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準備下南洋
字數:3826 加入書籤
而在刑部尚書匯報完之後。
接著便退回朝班。
工部尚書王家彥又出列匯報:“啟稟陛下,目前京城周邊的水利和道路工程,已經修建了大約三分之一左右。如此一來,將會有近百萬畝的土地,即便遇到了大旱,也能夠保證有水可供灌溉。
專門負責鑄造火器的匠作營,隨著工藝的日益成熟以及工人操作的愈發熟練,產量又提升了半成左右。匠作營的人手倒是充足夠用,但是興修道路和水利的人力目前略顯不足。”
朱慈烺回應道:“人手不足的話,那就繼續招募流民。如今這天下間吃不飽飯的老百姓實在是太多,其中眾很多人都被迫淪為了流民。
現在我們招募流民做工,一日供應三餐,還有工錢發放,想必會有許多人願意前來做工的。
隻是在繼續招募人手的時候,也要留意查看有沒有偷奸耍滑之人。倘若有人隻想混點錢糧而不好好做事,那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
但是,第一要確保工錢發放到位,糧食不得有任何的克扣,第二是要保證所有工程的質量要過硬,絕對不能偷工減料。”
工部尚書王家彥恭敬道:“陛下英明,臣謹遵陛下旨意。”
兵部尚書孫傳庭不在,此時他還在大同那邊整訓兵馬,指揮作戰。
因此關於兵部的事務。
就由英國公張世澤匯報:“啟稟陛下,建奴已經被打得逃往北方,短期之內無力南顧。草原人也被打得不斷往北遷徙,如今整個大明的北方,都呈現出了百年未有的安定局麵。
隻是草原遊牧民族,還有高麗那邊似乎都有求和的意向,他們都派人向邊軍將領表達了求和的意思,此事還請陛下聖裁。”
朱慈烺果斷說道:“草原遊牧民族那邊,普通的牧民可以允許他們投降,讓他們為大明牧馬,至於那些部落首領和王公貴族,那就沒必要留著了。
高麗棒子的話也不必理會,區區背主的奴才,他們不配活在這個世上。傳旨給遼東的曹變蛟,等待遼東的兵馬整頓完畢之後,就由曹變蛟駐守盛京。對了,盛京這個名字太難聽,以後改為沈陽。
曹變蛟繼續駐守沈陽,防止建奴反撲。讓袁宗第率兵進入高麗半島,告訴袁宗第,高麗半島以後就是大明的地盤了,朕等著他的好消息……”
禮部尚書施邦曜進言道:“陛下,高麗向來都是大明的藩屬國,如此直接派大軍征伐,怕是有些不太妥當!”
朱慈烺反問道:“施愛卿,藩屬國對於大明來說,就相當於你們家裏的下人和家丁,如果你們家裏的下人和家丁背叛了主家,你認為該如何處置?”
施邦曜恍然大悟道:“多謝陛下教誨,老臣明白了。背主之人,已有取死之道,自當巢而滅之,陛下英明。”
英國公張世澤回應道:“謹遵陛下旨意。”
戶部尚書淩義渠稟報道:“啟稟陛下,自從三稅改革被推行下去之後,戶部又多了一個收入來源。光是商業所收的商稅,上個月就已經達到了 103 萬兩銀子。預計全年商稅所得,將會達到千萬兩銀子。
雖說國庫比以前充盈了太多,但是現在花錢的地方也非常多。光是火器和兵器的鑄造,還有不斷開工的各處水利工程,每天都要有銀子劃撥出去。
目前國庫依然有些入不敷出,懇請陛下從內帑再撥一筆銀子,否則錢糧跟不上的話,隻怕會耽誤了各項工程的進度。”
淩義渠說的皆是事實,這一點朱慈烺是清楚知曉的。
因為之前獲得的二億多兩銀子。
絕大部分都被歸入了內帑。
但是、老是靠內帑撥款的話,這也並非長久之計。
朱慈烺說道:“大明銀行不是已經成立了嗎?你們就以商稅作為抵押,先向大明銀行借款。
朕會讓大明銀行那邊,按照最低的利息借款給你們。還有問題嗎?”
呃!
當然是有問題的。
讓皇帝從內帑撥款的話,那等同於白拿,根本無需還錢。
而如果是從大明銀行借款的話,不但要歸還本金,而且利息也不是一筆小數目。
不過大明銀行的全稱乃是大明皇家銀行。
同時在場的這些文武大臣,多多少少都在裏麵有一點點股份。
所以淩義渠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否則就把其他人都給得罪了!
淩義渠隻能應道:“臣遵旨。”
等到其他人都匯報完了。
朱慈烺看向擔任工部侍郎的李岩:“李愛卿,這裏有一個重大之事要交給你去辦。”
李岩趕緊上前道:“多謝陛下信任,臣萬死不辭!”
朱慈烺說道:“很好,從你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來看,朕相信你是一個做實事的人,並且能夠把事情辦好,所以這個事情交給你最為合適。
即日起,你把手上的事務都交給其他同僚,然後盡快趕赴天津港,一邊組織人手建造大型海船,一邊熟悉海上商隊和水師的一切事務。目前水師還沒有正式組建,不過已經把以前的水兵和船隻聚攏起來,正在盡快展開訓練,未來的水師將是大明軍隊當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所以此事千萬不能馬虎。另外就是盡快組織並派出船隊下南洋,朕要你們把一種名叫橡膠的東西給帶回來,其種子也要帶回來。
還有其他的糧食,蔬菜,瓜果乃至香料等等,全都盡量多帶一些種子回來。把各種各樣的種子帶回來之後,在南北各地進行試種,如果能夠種出全新的糧食作物,哪怕是能夠種出新的瓜果蔬菜,這也是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但是海上航行存在風險,所以此事盡量準備周全,南下的船隊都要派兵隨行,以保證船隊的安全。如果沒有足夠多的海船和足夠多經驗豐富的水手,那麽可以沿著海岸線一路航行,這樣路程可能會更長,耗費的時間也會更久,但是安全性將會提高很多,李愛卿可有信心完成此事?”
這可是自從朱棣時期之後。
大明官方再一次派人下南洋。
不過朝廷在此之前就已經開海了。
並且對於海上貿易的利潤之豐厚,大家都已經有所了解。
所以這個事情自然也沒人反對。
李岩堅定道:“多謝陛下的信任,臣必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快速決波定下了下南洋的事情。
朱慈烺看向了秦良玉和馬祥麟……
喜歡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