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拿下臘戌,收擾人心
字數:5171 加入書籤
棟邦是一處河穀小平原。
從棟邦繼續向東邊前進,路上又都是深山老林。
並且東南半島的山脈跟河流走向,絕大部分都是從北向南。
所以順著河穀往南走會比較容易,而想要橫穿那些大山的話,難度就增加了n多倍。
李定國他們休整了兩天時間。
船隊又送過來了兩批將士,聚集在這裏的兵力達到了2萬多人。
還沒有恢複過來的人留下進行休整,已經恢複了的人就一起出發。
李定國帶著部隊開始向著臘戌方向出發。
這一次他們行進的速度更慢。
總共12,000多人的先頭部隊,分成三批輪流著在前開路。
路上遇到敵人的小城鎮,那就順手拿下。
深山老林裏麵的小城鎮,其封閉程度超乎想象。
麵對朝廷大軍的到來,大部分人都選擇了投降。
那些投降的土著當然要利用起來。
李定國讓翻譯去跟對方溝通,找了一些熟悉地形的人來帶路。
這樣就可以讓他們少走很多彎路,並且避開一些很危險的地方。
要是萬一不小心闖進了險地,比如摸進了萬蛇林之類的地方。
那肯定會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傷亡,而且這會影響到士氣和軍心。
對於當地的土著也不是一味的進行鎮壓。
這一點朝廷已經給出了方案。
那就是拉攏和利用其中願意配合的少數人,必要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點甜頭。
有了那些土著幫忙的話。
朝廷大軍將會省事很多。
剩下的土著該處理的就處理掉,該抓去幹活了就抓去幹活。
等到朝廷大軍在這邊站穩了腳跟,農場和各種采礦冶煉行業都逐步成熟之後。
到時候駐紮在這邊的士兵,以及那些將士們的家屬。
慢慢的就會成為當地的主宰者。
加上炎黃子孫那恐怖的繁衍能力,以及對土地的千年情結。
隻要在這一代人的時候穩住幾十年。
東南半島的漢人數量肯定會猛增。
那麽以後的土著就很難翻起浪花來了……
……
李定國覺得這個方案非常不錯。
他也是按照這個方案去執行的。
十六兵團的先頭部隊。
在路上整整走了20天,李定國他們才終於到達了臘戌附近。
這個時候的臘戌其實叫做木幫府,又叫木邦宣慰司。
木邦宣慰司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元朝時期。
在明朝時期又得到了進一步的確認和鞏固。
明朝洪武年間,將此地區改設為木邦府。
據說從1404年到1517年之間,木邦府與明朝之間的貢賜活動很頻繁。
雙方之間也有不少貿易往來。
可隨著明朝的日漸衰弱,雙方之間的來往就變少了。
甚至以前馬幫常走的一些道路,現在都已經徹底荒廢了。
所以李定國他們才會這麽麻煩,要跟著沐天波他們先到了密支那,然後順江而下繞一圈再殺向臘戌。
而不是直接從雲南邊境殺向臘戌。
在到處都是深山老林的東南半島廢棄的道路,可不是道路破碎那麽簡單。
而是很快就會被密密麻麻的藤蔓,或者是各種各樣的灌木占據了道路。
不熟悉情況的人連老路都找不到。
在山林裏麵搞不好還會迷失方向,又或者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
而跟著第十五兵團一起行動的話,哪怕是在分頭行動之後,雙方都知道彼此的打開位置。
萬一真的遇到了什麽難以解決的問題。
那也可以互通消息,或者是相互支援。
李定國他們到了臘戌附近,在那裏找地方休整了一天一夜的時間。
等到疲憊的將士們恢複了精氣神。
李定國親自帶著部隊發起了進攻。
“轟隆隆轟隆隆……”
“呯呯呯呯呯呯呯呯……”
麵對明朝大軍的強大火力。
當地的土著直接被打懵圈了。
特別是李定國他們帶過來的沒良心炮,一炮下去就能炸倒一片建築。
木邦府這邊的建築是以純木製建築為主,很多都是傳說中的那種吊腳樓。
下麵支撐的木柱受損之後,整棟樓就會倒塌下來。
隨著爆炸聲不斷響起,很多地方都開始燃起了大火。
敵人直接被嚇破了膽,很多人都是紛紛轉身就逃。
李定國我們並沒有遇到什麽像樣的抵抗。
很順利地就占領了臘戌……
……
朝廷大軍殺進去之後。
立刻就由破壞者變成了拯救者。
李定國趕緊組織人手滅火。
順便把敵人的糧食物資,金銀財寶都給收攏起來。
少數沒有逃跑的敵人,全都躲在家裏麵瑟瑟發抖。
李定國讓人把那些家夥集中關押起來。
首先要把局勢穩定住了再說。
快速控製住了局麵之後,李定國安排將士們輪班防禦。
這一路上辛苦了n多天的李定國他們,終於有機會好好的休息一下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為了穩妥起見,第2天李定國也沒有輕舉妄動。
接下來這幾天他隻是讓人偵查周圍的情況,因為臘戌地區的情況他們幾乎是一無所知。
之前知道的消息,那都是聽說而已!
要把周圍的情況都給搞清楚了,李定國才好決定下一步的行動。
第16兵團的第2批隊伍,在第3天的時候也趕到了臘戌。
增加了將近1萬人的兵力,並且已經摸清楚了周圍的大致情況。
李定國才開始讓手下人分頭行動。
首先就是殺向了附近地區出產銀礦,鐵礦與鋁礦的礦場。
對於礦場的原主人和管理者,抓住了就直接幹掉。
反而是對礦場裏麵的工人給予了一定的優待。
因為以後明朝大軍在這片地區,還要靠那些工人來采礦。
李定國看著那些工人個個骨瘦如柴,滿臉菜色,明顯是長期吃不飽飯導致的。
心想這邊和以前的大明一個樣,那些有錢有勢的統治階層,根本不會在乎底層老百姓的死活。
這對於朝廷大軍來說是好事。
因為他們隻要對這些工人稍微好一點,那就很容易收攏人心了。
李定國讓人送了一些糧食到礦場,在夥食方麵給那些工人提高了待遇。
其實也就是每頓飯都隻能吃個半飽,但是能夠吃上香噴噴的米飯。
而不是每頓隻喝上一碗用發黴的陳米熬出來的稀粥。
這對那些礦工來說,就已經是夢想中的美好生活了。
所以那些礦工在吃了兩頓飯之後。
立刻就變成了明朝大軍的忠實擁護者……
喜歡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請大家收藏:()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