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楊成梁:至於六堡...燒了~!
字數:4281 加入書籤
【為了保護建州的農業發展,避免因戰爭影響農業生產,努爾哈赤下令規定,今後出征時,不得違背農時。】
【同時,努爾哈赤嚴禁牛馬等牲畜踐踏莊稼,對違反者進行處罰,如牛群踐損田地牧牛人各鞭三十,牲畜踏壞農田每匹罰銀一兩。】
【在春耕季節時,努爾哈赤會帶領諸貝勒大臣等出城巡視農耕,責令額真重視種植糧棉。】
【如此一來,經過短短的兩三年的時間發展,從遼東逃到建州過活的漢人百姓,也越來越多。】
【同時,也影響著遼東地區還沒有逃過來的漢人百姓們的想法。】
【加上,此時的建州女真,仍然是大明的屬地與屬臣。】
【所以,很多大明漢人百姓,在逃到建州求活,並不算是背叛大明,因此,對於此時逃到建州的大明漢人百姓來說,他們並沒有太多的心理上的負擔。】
【隨著越來越多的遼東百姓,逃到建州去,也隨著遼地東區由礦稅太監高淮搜刮越來越無度,引起的民變兵也越來越多,規模同樣也是越來越大。】
【昔日肥沃富饒的遼東大地,如今處處哀鴻遍野,流民如蟻。】
【對此,此時不求有功,隻求無過的李成梁來說,在萬曆三十四年1606),最終還是把目光落在了寬甸六堡之上。】
......
【深夜的總兵府內,油燈昏黃搖曳,李成梁盯著牆上的遼東輿圖,手指反複摩挲著寬甸六堡的位置。】
【那裏本是大明插在女真腹地的利刃,可如今,卻成了隨時會都會引起戰事的的導藥桶的導火索。】
【努爾哈赤對農耕的重視讓建州愈發興旺,吸引著大批漢人流民前去投奔,而高淮的苛政又讓遼東本地局勢失控。】
【早些日子,朝廷傳來戰報,大明西南邊陲,曾經的大明藩屬國緬甸,再次舉兵三十萬,侵占了木邦地區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
【雲南巡撫陳用賓,總兵沐春,知府陳典,知縣毛文彩等人,皆都被降罪處死了。】
【若是遼東地區再起戰事,自己又無力保住寬甸六堡的話,那罪名恐怕不會小。】
【從西北寧願哱拜叛亂算起,這十幾年間,大明王朝這兩百多年間中,可曾有過如此密集又頻繁的戰事與動亂?】
【因此,李成梁做了一個決定,為自己在後世招來無數罵名的決定,那就是主動放棄寬甸六堡。】
【當初,是李成梁主動要建造這寬甸六堡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建州女真人的頭上,懸上一把大明利劍。】
【寬甸六堡為何而建,其作用是什麽,李成梁清楚,努爾哈赤清楚,大明朝廷同樣清楚,許多的女真人也清楚。】
......
【但,對於此時的太明情況而已,在平定播州楊應龍的叛亂時,大明朝廷的財政崩潰了,再加上礦稅太監的禍害,大明朝廷的財政,想要恢複過來,那就太難了。】
【對此,已經無數形容的大明的財政,在短時間內,根本就無力再支撐一場大規模的軍事戰爭。】
【所以,緬甸侵占了木邦地區後,大明朝廷中,雖然有很多人都力主出兵去回收的木邦地區的,但想要實現這一目,困難必然重重。】
【最重要的是,因為寬甸六堡離建州女真最近,若遼東也在這個時候真起了戰事的話,李成梁擔心,這寬甸六堡的將士,會直接就投了女真人。】
【到時的損失,恐怕就更加的難以預估了。】
......
【次日清晨,李成梁緊急召集麾下將領,幕僚議事。】
【大堂內氣氛凝重,李成梁拄著拐杖,聲音沙啞卻透著狠勁:“寬甸六堡孤懸境外,糧草難濟。”】
【“如今女真人與蒙古人都虎視眈眈盯著遼東,高淮又在腹地攪局,大明的西南曾經的藩屬國緬甸,舉兵三十萬在占據了木邦地區後,仍然有東進的意圖。”】
【“諸位說說,這六堡該如何處置?”】
【李成梁話音剛落,就立即有人站起來抱拳道:“大人,末將願領死士駐守,與六堡共存亡!”】
【可話音未落,便就有人打斷道:“糊塗!六堡百姓將近半數已逃往建州,人心惶惶,即便增兵,糧草從何處來?”】
【“是想要從太監的嘴裏,摳出來嗎?再者,若努爾哈赤趁機發難,我們拿什麽抵擋?”】
【“大明的東北與西南,兩處邊關同時發起戰爭,這是要亡了大明嗎?”】
【“況且,那女真的努爾哈赤,一直都是明臣,將其逼反,與我等有何益處?”】
【第二個人的話語未完,再次有人站出來反駁道:“荒謬!難道坐視努爾哈赤羽翼豐滿不成?”】
【“寬甸六堡雖危,卻是遏製建州的咽喉!一旦棄守,就如打開關隘放虎歸山,他日女真鐵蹄必踏破遼東!”】
【“末將不才,願親率三千騎兵,沿靉陽古道開辟糧道,隻要糧草不斷,六堡便能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時,一名文官站起來,冷笑著將一疊文書摔在案上,“高淮在遼東橫征暴斂,沿途州縣糧倉早被掏空,百姓十室九空!”】
【“前此日子鳳凰城報來急件,連軍糧押運隊都遭流民哄搶!”】
【“請問,哪裏去找糧草?”】
【“若西南緬甸三十萬大軍,若是真的東進壓境,朝廷必然征調遼東精銳,到時女真人,蒙古人,必然真機發難,此刻強守六堡,不過是以卵擊石。”】
【“就是西南緬甸,不繼續東進,但他們仍然可以虎視眈眈盯著我大明的疆土,隻要我等在遼東再起大戰之時。”】
【“那昆零狼子野心的緬甸蠻夷,必定會趁機東進,到時將軍是該守何處?”】
【在這議事廳內你一言我一句,頓時便爭論了起來了。】
【爭論聲中,李成梁沉默良久,突然將一杯涼茶潑在地上:“傳我將令,著人即刻丈量六堡人口田畝,三日內擬出內遷方案!”】
【李成梁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有人跪地勸阻,說此舉無異於拱手讓地。】
【有人卻暗暗鬆了口氣,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風氣下,少了六堡這個燙手山芋,反倒能避開責任。】
【麵對眾將的不理解,李成梁用渾濁的老眼掃過眾人,道:“老夫鎮守遼東四十載,何嚐不知六堡的分量?”】
【“可如今大明朝廷內憂外患之際,緬甸若東進,雲南。貴州必亂。若女真人與蒙古人大軍趁機南下,整個遼東,乃至大明京師,都會危在旦夕!”】
【“諸位隻須依我之計行事便可,一切後果,皆有我一人擔之。”】
【隨後,楊成梁再些正聲道:“傳我將令,著寬甸六堡守軍即刻統計人口,軍械。三日內,將老弱婦孺,可用物資盡數遷入內地。至於六堡...”】
【楊成梁頓了頓,喉結艱難地滾動,“燒了。”】
【“燒城?!”議事廳眾人頓時身體一震,無人不驚呼。】
這一章內容不是洗李成梁,隻是把當時相關,並能查到的事件,綜合在一起後,弄出來的,純純個人猜測…)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