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大明平西伯,大清平西王,大周昭武皇帝:吳三桂
字數:6099 加入書籤
大明思宗界(1642)。
山海關
遼東總兵吳三桂,看著此時的天道內容,也跟著喃道“我乃大明天朝之將,首級又怎能落入爾等,無德無義的蠻夷韃子之手?”
“跪地叩恩,以死明誌,真是何等的痛快!何等的壯哉!”
“可是,當看到大明將領,在做出這等壯舉之時,我為何會有一種心有餘悸的感覺?”
“難道,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我真的是大清入主中原時的領路人與擁戴者?”
“否則的話,我現在的眼皮為何會狂跳不止?”
“難得是因為,戰死在阿布達裏岡的二舅?”
潼關
陝西三邊總督孫傳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為將者,男兒自要當死於戰場邊野,又何須馬革裹屍。”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我大明之將,縱是身死,也該如此,這是保家衛國應有的氣節。”
“天朝戰死的將軍,又豈能是苟且偷安,貪生怕死的腐儒能比?”
“以武治國,多以國強而亡,如地大漢,大唐。”
“以文漢國,國弱受外敵蠻夷欺腐敗而亡,如那大宋,還有這大明。”
“天道大明真是走了一趟那大宋的老路。”
“都說國可以武治之,然後會窮兵黷武而亡,然大秦,漢武,隋煬幾人的功績,有誰敢抹去?”
“至於大宋,雖說繁榮,但都是跪膝歲幣,關鍵時刻,一支能拒敵於國門之外的勁旅。”
“不如一群敢披甲上陣的將士,不如一份‘犯我疆土者雖遠必誅’的血性。”
“歲幣堆不出尊嚴,盟約護不住河山。”
“當鐵騎踏來臨時,都是廢紙一張,最堅實的屏障,從不是案頭的和議,而是邊關將士手中的武器與胸中的赤誠。”
“唯君者,僅僅有護國安民之責,更是要有開疆擴地之任,再盛的文風辭賦,若護不住家國,不過是覆巢下的殘章。”
“文武兼行,才是天朝上國之路。”
雖說,在天道畫麵中,大明遊擊將軍喬一琦已經盡力了,大軍戰敗之責,更不在他的身上。
但能像喬一琦這樣,向大明京城跪地叩首之後,再縱身投崖殉國之將,有哪一位心中有雄才大略的帝皇君主會不被動容的?
【阿布達裏岡的戰場上,在大明軍中,前軍陷入亂戰,側翼遭遇後金騎兵的衝陣,陷入混戰。】
【當這些不利於大明東路軍的消息,飛快的傳至中軍之時,劉綎是怒不可遏。】
【對劉綎來說,這戰局的崩壞,以及自己的大意中計被伏,都是他劉綎一生為將者的奇恥大辱。】
【戰局不利,前線陣營受挫,士氣不穩,那就自己親自上陣殺敵。】
【於是,須發染白的劉綎,親提镔鐵大刀,準備去前大軍西側,迎戰後金的四貝勒皇太極。】
【同樣,在麵對如此局勢,以及為了穩住軍心的情況下,在出戰之前,劉綎立即命晚明名將,祖大壽之黨弟,祖大樂之兄,此時有大明遊擊將軍祖天定,率左軍一部馳援前軍。】
【劉綎要求祖天定,“不惜代價奪回被占陣地,掩護潰散士兵收攏”。】
【而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祖天定,祖大壽,祖大樂三人,皆是遼東祖氏將門之子,尤其是祖大壽與祖大樂更是晚明名將與前清降將。】
【祖大壽與祖大樂,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皆對大明有功,但其降清之行為,雖說是無奈之舉,但其行為與功過是非,在後世充滿了爭論與非議。】
【然而,祖天定,祖大壽,祖大樂三人,與他們的外甥相比,還是遠遠的不及。】
【祖天定,祖大壽,祖大樂三人的外甥,更是在後世,幾乎無人不知,無一不曉,大名鼎鼎。】
【能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大明遼東山海關總兵,大明平西伯,大清平西王,反清複明的“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南明政權的周王,大周政權的昭武皇帝吳三桂。】
(吳三桂的頭銜和身份,還真不少~!)
諸天萬界大明時代。
民間
“吳三桂?”
“在後世幾乎無人不知,無一不曉,大名鼎鼎,能衝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
“大明的遼東山海關總兵,平西伯,大清的平西王,反清複明的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南明周王,大周皇帝吳三桂?”
天道在上一時刻,還在盤點著忠君愛國,英勇奮戰,並以死殉國的喬一琦。
下一時刻,就蹦出來一個,身份眾多,幾乎還是在後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垂千古的吳三桂。
在這樣的反差之下,立即就引起了無數人的驚訝,詫異,疑惑與不解
這吳三桂是何許人也,為何會有如此多重的身份?
有人言道“這天道盤點出來的曆史信息,就像是在剝開曆史一樣,永遠也不知道,下一時刻,天道會透露出怎樣的曆史信息與事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有人回應道“老兄,你說的真是太對了,我現在不僅對後世,對那大清王朝,對那《百年屈辱史》,還有這吳三桂,都充滿了好奇。”
“他這吳三桂,倒底是通敵叛國,賣主求榮的小人?”
“還是見風使舵,趨炎附勢,首鼠兩端的奸詐之徒?”
“又或者是有雄才大略,開創一個政權勢力的皇帝梟雄的人物?”
有人疑問“衝冠一怒為紅顏?他吳三桂是重情重義的漢子癡人,還是另有打算的虛情假意的人物?”
諸天萬界大清時代。
民間
有人震驚與驚呼道“好家夥,真是萬萬沒有想到啊,這吳三桂,竟然還有這等能耐,他先是降清,再反清複明,然後再反南明,自己建立了大周政權,還當上了皇帝??”
有人冷笑道“當初吳三桂手中有十多萬兵馬,大明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多次下令讓吳三桂率領關寧鐵騎回師勤王。”
“然後他卻按兵不動。”
“他的什麽狗屁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過是借口而已。”
“真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吳三桂,居然還敢舉起反清複明的旗幟?”
“他是不是反清複明之後,又再反了?然後他就變成大周政權的皇帝了?”
“嗬嗬,老子看他在這一世裏,還如何翻山倒海。”
大清諸帝。
後金大汗努爾哈赤先是錯愕,隨後怒聲道“這天道有完沒完,是不是要把所有有利於後金,有利於大清的事件,全都要扒出來盤點?”
清太宗皇太極先是驚訝,隨後也是冷聲道“這吳三桂,竟然投了大清。”
“但是,他之後又反清複明,還讓他在天道曆史進程中,建立了大周政權,這吳三桂果然是養不熟的白眼狼。”
清世祖順治帝福臨“平西王吳三桂,也要反清?”
“這是天道對大清的惠顧嗎?”
“不對,這天道盤點對事之後,要反清之人,遠遠不止吳三桂了”
“阿彌陀佛,罪過,罪過”
清康熙帝玄燁“吳三桂,果然是要造反的,但是與吳三桂相比,這天道盤點的出現,才是真正要毀我大清根基之源!”
大唐太宗界。
唐太宗李世民“有意思,這後世的吳三桂,是如何做到讓後世之人,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
“是他反複無常,還是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大名鼎鼎一詞,都被那多爾袞與這吳三桂給占據了嗎?”
大漢武帝界。
漢武帝劉徹“這吳三桂身上的頭銜與身份可真不少,但是這樣的人,終究是一跳梁小人也。”
“在天道曆史進程中的後世,隻有那蠻夷的大清王朝,卻沒有他吳三桂大周政權,就可以說明,如此反複無常之人,又怎麽可能取得天下?”
大明太祖界。
明太祖朱元璋“大明覆滅後,在大清入中原之時,這華夏大地,是不是處在一個亂世的時代當中?”
“然而,就沒有一個朱家後世子孫,能在這亂世之中,能稱王稱霸力挽狂瀾的嗎?”
“這南明政權,是大明王朝後續的傀儡政權嗎?”
大明成祖界,
明成祖朱棣“在天道曆史進程中,是不是大明王朝倒了之後,就成了群魔亂舞的時代了?”
大明思宗界(1629)。
明思宗朱由檢“祖大壽,祖大樂,是大明的功臣名將,卻又是前清王朝的降將。”
“在這一世裏,朕是該如何處置他們?”
“至於這吳三桂,朕又該如處置?”
“是直接殺了他們,就能夠改變這一世的曆史了嗎?”
“真的能如此簡單嗎?還是說,朕真正要殺的人,並不是他們,也不止是他們???”
大明思宗界(1642)。
北京太和殿內
明思宗朱由檢大笑“來了嗎?終於是要來了嗎?哈哈~!哈哈~!”
朱仙鎮(開封祥符)
闖王李自成“哈哈,都盤點到了吳三桂和他的舅老爺們了,估計也快到老子了。”
“老子倒是很想知道,在天道曆史進程之中,老子是怎麽敗的。”
“不過,那吳三桂果然是天生的反骨仔,這一世裏,老子看他怎麽活。”
喜歡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架空曆史從天道盤點意難平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