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晚明名臣馬拯與名將杜鬆

字數:4228   加入書籤

A+A-


    【殺良冒功,在此時的大明軍隊,尤其是在邊軍之中,並不是一個罕見情況。】
    【畢竟大明王朝的腐敗腐爛,也不僅僅是絕大多數的腐儒文官,也依然有武官敗類。】
    【由於杜鬆帶回來的蒙古首級中,確實有蒙古人的普通民眾。】
    【寧遠兵備馬拯,乃萬曆十一年1583)考中進士入仕,為官30餘年,從知縣做起,足跡遍及大半個大明。】
    【乃是晚明時代,少有有無黨派的大明清官,名臣。】
    【同樣,馬拯也是之後熊廷弼鎮守遼東時的得力的幹將之一。】
    【之後在鎮守一方,麵對日益強盛的努爾哈赤與女真人時,馬拯能做到了“枕戈衣甲,瀝血披肝”,是晚明時期,大明不可多得的棟梁之才。】
    【之後,更是在任貴州左布政使從二品)時,因過程操勞而卒於任上。】
    大明神宗界1608)。
    前往遼東的路上:
    熊廷弼的隨從,見此一幕,連忙的向熊廷弼興奮的說道:“大人,這天道是在為大人介紹,大人今天的得力的幹將啊!”
    “沒想到,天道會是如此的眷顧大人。”
    “難道是因為,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大人的結局過於悲慘,所以在這一世裏,天道是在補償大人嗎?”
    遼東巡按熊廷弼:“或許吧!”
    “天道如此盤點,確實更有利於大明,但努爾哈赤與女真人,也亦能在此世裏觀看到天道的盤點內容與信息。”
    “或許在這一世裏,他努爾哈赤可以兵不血刃,就統一了整個女真。”
    “但是,大明朝廷裏的腐敗與糜爛,真的能在這世裏清除掉嗎?”
    ......
    【萬曆三十四年1605),在遼東局勢因高淮橫征暴斂引起動蕩時,馬拯從山西副使正四品),調任為遼東寧遠兵備正四品)。】
    【在杜鬆與熊廷弼提出以搗剿之戰術,震懾蒙古諸部時,馬拯開始也是認同的。】
    【但馬拯也擔心,杜鬆會誤殺蒙古諸部與大明交好的蒙古部族。】
    【當馬拯得知,杜鬆在哈流兔擊敗的蒙古人是拱兔部時,便特意來查清了一下杜鬆帶回來的蒙古人首級。】
    【果然,在蒙古人的首級中,馬拯發現了有蒙古人普通民眾,以及蒙古人老者的首級。】
    【於是,馬拯便上疏至大明朝廷,並暗中指出,杜鬆的哈流兔之捷,有“殺良冒功”之嫌。】
    【同時也指出,拱兔部與大明朝廷之間,是有款約存在的,並且拱兔部在過去,也曾協助過明軍阻擋蒙古諸部進犯。】
    【杜鬆如此行為,杜鬆慘殺拱兔部的普通蒙古民眾,這會使大明王朝失去一個盟友,再多立一部外敵。】
    【而拱兔部,也必定會因為此事,會對大明展開報複與大明為敵。】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百姓甲:“這個後世大明遼東寧遠兵備的馬拯,確實有遠見。”
    “但我覺得吧,像後世大明遼東局勢出現動蕩之時,確實要以強硬的武力手段,才能震懾那些有異心的蒙古人與女真人。”
    “至於,杜鬆將普通的蒙古民眾也一起給殺了,那就殺了。”
    “反正他們也是有異動,想要集結大軍之後,趁機劫掠的。”
    百姓乙:“就是,從天道盤點上來看,那些蒙古人已經禍害了大明邊關上百年,殺了他們的精銳士兵,放過普通民眾。”
    “那些蒙古的普通民眾,就會感恩戴德嗎?”
    “隻要殺的不是自己的大明漢人百姓,那根本算不上‘殺良冒功’。”
    後世像這個馬拯一個的大明官員,應該很少了吧,
    ......
    【馬拯的上疏,還是引起了大明朝廷的關注】
    【於是,在身為遼東巡按的熊廷弼,進行了查勘,雖然熊廷弼也認可馬拯所言的後患。】
    【但熊廷弼認為,此時的遼東地區處在動蕩過後的積弱狀態之中,勝仗可鼓舞士氣。】
    【至於杜鬆,是否存在“殺良冒功”之舉,熊廷弼也不認同。】
    【在熊廷弼看來,隻要蒙古人有了想要南下侵掠大明邊關的想法,那就是敵人。】
    【不管他是不是蒙古的將士,還是普通的蒙古民眾,都要一視對待。。】
    【於是,熊廷弼建議朝廷應依功發賞,將問題與勝果分開論處。】
    【朝廷最終也了采納熊廷的其意見,對有功之人進行封賞。】
    【同時,熊廷弼也對杜鬆進行了提醒,並告知杜鬆,拱兔部極大可能會前來報複。】
    【讓杜鬆,時刻都要加強邊境防禦工事的修築,增加崗哨巡邏頻次,提高軍隊的警戒級別,做好應對蒙古人突襲的準備。】
    【杜鬆雖是晚明名將,更是以作戰勇猛的大明晚悍將,有杜黑子,杜太師之名。】
    【但杜鬆,有勇少謀,性格剛烈亦躁,耐心不足是其最大的缺點。】
    【在熊廷弼的提醒之後,杜鬆確實加強了軍隊的警戒級別,但是在連續杜鬆一連加強巡邏兩三個月後,便產生了懈怠與放鬆了警戒。】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同時,原本在在薊北與遼東的河西一帶進行集結的蒙古各部集結已經散去。】
    【杜鬆更認為,拱兔部的蒙古人應早已退中草原,是不敢來犯大明邊關後,便放鬆了警戒。】
    【然而,在萬曆三十七年1608)三月,拱兔部聯合了小歹青部,共糾集了五千蒙古兵馬,乘著夜色,已經稍然的踏進了大明領土。】
    【三月十日,拱兔部與小歹青兩部的蒙古騎兵,在寧遠地區又蟄伏了一日,並且其探子,再次明確了,明軍的守備與巡邏鬆懈後,】
    【在十日的當天晚上,五千蒙古騎兵,對大明寧遠的中右所屯遼寧葫蘆島市高嶺鎮)發起了突襲。】
    【月光下,彎刀泛著森冷的光,馬蹄揚起細碎的塵土,密集的踏地馬蹄聲,如悶雷般響起。】
    【當對於,自己職本工作,都已經鬆懈怠慢的明軍哨兵,發現從黑夜裏,如同鬼魅般殺來的蒙古騎兵時,一切已經晚了。】
    【敵襲!敵襲!”淒厲的呼喊聲,劃破夜空,同時也招來了滿天箭雨。】
    【不少明軍還未反應過來,就被射倒在地。】
    【蒙古騎兵以極快的速度衝到城牆下,有人甩出套索,纏住城垛奮力攀爬,有人從馬背上躍起,借助馬背與高台,登上城牆,揮舞彎刀殺向城頭。】
    【屯內的明軍慌亂集結,試圖抵抗,但平日裏鬆懈的訓練讓他們難以形成有效的防禦。】
    【很快中右所屯的城門,就被打開,五千蒙古騎兵魚貫而入,直接就殺了進去。】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