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不是努爾哈赤有多強大,而是大明王朝太能送

字數:4354   加入書籤

A+A-


    【有人說,為何大明王朝到了晚明時代之後,前前後後出現了那麽名臣武將,以及民族英雄。】
    【但是,為何不管大明王朝,在晚明時代擁有再多的能臣忠將,都無法拯救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
    【有人說,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大明王朝已經到了不得不亡國的程度。】
    【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上上下下,早已是千瘡百孔,財政崩潰,黨爭內耗不斷。】
    【又在小冰河期的天災加重的情況下,整個大明王朝的社會,都已經是積重難返的情況中。】
    【當然,以後世人的角度來看,想要拯救大明王朝,其實也很簡單。】
    【那便是大換血,將大明王朝的毒瘤全都換掉,先把張居正的改革的‘考成法’重新換上,並且堅持的推行下去。】
    【直到,張居正的改革的基礎上,出現新的腐敗時,那麽大明王朝或許,還能持續幾十年,撐過小冰河期的天災時期。】
    【或許,到了那時,大明王朝就有可能看到新的曙光了。】
    【到那時,大明王朝或許等到真正的中興之主出現,也不一定。】
    【但是,這些也隻是後人,對大明王朝提出的拯救幻想而已,想拯救這樣的一個大明王朝,談何容易...】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詫異:“難道在後世的時代,在推行了張居正的改革之後,仍然會有腐敗嗎?”
    一旁的孝慈皇後馬秀英言道:“這多新鮮,張居正推行的‘考成法’目聽起來,的確是不錯的改革政令。”
    “但是在天道曆史進程中,估計到了後世,還有比‘考成法’更好的法案與政策。”
    “但是,不管是什麽政策與法案,擬定的再好,再完美,執行起來的,終究是人。”
    “隻要是人在執行的,在執行的人,都是就會有人性的。”
    “而貪婪也是人性的一種。”
    “所以腐敗不腐敗,糜爛不磨爛,主要看的,不是法案與政策,而是人。”
    “當然,法案與政策的好壞與否,也是很重要的”
    ......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馬車上,熊廷弼的隨從,看是一是很明白的向熊廷弼問道:“大人,這段天道盤點的內容,是什麽意思?”
    “天道是在告訴我們如何救援大明嗎?”
    遼東巡按熊廷弼言道:“或許吧。”
    “但天道給出的建議,在這一世裏,真的能實現嗎?”
    “在這大明之中,還有人敢像張居正那樣,得罪所有人嗎?”
    ......
    【在大明晚明時代時,大明的官僚體係的腐敗與黨爭,已如毒瘤般深入大明的根基與骨髓之中。】
    【大明的官員們為了私利,在朝堂上爭權奪利,置國家安危於不顧,相互攻訐,相互的結黨營私,傾軋不斷,陰謀重重的情況下。】
    【即便有熊廷弼,孫承宗等能臣的出現,並提出精妙的戰略規劃,也會因黨爭而被束之高閣,甚至遭到惡意詆毀,根本無法施展拳腳。】
    【導致,戰事戰略一錯再錯,最終出現無法挽救的局麵,也使努爾哈赤,在大明王朝自身潰爛中,一步步的走向了強大。】
    【後世有人說,努爾哈赤的成功,除了他個人的雄才大略與八旗製度的革新外。】
    【更離不開大明王朝內部的“神助攻”。】
    【當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厲兵秣馬,明朝廷卻在“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的黨爭漩渦中耗盡元氣。】
    【如,熊廷弼第一次在平定遼東動亂時,在奏疏中諫言道:西虜蒙古)雖強,尚止貪得剽掠,無遠誌;而建酋努爾哈赤)異是,誌不在小,而羽翼漸豐。】
    【並指出,河西的蒙古各部實力強大,尚且畏懼大明軍兵威,不敢深入侵犯。】
    【但是河東的建州女真卻敢肆無忌憚地深入遼東內地,這是因為他們已經窺探到我明軍的虛實。】
    【熊廷弼認為,當下大明遼東的主要防備之敵,乃是建酋努爾哈赤)。】
    【然而,這番洞若觀火的預警,卻被朝中黨爭視為“危言聳聽”。】
    【浙黨官員為了打壓楚黨出身的熊廷弼,彈劾他“誇大邊患,意圖專權”】
    【東林黨則不滿熊廷弼與遼東將門往來過密,暗指他收受賄賂。】
    【朝堂之上,言官們將熊廷弼的奏疏當作攻訐異己的工具,將戰略討論扭曲為派係鬥爭。】
    【當熊廷弼提出“實內固外、以守為戰”的方略時,各大黨派卻在忙著安插親信掌控軍權,對熊廷弼主張的方略置若罔聞。】
    【薩爾滸之戰前夕,熊廷弼被調離遼東,四路大軍失去有能力之人的統一調度時,最終在努爾哈赤“憑爾幾路來,我隻一路去”的戰術下分崩離析。】
    【當敗報傳至京師,滿朝文武才驚覺,那個曾被他們當作政治籌碼的“邊患論”,早已化作八旗鐵騎叩關的戰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薩爾滸之戰的失敗,隻是讓建州女真站住腳跟而已,還遠遠威脅不到大明的江山社稷。】
    【但是,大明朝廷總是記吃不記打,好了傷疤卻也又忘了痛。】
    【在之後的遼東問題上,使熊廷弼三起三落,受盡了大明官場黨派鬥爭的折磨。】
    【最終,熊廷弼在大明第一奸臣太監與其黨羽誣陷下,落得“失陷封疆之罪,傳首九邊。”的悲慘下場。】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遼東巡按熊廷弼,摸了摸脖子:“失陷封疆之罪,傳首九邊。”在天道曆史進程中,這就是我的最終下場嗎?”
    ......
    【在熊廷弼之後,孫承宗以帝師之尊督師薊遼,耗費四年苦心經營“關寧錦防線”。】
    【招募訓練新軍十一萬,打造寧遠,錦州等堅城,構建起“以遼人守遼土”的立體防禦體係。】
    【努爾哈赤親率六萬大軍強攻寧遠,卻在紅衣大炮的轟擊下铩羽而歸,給努爾哈赤自崛起以來首次最為重大挫敗時。】
    【朝廷中的閹黨勢力,便因此忌憚起孫承宗功高權重,便指使禦史彈劾孫承宗“糜餉百萬”,迫使孫承宗含恨去職。】
    【當孫承宗的繼任者高第,卻因怯懦畏戰與黨爭掣肘,悍然下令盡撤關外軍民,將寧遠至錦州的防線悉數放棄。】
    【十餘萬遼民被迫南遷,沿途凍餓而死者不計其數,孫承宗苦心囤積的糧草器械等,這此付之一炬,拱手資敵。】
    【努爾哈赤之子皇太極趁機揮師西進,不費一兵一卒連下數城,將孫承宗四年心血接手沒收。】
    【然,大明王朝總是在邊關緊急之時,總會有人突然站出來,穩住局勢之後,大明朝廷的黨爭,又會周而複始的給建酋努爾哈赤,送上溫暖大禮包。】
    【後世有人說,不是努爾哈赤有多強大,而是大明王朝太能送。】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