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十三個軍區

字數:7035   加入書籤

A+A-


    要說心中毫無想法,那是不可能的,但凡身為男子,就會對那個寶座心懷覬覦,華夏數千年的曆史,無一不在訴說著這一點。
    “李桑,你的條件呢?”
    李景隆宛如俯瞰一隻可憐蟲般,凝視著足利義滿,足利義滿如墜雲霧,難以理解他眼神中的深意,眼中唯有疑惑。
    “足利義滿,你還沒有資格詢問我的條件,因為那個位子尚未歸屬於你。”
    足利義滿聞此,並未繼續追問,是啊,自己如今有何資本呢?
    接下來的日子,李景隆如狡兔般滲透到各個領主之中,唆使這些領主開始種植阿芙蓉,種子由李景隆提供,而後以一兩銀子一兩阿芙蓉的價格收購成品。
    一時間,領主們如過江之鯽,紛紛投身於阿芙蓉的種植之中。下一步,李景隆盤算著將撒出的銀子盡數收回,為了讓這些人種植阿芙蓉,李景隆皆是先行墊付,這可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而倭國所發生的一切,老朱和朱標皆了然於胸,李景隆每月都會呈上奏折。
    “爹,倭國那邊逐漸掌握了,九江傳回來的圖冊我們也和流傳下來的地圖做了對比,還有現在海軍也練得差不多了。”
    “你想幹什麽?”
    “咱告訴你,不要想。”
    現在金帳汗國已經被你老丈人滅了,你扶持的那個莫斯科王國現在成了你說的那個什麽歐洲的話事人。
    “於民休息,於民休息啊!你難道還不明白嗎?”他一臉嚴肅地說道,目光緊緊盯著對方,似乎想要將自己內心的想法直接傳遞過去。
    “這和咱們國庫裏到底存有多少銀子毫無關聯呐!誠然,如今咱們並不缺少銀兩,無論是來自金帳汗國的財富,還是南洋之地、新羅等各處的財寶,皆已歸屬我朝所有。然而,擺在眼前的事務繁多,責任重大,你應當對此心知肚明才對呀!”說話之人稍稍停頓了一下,接著語重心長地繼續道:
    “你所行之事亦相當出色。就拿那蒸汽機來說吧,起初咱本以為你會率先將其應用於軍事工業之上。畢竟此等物件能夠徹底取代馬匹之力,倘若給它罩上個堅固的鐵殼子,內裏裝上這蒸汽機,再配上馬克沁之類的武器裝備,其所蘊含之威力簡直難以估量,這其中的厲害之處無需咱再多費口舌詳述。”
    朱標則是吃驚,沒想到老爹隨便說說就將“坦克”給弄出來了,老朱看到兒子的表情,甚是自滿,然後接著說道。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你並未如此行事,而是巧妙地運用到了平民百姓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憑借著這神奇的發明,農夫們灌溉農田時再也無需辛苦地挑水勞作;而你心心念念欲打造的所謂‘火車’,若果真能成功問世,那就等同於咱們又增添了好幾條縱橫交錯的運河一般呐!此舉不僅極大地方便了貨物運輸與人員往來,更為國家的繁榮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那條京燕線的修建工程目前也已經完成大半了。待到全線貫通之時,南北之間的交通往來必將變得愈發便捷通暢,對於促進各地經濟文化交流、加強國家統一穩定等方麵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這些,爹都知道,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是要是再起戰端,百姓受不住啊。”
    朱標靜靜地聆聽著朱元璋那鏗鏘有力的話語,自始至終都未曾開口辯駁半句。因為他心裏非常清楚,老爹所言極是。所謂的於民休息,並不僅僅意味著頒布幾條看似不錯的國策,又或是朝廷簡單地減免一兩年的賦稅那麽簡單。其關鍵在於要能夠真正地靜下心來,踏踏實實地謀求自身的發展。
    就拿當前來說吧,盡管蒸汽機這一劃時代的發明已然問世,但朱標卻並未急於將其迅速應用於軍工領域。他心中有著更深層次的考量——想要先沉澱下來,通過不斷實踐和摸索,逐步積累起足夠多的經驗。畢竟,他可不願意看到大明就此踏上那條軍國主義不歸路。
    如今的大明幅員遼闊,疆土廣袤無垠。自從那場盛大的封禪大典過後,內閣方才將那些新納入版圖之地的地名呈報上來。而朱元璋也是當機立斷,毫不猶豫地下達了聖旨。
    曾經各自為政的安南、暹羅以及爪哇如今已被整合歸一,共同組成了嶄新的安南都護府。
    與此同時,原本屬於朝鮮、女真以及遼東等地的廣袤領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被重新劃分成了不同的行政區域。黑龍江承宣布政使司、遼陽承宣布政使司以及新羅承宣布政使司。
    再看那遙遠的北方,昔日北元所掌控的遼闊疆域,此刻也被清晰地劃分為兩個部分:漠南都司與漠北都司。
    這兩大區域皆以軍事管理為重頭戲,旨在維護邊境的安寧與穩定。
    此外,地處邊陲要衝的哈密衛正式歸入甘肅承宣布政使司的管轄範圍,而那些原屬金帳汗國等地域,則劃歸至新疆都護府旗下。
    值得一提的是,新疆都護府內部進一步細分為南疆、北疆以及安西三個子區域,各司其職且相互協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而,一心為民的朱標並未將全部精力僅僅傾注於改善民生之上,就在過去的數月間,他高瞻遠矚,積極籌謀,先後在陳倉、襄陽等地設立起全新的兵工廠。
    這些兵工廠猶如國家軍事力量的強大後盾,源源不斷地生產出精良的武器裝備。對於朱標的這番舉措,老朱給予了堅定的支持。
    畢竟,手中握有的槍支彈藥遠比傳統的刀劍、弓弩更具威懾力和戰鬥力。有了先進的兵器加持,方能保家衛國、抵禦外敵入侵,確保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
    所以爺倆又開始大的改革,首當其衝的還是明軍軍隊體係。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決定對現有的軍事力量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合與改革。
    首先,他們將原本分散的邊軍、衛所兵、備倭兵以及京軍三大營、新軍等各類兵種統統重新歸攏起來,並在此基礎之上,成立了整整十三個軍區。
    此次整編對於軍隊的編製體係做出了重大調整,所有的軍隊都嚴格依照新軍的編製模式來進行構建,依次設立了班、排、連、營、團、師、軍等各級單位。
    其中每一軍的兵力規模被設定為 10 萬人之多。整個大明朝擁有著 25 個軍,粗略估算下來,總兵力已然接近 280 萬人左右,如此龐大的軍事力量無疑成為了國家穩定與安全的堅實保障。
    與此同時,徐達和湯和所統率的軍隊也進行換防。就在不久前,徐達親自率領著麾下的雄師凱旋而歸,班師回朝,參與軍改。而原來隸屬於新軍中的各位師長們,則由於此次整編行動獲得了晉升機會,紛紛榮升為軍長。如今,這些軍長們可都是手握重兵、威震一方的大將,每一個人手中都掌控著足足 10 萬精銳兵馬。
    值得一提的是,就連曾經擔任炮兵旅旅長的曹炳,朱標也特別委任他負責組建全新的炮兵部隊,而曹炳自然也是不負眾望,出色地完成了這一艱巨使命。
    正因如此,他搖身一變,從一名小小的旅長躍升為堂堂的炮兵司令,可謂是“老母雞變鴨”,令人刮目相看,一時間蓋過他爹曹震的風頭。
    然而,並非所有人都能像曹炳這般幸運得以升職。比如說李景隆,盡管他所領導的第二師在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經曆了多次擴編,但最終還是被拆分為了兩個獨立的軍。
    至於這兩個軍的軍長人選,則分別由徐允恭和湯鼎出任。而此時此刻,前來接替徐達防務的,恰恰就是這兩支剛剛組建而成的新軍,正所謂“上陣父子兵”,當父親徐達休整之時,兒子徐允恭便挺身而出,毅然肩負起守衛邊疆的重任。
    如今大明朝遼闊的疆土之上,劃分出了整整十三個軍區,它們宛如璀璨星辰般分布於這片廣袤大地,各自肩負著重要的使命與責任。
    位於東北地區的東北軍區,鎮守著邊疆要塞,抵禦著來自北方遊牧民族的侵擾。
    北平軍區則以其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和英勇善戰的將士們,扞衛著北地的安全。
    直隸軍區作為京畿重地的守護者,時刻保持著高度警惕,確保朝廷中樞的穩定無虞。
    山東軍區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雄厚兵力,成為海防線上一道堅固的屏障。
    遙遠的南方,安南軍區守護著邊境安寧。
    安西軍區則在西域之地展現出強大的軍威,保障絲綢之路的暢通無阻。
    陝甘軍區地處西北要衝,不僅要應對外敵入侵,還要平息內部叛亂,可謂任重道遠。
    山西軍區依托太行山脈等天險,構建起嚴密的防線。
    兩廣軍區掌控著南海之濱,他們的存在使得海寇不敢輕易來犯。
    雲貴軍區則在崇山峻嶺之間,守護著西南邊陲的和平與繁榮。
    至於那廣袤無垠的大漠地區,則有漠北軍區和漠南軍區兩大勁旅分庭抗禮,他們縱橫馳騁於風沙之中,保衛著邊疆的安定。
    最後,還有那神秘而廣闊的新疆軍區,猶如一顆鑲嵌在西陲的明珠,閃耀著光芒。
    此外,直屬炮兵部隊更是一支令人聞風喪膽的精銳力量,他們裝備精良,訓練有素,能夠在關鍵時刻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直隸軍區司令員:太子朱標,下轄第1軍、第2軍、太子近衛師、金吾衛、飛龍旅熱氣球空軍部隊)。
    東北軍區司令員:秦王朱樉,下轄第5軍、第13軍,海軍。
    山西軍區司令員:晉王朱棡,下轄第11軍、第21軍,炮兵2個師。
    北平軍區司令員:燕王朱棣,下轄第4軍、第7軍。
    山東軍區司令員:原新軍第一師師長朱叢昊,下轄第6軍、第10軍。
    陝甘軍區司令員:原新軍騎兵師師長趙廣傑,下轄第3軍、4個騎兵師。
    安西軍區司令員:原新軍騎兵師副師長趙廣華,下轄第9軍、第19軍。
    雲貴軍區司令員:黔國公沐英,下轄第8軍、第12軍,以及炮兵兩個師。
    漠南、漠北軍區司令員:潁國公傅友德,下轄第15軍、第22軍、23軍、炮兵部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安南軍區司令員:永昌侯藍玉,下轄第24軍、第25軍。
    兩廣軍區司令員:原新軍第三師副師長李承宗書友),下轄第16軍、17軍。
    新疆軍區司令員:原新軍第三師師長劉雲飛,下轄第18軍,以及騎兵2個師、炮兵1個旅。
    從此次規模宏大且影響深遠的軍改當中,人們能夠清晰地洞察到朱標那顆雄心壯誌的心究竟有多麽寬廣遼闊。甚至連一向威嚴無比的朱元璋,都不禁對自己這個出類拔萃的兒子心生欽佩之情。
    先說那三位雄踞一方的親王,他們各自統領著精銳強軍,麾下所統率的兵馬加在一起,便已然達到了令人咋舌的七十萬之眾!這無疑展示出了朱標在軍事布局方麵的深謀遠慮和果敢決斷。
    而緊隨其後嶄露頭角的,則是那些新軍中湧現出的傑出將領們,他們堪稱明軍中冉冉升起的璀璨新星。像朱叢昊、趙廣傑以及李承宗等年輕有為之人,皆是憑借自身卓越的才能和非凡的勇氣,在戰場上屢立戰功。
    由他們所率領的士兵總數相加,亦是超過了一百萬之多。如此強大的軍力配置,使得明朝軍隊如虎添翼,實力更加強勁,也是朱標的強大後盾力量。
    除此之外,還有那些曾跟隨明太祖朱元璋一同打天下、立下赫赫功勳的開國將領與勳貴們。例如沐英、藍玉以及傅友德等等,這些身經百戰的沙場宿將同樣手握重兵,其所統轄的軍馬數量亦多達八十萬左右。可以說,他們是明朝軍隊中的中堅力量,為國家的穩定和繁榮立下了汗馬功勞。
    最後不得不提的便是太子朱標親自掌控的部隊了!
    起初,朱元璋對於讓朱標執掌兵權一事心存顧慮,他深知若是朱標掌握了如此龐大的兵力,恐怕很難安安穩穩地留在京師之中。
    然而,當他仔細思量過後卻發現,麵對如此眾多的精兵強將,如果將這些軍隊交予他人指揮,又怎能讓人真正放心得下呢?思來想去,最終朱元璋也隻能無奈地做出讓步,同意讓朱標擁有屬於自己的三十萬大軍,其實朱標自己也有私心,一來是還想出去,沒兵怎麽出去,二來,各方雖有牽製,可是現在明軍的戰力強勁,要是有個什麽...
    由此可見,此時的明朝軍隊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看,都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狀態。
    無論是身份高貴的皇子親王、立下赫赫戰功的開國勳貴,亦或是在帝國軍界嶄露頭角的耀眼新星,無一例外都被囊括其中。
    他們彼此之間,在外時乃是可以放心地將自己的後背交予身旁戰友的親密袍澤,然而在內,這幾方勢力卻又相互製衡、牽扯不斷。各方皆有著各自不同的說辭與立場,時而明爭暗鬥,時而暗中較勁。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宛如一張無形的大網,籠罩著整個帝國的政治舞台和軍事領域。
    喜歡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