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太平本是將軍定

字數:6656   加入書籤

A+A-


    李景隆就比較放鬆了,他之所以來找方孝孺,那是知道這個人是太子殿下看好的人。自己來就已經很說明問題了,至於其他的,自己不能做太多。
    不管收與不收,自己一會都會回到軍營之中...
    “嗨,方先生,你這是做什麽啊。”
    “世子,在下就開門見山的說了,您的東西,在下是萬般不會收的,要是您執意如此,恕孝儒不能遠送!!!”
    這話說的李景隆都有點不會了,有點尷尬了,這是在驅趕自己啊。人都說這小子是個不會轉彎的,頭鐵的。
    看來大家說的對啊...
    “呃,這個方先生,茶水還未喝一口,這...這...這...有違文人待客之道吧。”
    方孝孺心想,丫的還想喝水,將我往火坑裏帶。
    “來人啊,給曹國公世子上茶!!!”
    李景隆會心一笑,要是這裏方孝孺說給李將軍上茶,雖說是沒有什麽錯,那麽自己這一趟也就白來了,可是現在不一樣,雖然這個方孝孺沒有收自己的東西,可是稱呼自己是曹國公世子,那這就對了,接下來的話也就好說了,甚至可以不說了。
    很快,一杯清茶就放在李景隆的麵前,李景隆輕輕舉杯,茶湯入口,清香淡雅,回味無窮,果然好茶。
    “不知世子降臨寒舍,所為何事啊?”
    主要是方孝孺本就是一個不會變通的讀書人,這李景隆今天來,拐彎抹角的坐了半天,啥也不說,也不知道啥意思,上來就送東西,讓方孝孺覺得很不安。
    “哈哈哈,方先生,你我同朝為官,應該多多走動啊,我來也沒什麽事,你也知道我是新軍二師的師長,我那個師打仗的事情很在行,可是這修身養性、韜光養晦很外道。”
    “想著方先生什麽時候有時間,指導指導,教教心性。”
    “好說好說。”
    李景隆與方孝孺寒暄了一會,然後李景隆就離開了,搞得方孝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從方孝孺這裏出來以後,李景隆騎著馬就去了軍營。
    而李景隆拜訪方孝孺的事情,朱標早就知道了,這方孝孺的宅子、下人都是朱標送的,裏麵有什麽動靜,朱標怎麽能夠不知道呢?
    而且這李景隆正是知道這一點,才去方孝孺這裏的,去做些什麽不重要,說些什麽也不重要,東西收不收的更不重要。自己去就已經遞出了一些信號,隻不過可能現在的方孝孺還不知道。
    皇宮之中,朱標正在批著奏章,至於李景隆的小動作,朱標沒有在意,李景隆的意思自己明白,可是有些事情不是那樣的。
    “梅季,去傳欽天監和禮部的人過來。”
    “是!”
    現在太孫也定了,老朱看到了大明的第三代帝王,故土盡數收回,而且還是開疆拓土,朝廷也是一片欣欣向榮,所以這封禪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現在就是讓欽天監和禮部定個日子,擬個章程。
    “臣等叩見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萬福金安。”
    “眾卿平身。”
    “今日孤想和爾等議一議封禪大典事宜。”
    欽天監監正這個時候就說話了,這玩意兒自己最有發言權啊。
    “太子殿下,封禪其儀式包括“封”和“禪”兩部分,所謂“封”,就是在泰山之頂聚土築圓台以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歸於天;所謂“禪”,就是在泰山之下的小山丘上積土築方壇以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
    “欽天監夜觀星象,擬定了三個日子,請您過目。”
    朱標打開一看,上麵寫著三個日期,這個東西還是交給專業的人來做。禮部官員又將一些儀式、流程等等和朱標做了匯報。
    最後朱標將這三個日子告訴自家老爹,讓老爹自己選,畢竟是人家封禪呢。
    “標兒,就三月十五吧。”
    “好!”
    “標兒,咱聽說二丫頭那小子找方孝孺去了,還拿著好些個墨寶,結果那方孝孺一個沒收,就連茶都是二丫頭要著喝的?”
    “哈哈哈,爹,是有這麽回事。”
    朱標可是一點也不意外,畢竟要說大明的情報頭子是誰,非老爹莫屬,要說大明第一戰將同樣是自家老爹,要說誰又有柔情還有鐵腕手段,還是自家的親爹。
    所以後世那個十全十美的老人,比不上自家老爹的一個指甲蓋,自家老爹那才是全麵啊。
    “哼哼,這二丫頭腦子就是活啊,要是他爹有他一半,也不必如此。”
    “爹,非要如此不可嘛?”
    “哼,自古就是文臣死諫,武將死戰!!!”
    “那不是表哥為了...”
    “行了,你莫要為保兒說話,他是咱外甥,可是他也是臣子!!!”
    朱元璋自然知道李文忠的意思,這場殺雞給猴看的戲碼自己這個外甥可是毛遂自薦的,所以這也讓自己有點不忍心。
    早些年,自己在軍中的地位還沒有穩固,有什麽爛仗也都是李文忠等人去打的,好好的出去,血葫蘆一樣的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些年一個個都身居高位了,爪子也就長了,想要的也多了。
    如今的朝堂,勳貴儼然已經到了不收拾不行的地步了,要是還顧及那些私情,這天下自己又如何做得。
    “標兒,你不錯了,要是說你不為你表哥說話,咱還會不高興,不過要是說的太多,咱一樣會有點失望,很好。”
    “為君者,手中自然有雷霆手段,可是心中也要有日月星辰,知道什麽是真的什麽是假的,這麽大的天下要咱爺幾個看著,總要付出點什麽吧。”
    朱標沒有再說話。
    “行了,你忙你的去吧。”
    老朱揮了揮手,朱標離開了,至於叫自己去忙什麽,還能忙什麽呢?
    自然是磨刀霍霍了...
    回到東宮,朱標就叫藍玉孤過來。這藍玉之前就定下了統領滇軍,這樣一來和沐英的軍隊合起來也有小25萬人馬,鎮守嶺南、扶南、暹羅等地兵力上也就夠了。
    “臣藍玉參見太子殿下。”
    “行了,孤叫你來是說說練軍的事。”
    “太子,滇軍現在兵馬10萬,這10萬人馬裏麵其中3萬是新式武器裝備,其餘七萬手裏用的是一些老式燧發槍和火繩槍。”
    “嗯,等到封禪大典完了,你差不多就要去鎮守邊關了。”
    “謹遵太子令!”
    “嗯,還有一件事,曹國公近日來對於朝政頗有說辭,父皇盛怒,爾等勳貴要是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噔!
    藍玉一聽,膝蓋一下子就軟了,什麽叫爾等勳貴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要是說藍玉沒有一點政治頭腦,那也不對,可是要說有,也就那麽點。
    “請太子...示下...”
    “示下???”
    “哼,雄英冊封了太孫,當日你藍玉喊得最凶,你們心中在想什麽,難道孤不知道嗎?當孤是睜眼瞎嗎?”
    “臣..”
    從東宮出來的藍玉,心中沒有一點點要帶兵鎮守邊關的喜悅,此時的他心裏還在想著剛才太子的話,自己想不通為什麽太子要和自己說這些。
    “爾等勳貴要是有什麽話,不妨直說!!!”
    “看來這天又要變了,唉!!!”
    藍玉恨不得現在就帶兵出發,這京師能把人逼瘋啊。
    狂風暴雨前總是平靜的,就像此時的大明,風平浪靜下透著一絲絲詭異。
    各家最近都是緊閉大門,常家三兄弟都是軍中值守,徐家也是一樣,李景隆更是沒有回過曹國公府。
    藍玉更是一直在練兵場裏練兵,他不知道那天太子殿下的話是什麽意思,他也沒有告訴任何人。
    幾日後的曹國公府...
    李文忠平靜的等待著,今日府上會迎來一位貴客。
    晌午
    “曹國公李文忠接旨!”
    曹國公府中門大開,香案等東西早已備好,李文忠也穿著朝服跪迎。
    “罪臣,李文忠接旨!!!”
    “曹國公李文忠少年時跟隨朕南征北戰,年紀尚小但已建立不世之功,然近年來身居高位,早已忘卻昔日戰陣之勞苦,不思進取,阻撓新政。”
    “朕乃萬邦之主,爾等作為臣子,豈能如此之不堪大用,革去一切職務、爵位,於家中歸養。”
    “欽此!”
    “公爺,接旨吧。”
    李文忠久久沒有回過神來,哪怕這出戲自己知道結局,哪怕總導演早就暗示過自己的下場,可是當聽到旨意的這一刻,李文忠流下了眼淚。
    “罪臣,接旨!!!”
    此時的李文忠知道,自己不過是開胃菜啊。
    而在軍營之中的李景隆知道了以後,也是回到了曹國公府,此時的李文忠有已經去兵部、內閣交了差事,正在府上收拾東西。
    “爹!”
    看來一身軍服的李景隆,李文忠的心裏好受了一些,雖說爵位沒有了,什麽都沒有了,可是兒子還在,兒子並沒有收到自己的影響。
    “唉,九江,你不該回來啊。”
    “爹,朝廷的旨意兒子知道了,您還是要以自己的身體為重啊,兒子這個時候不回來,什麽時候回來啊。”
    “唉,也好,回來收拾收拾,咱就要搬出去了,你爹已經不是國公了,住在這裏不合適了。”
    “爹,您這是何苦啊。”
    “兒子,記住了,不管是做人還是為官,都要本分,知道嘛?”
    此時的李文忠好像老了十歲,這句話好像又和聖旨上的描述很不一樣...
    說是收拾東西,李文忠沒有收拾什麽,幾十年的軍旅生涯早就將這些看淡了,自己的幾身甲胄,還有兵器,這都是陪了自己很多年的器物,還有一套兵書,這是自己的舅舅還是大帥的時候送給自己的,還有一塊玉佩,其餘的都沒有動。
    搬自然是搬到李景隆的小院裏,這應天府還真就不缺李景隆住的地方,國公府住不了了,還有幾處小宅,夠住了。
    此刻的朱元璋看著一張畫像,那是李文忠第一次帶兵作戰德勝歸來,自己讓畫師畫下來的,畫中的少年英氣勃發,手握長槍,跨坐在戰馬之上。
    “後悔了?”
    馬皇後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朱元璋趕忙收起畫,轉過身。
    “沒有什麽後悔的。”
    朱元璋看著自己麵前的龍椅,那神情若英雄遲暮一般,有著無盡的孤寂。
    太平本是將軍定,不許將軍見太平,不外如是...
    喜歡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