吧,隻要大明的貪官看上的土地,就可以憑借一紙大明文書收走,換成是誰都不願意。”
    “要是那片山地,在從大唐時期,就歸當地部族所有的。”
    “現在換成大明王朝之後,想要一紙大明文書,哪有那麽便宜的事?”
    “最重要的是,所有被以朝廷名義收走的土地,最終會落入到貪官汙吏的手上。”
    ......
    【除了土地歸屬之外,還有各部民眾,若犯過錯,均不報官處理,而是采取各部的民族長老與土司,進行判罰與懲處。】
    【對此,把大明王朝國家利益,視為高於一切,以維護大明王朝統一堅定立場的葉夢熊來說,這是不能被容忍的。】
    【葉夢熊深知,這種“法外之地”的自治模式,看似維係著部族傳統,實則暗藏危機。】
    【土司們可以憑借世襲權力掌控當地的生殺予奪,不僅削弱了朝廷律法的威嚴,更讓西南邊陲成為政令難達的“化外之域”。】
    【私刑之下,有冤屈無從申訴,民心漸生怨懟,長此以往,朝廷對邊疆的掌控力將如沙上築塔,隨時有崩塌之險。】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繼續冷言道:“葉夢熊所想的確實也不錯,嗬嗬,但你葉夢熊,也不看看大明的朝堂都腐敗糜爛到什麽樣子了?”
    百姓乙:“所以站在大明的角度,站在葉夢熊的角度來看,他的想法是正確的。”
    “隻可惜,大明的病根,早從內瓤裏爛透了。”
    “即便,他葉夢熊能整頓得了西南邊疆之地,但他能管得了朝堂上那些喝人血的‘蛀蟲’嗎?”
    百姓丙:“有沒有一種可能,就是他葉夢熊,也知道他在做什麽。”
    “但葉夢熊最終的選擇,還是大明王朝的利益,放在了第一位。”
    ......
    【暮色中,葉夢熊佇立在府裏的回廊下,望著遠處土司城寨的嫋嫋炊煙,指頭在大明的疆域圖中上劃動。】
    【隨後,葉夢熊喃道:溫和派的改土歸流,可時才能收到成效?】
    【葉夢熊的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他答案,同樣溫和派的作法,也不是他葉夢熊的處事風格。】
    【然而,對於以上的種種問題,在西南地區,在播州之地更是存在已久。】
    【葉夢熊在走訪時,曾向當地的漢人百姓詢問過。】
    【而祖上從中原逃到這裏的漢人百姓的回答卻是,漢人沒有來到這裏之前,這裏的習俗一直都是如何。】
    【既便是大唐,大宋,大元,乃至到了如今大明的王朝時代,中原的朝代,都已經更換了數個,這裏的習俗與規則,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言下之意,就是在說,中原王朝在不斷的更替,王朝頒布下達的法令政策,更是換了又變,還不如按照原來的習俗族規來得安穩。】
    【入鄉隨俗,不就好了,天下動亂了這麽多年,他們也沒有辜負過漢民族,他們始終都是漢人。】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這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入鄉隨俗確實維護地方安穩的最好辦法。”
    “但也削弱了中原王朝對西南地區的管轄與統治力。”
    “於百姓民眾而言,大多數應該都會選擇,入鄉隨俗的治理方式。”
    “但對於大明朝廷而言,是弊大於利的。”
    “然而,於大明的貪官汙吏來說,自然是萬萬不能被允許的。”
    “因為,西南地區發現了大量可用的礦產資源,萬一那天西南地區有人,生出了野心,又獲得了大明火器的製造工藝之後,那不就很容易就造反了嗎?”
    百姓乙:“所以,這西南地區問題,對大明王朝來說,就是一個相當難解的問題。”
    “這看似是兩方勢力在台麵上進行角逐博弈,然而在暗地裏,卻是不知道有多股勢力在較勁與爭奪。”
    ......
    【麵對這些長達上千年積累下來的地方習慣與族規,即便是葉夢熊這種的態度堅決的強硬派,也找不出更符合大明國情的方法,來推進這‘改士歸流’的政策。】
    【然在葉夢熊到達貴州的第二年,事情就迎來了轉機,也為強硬派帶來了,他們認為最好的破局之機與缺口。】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