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鐵路修建方案對外公布

字數:3654   加入書籤

A+A-


    朱慈烺確實想給宋應星封侯。
    不過看現在的情形嘛,封侯的事情以後再說吧!
    朱慈烺點頭說道:“既然如此,朕便定下一個最高標準和最低標準。宋愛卿作為帶頭人,賞銀二十萬兩。參與此項工作的最底層工匠,每人亦要賞賜銀子千兩。
    至於中間的各級官吏和大工匠,具體賞賜多少,你們盡快拿出一個詳盡的方案來。”
    眾人齊聲應道:“臣等遵旨……”
    朱慈烺滿意地說道:“好了,今日朝會就到此吧,諸位愛卿回去繼續辦公。”
    宋應星趕忙說道:“謝陛下隆恩!老臣恭送陛下……”
    群臣紛紛跟宋應星告辭,又跟朱慈烺一起回宮去。
    而在研究院這邊。
    當眾人聽聞如此豐厚的賞賜後,頓時一片歡騰。
    這不僅僅意味著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財富。
    更重要的是,陛下對工匠和技術人員的重視,讓他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與認可。
    雖說這一次參與火車項目的人,隻是研究院所有人員的當中的一小部分。
    但是隻要技術過硬之人,幾乎都參與到了不同的項目之中。
    這就意味著隻要項目成功了,必然少不了賞賜。
    平日裏的工錢不僅按時發放,而且還頗為豐厚。
    參與的項目完成後若能立功,又可額外獲得一筆賞銀。
    再加上天武皇帝朱慈烺對他們的高度重視,使得他們的社會地位在無形中得到了顯著提升。
    對於這些搞技術的工匠們而言,麵對如此優厚的待遇,可謂別無所求了。
    此刻,他們心中滿是感激與振奮,紛紛摩拳擦掌,幹勁十足。
    很快他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準備修建鐵路的工作之中。
    從大明京師到天津港的這條鐵路,對他們來說,既是一種嚴峻的考驗,也是一份無上的榮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他們知道如果這條鐵路能夠順利修建成功,並且後續運行毫無問題。
    那麽,這將開啟大明鐵路建設的新紀元,未來將會有修建不完的鐵路等待著他們。
    反之若出現了差錯,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宋應星和他手下的眾人,個個都懷著十二分的熱情與認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而其他各個部門,也深知這是一個難得的立功機會,自然也是相當配合。
    沒過幾日,各部門的重要人物便齊聚一堂,熱火朝天地商議起修建鐵路的具體事宜。
    修建一條鐵路,遠比修築水泥公路更為複雜。
    它所涉及到的技術難題眾多,所需的材料種類繁雜,各個環節都需要眾多部門相互協調、緊密配合。
    而其他部門也都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蘊含的機遇,紛紛踴躍參與進來。
    誰都不想錯過這個為大明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鐵路跟火車絕對是新鮮事。
    並且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
    那麽這個事情必然會被載入史冊。
    所有參與了此事的重要人物,在後世的史書上必然會被提到。
    這將為他們青史留名,再次添上一筆重要的功績。
    所以其他部門的人也非常積極
    各部門的人友好協商,全都圍繞著這條即將動工的鐵路。
    忙碌而有序地運轉起來……
    ……
    關於鐵路的規劃完成之後。
    朝廷對外公布了這個大項目。
    此事立刻引起了無數人的關注,但是大家又搞不明白究竟是怎麽回事?
    老百姓們更是過出了各種猜想:“我滴個乖乖呀!朝廷和陛下太有錢了,並且他們也舍得太舍得花錢了,竟然用鋼鐵來修建道路。
    你說在用鋼鐵修建的道路,聽起來倒是肯定相當的牢固,相當的耐用,但是風吹雨打太陽曬的,就不怕鋼鐵生鏽嗎?”
    “什麽叫做用鋼鐵修建的道路,那怎麽可能呢?要是全部用鋼鐵來鋪成道路的話,那得要多少鋼鐵呀?”
    “對呀,如果全部用鋼鐵來鋪在路上,就不怕有人偷嗎?”
    “你們知道個屁,以前你們聽說過水泥公路嗎?你看現在不是已經修出來了嗎?都已經從舊金城修到通州了。
    並且聽說天津港那邊,也在往京城方向修著過來,陛下和朝廷既然要用鋼鐵來修路,那肯定有辦法讓人偷不走的。”
    “嘿嘿,你這麽一說還真有點道理,水泥也是好東西,但是水泥公路上的水泥,那個誰能偷得走啊?”
    “好吧,就算你們說的是對的,可是昨天的公告上已經說了,鐵路跟火車是相互配套的,我這火車又是怎麽回事,總不能是靠著火燒的吧?”
    “對呀,火車這個名字很奇怪呀!牛車是用牛來拉的車,馬車是用馬來拉的車,可是這個火車難道用火來拉嗎?可是火會拉車嗎?”
    “火怎麽可能會拉車?火隻會把車給燒成灰,我看大家就別瞎琢磨了,等到以後有機會親眼去看一下,我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嗎?”
    “對對對,我聽說鐵路也是從京城和天津港往中間修,最後再連接在一起。從京城的鐵路修到通州之後,火車就會開始運行了。”
    “好,到時候我一定要去看一看……”
    大明朝廷的實際控製區域,因為火車與鐵路的事情議論紛紛的時候。
    李過已經從京城回到了廣州府。
    李自成他們知道大明朝廷的態度之後,立刻召開了會議。
    想要商議一下該何去何從?
    喜歡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