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南宗、北宗
字數:4079 加入書籤
這句話倒是讓孔希學沉思了起來,孔訥說的沒有錯,孔氏分南宗北宗,自己衍聖公一脈為北宗,而南宗就是浙江衡州孔氏。
這南北宗還要從南宋說起,當時的衍聖公是孔子第四十八代孫,也是第三代衍聖公孔端友。因為當時的金兵大舉入侵,孔端友帶著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據傳為子貢親手雕刻)、"唐吳道子繪孔子佩劍圖"和"至聖文宣王廟祀朱印"等,與部分族人南遷,後家於浙江衢州。其子孫孔玠、孔搢、孔文遠、孔萬春、孔洙依次承襲衍聖公,史稱南宗。
而當時孔端友南撤之時,山東曲阜這邊就交給了孔端友的弟弟孔端操留守,這後來金國將孔端操也封為了衍聖公。
這就形成了南北兩個衍聖公,南宋衍聖公南宗孔端友,金國衍聖公北宗孔端操。到了元朝的時候,南宋徹底覆滅,忽必烈覺得一個朝廷有一個衍聖公足以,這南宗衍聖公,孔子第五十三代孫孔洙稱先代廬墓在衢州,不忍離去,乃辭讓。 元世祖大加讚賞,稱孔洙"寧違榮而不違親,真聖人後也"。於是下詔免去孔洙的衍聖公爵號,任命其為國子祭酒、承務郎,兼提舉浙東學校事,並贈給保護南宗林廟的璽書。
而衍聖公自此也徹底由北宗孔氏承襲,這孔希學就是北宗孔氏,第五十六代孫。而此時的南宗孔氏第五十六代孫孔希路是自己的族弟,雖說有南北之分,但是也是一脈相承。
孔希學:“訥兒,你的意思是將南宗一脈推上去???”
孔訥:“是啊,咱是衍聖公正統,聖人嫡脈啊,怎可離開故土呢?”
孔希學:“可是,陛下的旨意都下來了,這如何說啊。”
孔訥:“寫奏章,說明咱們的不便,一來我們這一脈是孔聖嫡脈,應當守著聖人廟堂,二來,爹您年事已高,不便走遠,故而請辭。然後再說出南宗現在的情形,一樣是聖人之後,一脈相承,傳學之事再合適不過。”
孔希學一聽,哎呦喂,還得是好大兒啊。
“訥兒,平素看你紈絝不堪,為父甚是擔憂,今日此事為父真是沒有想到,往日那般是將你看低了。”
孔希學沒等孔訥說什麽呢,就趕緊坐下,寫起了奏章。
孔訥看父親要忙,也就出去了,出去剛好碰到了父親的愛妾胭脂兒。
“胭脂,幹什麽去啊,見我躲什麽啊?”
“公子,妾身為老爺準備了些糕點送去。”
“嗯,老爺現在正在忙於正事,就不要去打擾了。”
說著走過去打開食盒,裏麵都是小碟子盛放的一盤盤糕點,不過孔訥的心思怎麽可能在那糕點上呢。
從裏麵拿出糕點,手有意無意的碰到胭脂的手背,孔訥故意和胭脂靠的很近,胭脂感覺孔訥呼出的熱氣都要噴到自己臉上了。
“公子,請自重。”
胭脂後退了兩步,和孔訥保持了一定的距離然後說道。
“嗬嗬,自重?”
“那本公子問你,你...什麽地方最重啊...”
孔訥一臉壞笑,眼睛賊溜溜、色眯眯的盯著胭脂那“重”的地方。胭脂一看此情形,滿臉羞紅,提著食盒準備離開。孔訥也沒有再調戲,畢竟這離父親的書房小院不遠,要是下人看見了,這可就出大事了。
看著胭脂的背影,孔訥滿眼都是貪婪之色。
“小丫頭,一定是個好生養的身子。”
說著便回到了自己的院子,其實至於父親去不去新地傳學,自己一點也不關心,要是父親去了,那麽大歲數有個什麽三長兩短,等到那時候自己不就是衍聖公嘛?
書房裏孔希學下筆如有神,要是說寫文章,孔希學還沒怕過誰,這很快的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大篇,先是歌頌當今聖上與太子殿下的功績,然後稟明孔氏一脈對大明的忠心,最後一段才是正文。
“臣年老體衰,恐不能擔此重任,然臣鬥膽舉薦南宗孔希路一脈,赴新地傳學...”
等到朱標看到這個奏章,朱標都笑了。
不得不說,這孔希學的廢話文學那是爐火純青啊,怪不得是世修降表呢,這怕是都是祖上留下來的套話吧,國號一換,其他照舊啊。
朱標:“哼哼,來這一套,那就玩玩。”
朱標起身就找老爹去了,至於找老爹幹嘛,那自然是下旨了,想要其消亡,必先讓其癲狂啊。
“爹,孔家的奏章上來了。”
朱元璋這幾天都在研究戰艦模型,這玩意兒是朱標這幾天抽空做的,朱元璋一見這玩意兒就拔不開眼睛了。
桌案之上還有好幾個,乾清宮現在有一麵櫃子,專門放朱元璋的心愛之物,比如自己還是吳王的時候穿的甲胄還有戰刀,再就是各種各樣精美的明式步槍和短火銃,那槍上都刻著龍紋,用金線盤好,然後整把槍就好像一條金龍一般,這可比明軍手上的家夥精致多了,護木都是上等的木材,還鑲嵌這寶石呢。
再就是這戰艦模型了,就在老朱看的得勁的時候,朱標來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哎呦,爹啊,還看呢,以後看真的不行嘛,這就是兒子做給雄英、允炆玩的模型,您這一看還不撒手了。”
“滾滾滾,雄英、允炆哪裏會玩這個,再說了,此等機密之物你就做出來當大孫們的玩具?”
朱標也不說了,關鍵是這也無所謂,誰叫老爺子瞧上了。
“爹,孔家來折子了,您瞧瞧?”朱標又說了一遍。
“咱不看,不就是說什麽年紀大了,幹不動了,想要歸養一類的話嘛?”
朱標沒想到老頭是了事入神啊,瞬間就拍起了彩虹屁,整的老朱都聽不下去了。
“得得得,你直說,想幹什麽?”
“嘿嘿,爹,沒啥,就是想讓您封個公爵。”
朱元璋一聽,立刻放下了手中的戰艦,盯著朱標。
“老大,說說。”
老朱並沒有因為朱標這句話而暴怒,或者有其他的舉動,他很平靜的,就是想聽聽兒子咋說。曆朝曆代的太子還有這麽敢說的,也沒有曆朝曆代的皇帝聽到太子要皇帝封爵這麽淡定的。
太子當到這個份上,那真的是前無古人了。
“爹,您說的沒錯,這孔希學說的就是推辭,為此還推薦了南宗同代族弟孔希路,說讓孔希路去。”
朱元璋:“咱知道這個南宗,當年南宋滅亡,許多南宗子弟也隨著少帝崖山跳海,可是也有一些南宗子弟流落至山間,保住了南宗血脈,南宗真可謂是錚錚鐵骨啊。”
朱元璋:“說起來,這南宗才是嫡長嫡脈,雖說北宗現如今是衍聖公,可是這個衍聖公是南宗讓給北宗的,其實就是不想做前元的衍聖公而已。”
朱元璋:“而北宗,本就是孔若蒙次子孔端操一脈,算不上嫡脈嫡子,那南宗才是嫡長子一脈,孔若蒙長子孔端友的後人。”
朱元璋:“北宗降金、降元,沒什麽骨氣,要說是為了孔聖的血脈流傳才這樣做,咱覺得大可不必將這等言論扣在孔聖頭上。”
喜歡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