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以一人之官途,興盛一氏之全族
字數:4335 加入書籤
【與東西兩路四川軍不同,中路軍由於山道,路途,以及火器與輜重較多等原因,行軍速度也是最慢的一支,在知道東西兩路軍都戰敗後。】
【四川總兵劉承嗣,也不自命不凡,連夜撤軍。】
【戰後不久,萬曆二十一年1593),禮科給事中徐成楚上疏參劾王繼光,在任四川巡撫期間,到任僅一個月左右,就濫行權利進行交際,浪費帑金,收斂財物等罪狀。】
【並彈劾王繼光,初任四川巡撫期不久,就利用職務之便與權勢,逼迫播州百姓激起民變與官府對抗,折損大明朝廷威嚴。】
【彈劾王繼光不懂軍事,且又盲目自大,使明軍將士遭受無端損失,更使大明火器遭到損失。】
【十二月,王繼光被革任回籍聽勘。】
【而王繼光回到老家山東黃縣山東龍口),其所行之事,與之前大為不同,如變了另外一個人一般。】
【回到了家鄉黃縣後,王繼光先是把自己的家產讓給弟弟們,並拿出自己的錢財周濟同族氏之人。】
【同時還修建學堂與資助與鼓勵族氏子弟讀書與考取功名。】
【此外,還對族中生活艱苦的幾十家同族親屬,以及侄子們進行資助,讓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產業得以生火做飯,過活日子。】
【另外,王繼光還把靠近外城的土地,捐出作為其王氏家族的義塚。】
【除了同氏家族人的資助外,王繼光也資助與救濟外人。】
【憐憫那些當初,因貧窮把自家祖業賣給他的家產或祖產,將其歸還給對方,並且不索要原本賣出的錢財,隻是象征性的收了一點小錢,算是完成了雙方之間有買賣交易。】
【每當遇到天災大寒或幹旱等災情時,又或者是百姓糧食減產,生計難以維持之時,王繼光出資建造了一座救濟院。】
【有災情時,會在救濟堂施糧救濟,無災情時,亦讓流民百姓,行人旅客,暫住歇腳。】
【被救濟的百姓,為王繼光建造的救濟院,獻上一塊“高義”的匾額稱讚王繼光的善義之舉。】
【這樣的生活,王繼光持續了將近三十年,最後年老善終,享年六十九歲,在大明天啟五年,被鄉裏百姓供奉入鄉賢祠中。】
【而王繼光本就出身於名門望族,其祖父王時中在嘉靖年間曾任兵部尚書,王繼光又在萬曆四年1576)丙子科鄉試中考取舉人。】
【到了曆五年1577)丁醜科第三甲第五名進士,正式踏入仕途,至萬曆二十一年1593)因兵敗等多種因素被彈劾革職,為官時間約為16年。】
【有人說,王繼光為官16年,最高的官職也就察院右僉都禦史、巡撫四川、提督軍務正三品),卻在革職歸鄉後,能行善三十年,不愁錢財,其家產何來?】
【也有人說,王繼光的王家是名門望族,其祖父王時中更是兵部尚書,能積累一些家產也不足為奇。】
【還有人說,他王繼光為何在被彈劾革職歸鄉之後,才行善?他王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為何其弟弟與同族親屬的生活過得如此艱辛?】
【怕是他王繼光,在對播州動兵之後,才真正認識到,隻有家族強大起來後,個人的私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所以他王繼光,應該是在被革職歸鄉之後,才想通了這一點。也才有了他後麵想要建造一個更加穩固,更加根深蒂固,實力強盛,並且有足夠財富的望族的原因。】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冷言道:“行善三十年,這後世的王繼光,真是一個大善人啊。”
百姓乙:“被他救助的百姓,隻知道到王繼光行善三十年,是個大善人,卻不知道,也不清楚他的家產是從何而來的,嗬嗬。”
百姓丙:“天道怕是故意,沒有把王繼光行的錢財來源盤點出來,就是給無數人留下了無限遐想與猜想的空間。”
百姓丁:“這還有猜嗎?天道不是一早就盤點了,大明的朝廷之中,沒有幾人是正常清廉的。”
“難道,這麽快就忘記了,那個與海端齊名,並抄了張居正家族,之後以誣陷戚繼光,其極愛好自己名聲的丘橓了?”
“老子看這王繼光,也是和丘橓一樣的人,並且在官場之中,還沒有丘橓混得好的人。”
百姓甲:“不管他王繼光是不是真的大善人,是不是真的一身清白之人。”
“但從他想剿滅楊應龍不成之後,自己卻想建造一個像楊氏一族那樣的想法,是肯定沒有錯的。”
百姓乙:“所以,這就是虛偽的偽善嗎?”
......
大明神宗界。
民間:
百姓甲喃道:“若我是能有命為官十六年,即便背負罵名,但到最後我要能將我姓氏一族興旺起來,我估計換成是誰,都會這麽幹的吧。”
百姓乙:“所以,大明朝廷就是這樣因貪汙腐敗而亡的。”
“大明王朝亡不亡無所謂,隻要自己的家族能因此而興旺,自己能成為家族特別一頁,死後能進入鄉賢祠,受後人供奉,就是拚了老命也要這樣幹,萬一真能成了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皺眉:“世上的名門望族,不都是這樣而來的嗎?天道為何要把這一段內容盤點出來?”
“難道,天道是想鼓勵更多人,向這王繼光,向那楊應龍學習嗎?”
.....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以大明的錢財與國力,養起自家一族,這不是個例。估計是在後世的世界裏,隻要有官場的存在,這種現象是絕對杜絕不了的。”
“若是其家族忠於朝廷,忠於國家也就罷了。”
“否則,最低連坐,最高九族。”
對於天道,把王繼光的事跡盤點出來,明成祖朱棣認為沒有什麽不可的。
就像他當初自己,要殺那方孝孺時,就說他明成祖朱棣滅絕天下讀書人的種子,但是事實嗎?誤大明江山者,不就是這幫腐儒嗎?
連腐儒嗎都殺之不盡,這種事情又如何禁止的了?
所以在明成祖朱棣看來,這種以一人之貪腐,來興旺一個氏族之人,隻要不叛國,不出賣王朝利益。
罪不及全族。
輕者可赦免,重者那就一起下去。
......
【播州方麵,在楊應龍知道,四川東西兩路軍兵敗,中路軍又主動撤軍之後。】
【楊應龍那是一邊欣賞著收繳大明火器,一邊思量著接下來的對策。】
【經過一夜的深思之後,楊應龍決定主動向大明朝廷認錯,並且把這次四川兵敗的原因,全部都要歸咎到四川巡撫王繼的身上。】
【於是,楊應龍修書向大明朝廷認錯,並且在奏書言明播州百姓與軍民,沒有任何反意,但皆是被人所逼迫,才不得不反抗,以保祖宗千年基業。】
【同時,楊應龍還在奏書表明,願意歸還四州落在播州的所有火器與物資。】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