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式招標

字數:9607   加入書籤

A+A-


    七天之前,分布於全國各地的軍區司令員們紛紛踏上歸程,返回各自所屬的軍事駐地。
    此時此刻,整個大明王朝除了駐守在莫斯科王國邊境附近的那兩個軍之外,已經暫時沒有其他大規模用兵作戰的需求了。
    於是乎,全軍上下順勢進入到了緊張而又熱烈的大練兵階段。
    然而,當前麵臨著諸多棘手的問題亟待解決。由於各支部隊經曆了重新改編、大量新兵入伍以及各級軍官職務的頻繁調動等一係列變動,導致整個軍隊係統在協同配合方麵尚需經過相當長一段時期的不斷磨合與調整,才能夠真正實現很高的戰鬥力。
    除此之外,換裝事宜同樣成為了擺在眼前的一道難題。要知道,明軍規模龐大,足足有 280 萬之眾!
    按照每人配備一套冬季服裝和一套夏季服裝來計算,總共竟然需要將近 600 萬套!
    如此巨額數量的軍服訂單無疑意味著一筆極其龐大的財政支出。更為關鍵的是,即便朝廷自家擁有眾多工坊,但以其現有的生產能力而言,根本無法按時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
    正因如此,朱標萌生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何不將這個軍服製作項目外包給民間的商人們呢?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借助社會力量迅速滿足軍服供應的需求,同時或許還能節省不少開支。
    然而,當他在朝堂之上提出這一建議時,卻遭到了來自百官們的強烈反對。其中,禮部的官員們更是首當其衝地跳了出來,表示堅決反對。
    這些人平日裏雖然沒什麽真才實學,可偏偏總喜歡擺出一副“文臣死諫”的清高姿態,妄圖借此彰顯自己所謂的清正廉潔和剛正不阿。
    “太子殿下,此事斷斷不可行啊!朝廷怎能如此不顧及自身顏麵,竟要屈尊降貴地前往下方與那些商人打交道呢?商人皆是些唯利是圖、見錢眼開之人呐!”這位大臣言辭懇切,滿臉焦急之色。
    “臣等附議~~~”一時間朝堂之上附和之聲此起彼伏。
    果不其然,朱標的臉色瞬間陰沉了下來,他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家夥話裏話外的意思,豈不是暗指隻要自己允許民間參與製作軍服,朝廷的尊嚴和麵子便蕩然無存了嗎?
    想到此處,朱標不禁怒從心頭起,他目光淩厲地看向那位禮部侍郎,冷哼一聲道:“嗬嗬嗬,鐵愛卿,你這頂大帽子扣得可真是夠狠的呀,孤可承受不起!!!”
    緊接著,朱標向前邁了一步,逼近禮部侍郎,繼續質問道:“那麽依你之見,這整整六百萬套軍服究竟該如何解決才好?”
    麵對朱標的質問,禮部侍郎頓時慌了神,隻見他支支吾吾地緊握著手中的牙牌,頭低得幾乎快要貼到地麵上了,半晌之後才好不容易憋出一句話來。
    “太子殿下,此次所需軍服數量實在太過龐大,況且微臣認為,換裝一事不僅耗費人力物力,更是一件勞民傷財之舉啊。想當年,我大明軍隊在尚未配備新式軍服之時,照樣能夠橫掃千軍、所向披靡啊!”
    朱標微微抬起眼眸,目光掃過朝堂之上的眾人,心中暗自思忖著。這天寒地凍的時節,居然有人如此頭鐵,真是令人意想不到啊!他清了清嗓子,緩緩開口道:“諸位愛卿,朕想聽聽你們的看法。是否皆如某些人所想,覺得不就是幾件身上穿著的衣物罷了,何必為此大動幹戈呢?”
    一時間,朝堂上文官們麵麵相覷,皆是沉默不語。然而,就在這片寂靜之中,卻有一個身影顯得格外突出——此人正是方孝孺。如今的他,雖還不能算作完整意義上的內閣成員,但因深受太祖朱元璋的器重與信任,已被特許能在乾清宮自由行走。此刻,方孝孺正欲張口發言,可突然感覺到一道銳利的目光投射而來。他轉頭看去,隻見自己的老師宋濂正用眼神示意他保持緘默。
    方孝孺心領神會,雖然心中仍有些許不甘,但還是順從地閉上了嘴巴。而這一幕,自然沒能逃過朱標的眼睛。他將這一切盡收眼底,心中對方孝孺的性格倒是頗為讚賞。畢竟,在這滿朝文武皆噤若寒蟬之時,唯有方孝孺敢於挺身而出,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份勇氣實屬難得。但同時,朱標也深知宋濂此舉必有深意,故而並未當場點破。
    老師定然是瞧出了自己今日打算借機行事,故而無論是學富五車的宋濂,還是老成持重的呂昶,亦或是足智多謀的李善長,皆緘默不語,反倒是由一名禮部侍郎率先站出來發言。視線一轉,望向那些武將,隻見他們一個個身著嶄新的軍服,英姿颯爽,氣宇軒昂。刹那間,朝堂之上彌漫著一股莊嚴肅穆的殺伐之氣。
    這些身經百戰的武將們,此刻皆是怒目圓睜,仿佛要將眼前的文官們一口吞下。他們心中憤憤不平:“他奶奶的!老子們在戰場上浴血奮戰,拚死殺敵,才換來了如今這太平盛世,讓你們這群文人能夠安享冬暖夏涼之福。可現如今,僅僅因為我們更換了兩套軍服,你們就在這裏喋喋不休,指指點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此時,朱標向前一步,朝著朱元璋深深一躬,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而後朗聲道:“父皇,兒臣懇請父皇應允此事。”其言辭懇切,態度堅決,顯然對此事有著堅定的立場和決心。
    “準!!!”
    什麽,準什麽,啥都沒有說就準啊,懇請什麽啊,要幹什麽啊... ...
    “錦衣衛何在!!!”
    刹那間,隻見一群身著飛魚服、英姿颯爽的錦衣衛如疾風般迅速湧來。他們行動整齊劃一,步伐穩健有力,瞬間便占據了朝堂的重要位置。而站在這群錦衣衛最前方的,赫然便是那位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千戶——蔣瓛!他身形高大威猛,麵容冷峻嚴肅,一雙銳利的眼睛猶如鷹隼一般,仿佛能夠洞悉人心。
    當眾人看到蔣瓛出現時,整個朝堂都陷入了一片死寂。那些平日裏趾高氣昂的文官們此刻紛紛噤若寒蟬,甚至連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就連不少身經百戰的武將們,在麵對蔣瓛那淩厲的氣勢時,也不禁感到一陣寒意從脊梁骨上升起,仿佛有陣陣陰風吹過身旁。
    “微臣錦衣衛千戶蔣瓛,叩見聖上,參見太子殿下!”蔣瓛單膝跪地,聲音洪亮地向皇帝和太子行禮道。其聲如洪鍾,在偌大的朝堂之中回蕩著,更增添了幾分威嚴。
    “蔣瓛,朕命你率手下之人,請這些大人們褪去官衣。”皇帝麵無表情地說道,眼神冰冷地掃過那群文官。
    “遵旨!”蔣瓛領命後,緩緩站起身來,然後轉身麵向那些文官。他的目光如同冷電一般,逐一掃視而過。被他目光觸及的文官們無不心驚膽戰,有的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穩。有的則臉色蒼白,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尤其是那位禮部侍郎,更是嚇得渾身顫抖,眼看著就要尿濕褲子了。
    此時的朝堂之上,一片混亂嘈雜之聲。許多文官們驚恐萬分地叫嚷起來:“太子殿下萬萬不可啊!陛下……陛下……”他們或是苦苦哀求,或是大聲抗議,但這一切都無法改變皇帝的旨意。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聽著下方傳來的喧鬧聲,心中愈發煩躁不堪。
    啪!!!
    “爾等自稱聖人之後,難道聖人就是這麽教你們做官的嘛?”
    宋濂、呂昶、李善長、方孝孺等率先脫下官衣,旁邊的錦衣衛將衣服接過,雙手就這麽捧著。
    看到這些人都脫了,後麵的文官也就都開始脫了,一個個都像是霜打的茄子,脫了官服以後,沒有了神氣,一個個都像是白皮豬一樣。
    “看來有些人的夥食還是不錯的。”
    “太子,繼續。”
    朱標對著朱元璋再次躬身行禮,然後轉過身來對著群臣。
    “令所有京畿文官三日不準穿官服,便服即可。”
    散了朝,這幾天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所有的官員都沒有穿官服,外省來的官員都找不到人...
    三天後的朝會,文官們這下子啥話都沒有了。
    “你們這些人家裏養著昆侖奴,有的人還有從安南、安西弄來的女人做小妾,日子過的好不快活,這樣的日子是你們其中的誰拚來的,告訴朕!!!”
    “來啊,將浴血奮戰的將士請上來。”
    沒過多久,隻見一群身著錦衣的侍衛小心翼翼地攙扶著一個個明軍將士緩緩走上了奉天殿。粗略一數,竟有大約五十多人!
    這些將士個個身穿整齊的軍裝,然而令人觸目驚心的是,他們無一不是身負重傷,有的少了條胳膊,有的斷了條腿,但即便如此,他們的眼神中依然透露出一股凜冽的肅殺之氣。
    “諸位請看,這些僅僅隻是今日被送回京城的部分將士!他們皆是從那遙遠的金帳汗國曆經九死一生才得以歸來。你們好好瞧瞧他們如今的模樣,再反思一下自己平日裏的所作所為!”
    朱元璋目光如炬,掃視著朝堂之上的眾人,隨後他與自己的子孫三人一同從那象征無上權力的寶座上起身,一步步走向那些受傷的將士。
    “末將第九軍第 17 師曹軍……末將……等,叩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參見太子殿下!參見太孫殿下!”
    隻聽得數十聲高呼同時響起,緊接著便是一陣重物落地之聲——這幾十名將士毫不猶豫地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其中不少人僅靠著一條完好的腿支撐著身體,但即便是這樣,他們依舊筆直地跪著,毫無半分退縮之意。
    他們並沒有說太多的話語,可就是這般簡單而直接的舉動,卻讓在場的眾多文官們大為震驚。
    這些文官們何曾見識過如此震撼人心的場麵?一時間,整個奉天殿內鴉雀無聲,唯有那一聲聲跪地的悶響不斷回蕩,仿佛每一下都重重地敲在了人們的心坎上。
    朱元璋紅著眼說道:“都起來,都起來,你們都是大明的有功之臣,都起來,都是我大明得到好男兒。”
    朱雄英看到一個年輕的士兵,走了過去,然後說道。
    “兄長們,袍澤們,都起來吧,來人給將士們看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雄英的這句話讓這些七尺高的漢子們紛紛流淚,太孫竟然當自己等人是兄長是袍澤,此生足矣,死又有何懼。
    朱元璋和朱標看著朱雄英的舉動,會心一笑,大明第三代君王尚且如此,將士們怎麽能不以命相搏呢?
    “且看他們,若沒有他們舍生忘死地奮勇拚殺,哪來諸位身上這象征著權力與榮耀的官服?更別提你們私底下那些見不得光的肮髒勾當!”
    “馬革裹屍還,於你們而言或許隻是一句充滿豪情壯誌的詩句,但對他們來說,卻是每日都要親身經曆的殘酷現實——是無盡的痛苦折磨,是生死離別的錐心之痛,更是深埋心底無法磨滅的深仇大恨!!!”
    隻見那群武將們個個雙眼通紅,眼眶濕潤地凝視著眼前這群傷痕累累、肢體殘缺不全的年輕小夥子們。其中有不少人失去了胳膊或腿腳,慘狀令人不忍直視。
    徐達等將領紛紛低下頭去,滿心愧疚自責不已。畢竟未能保護好自家兄弟,讓他們無法毫發無損地歸來,實在是自己等人的罪過啊!
    而且這裏麵好些個傷者,徐達都是熟識的,他們曾經可都是在沙場上浴血奮戰、英勇無畏的鐵血硬漢呐!
    就在此時,宋濂突然挺身而出,他麵色凝重地率先跪地請罪道:“臣等愚昧無知,犯下如此重罪,真是罪該萬死,請陛下責罰!”緊接著,其餘一眾文官也紛紛效仿,齊刷刷地跪倒在地,齊聲高呼有罪。
    一時間,朝堂之上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最終,此事以戶部牽頭負責畫上句號。隨後,戶部便迅速行動起來,開始在江浙、福建等地廣泛尋找各路商賈,並嚴格檢驗其資質信譽。
    經過一番精心篩選之後,將製作軍服這項艱巨而重要的任務下放到民間,同時麵向民間正式展開招標活動。
    朱標精心構思並親自參與設計了兩款別具一格的軍服。其中不僅包含了應季的春裝和冬裝,還別出心裁地推出了一款采用優質布料製作而成的內甲。
    這款布麵內甲實際上屬於輕型鎧甲,相較於傳統沉重的重甲而言,它更為輕便靈活。
    要知道,如今明軍所配備的強大火力使得穿戴重甲上陣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而這種輕甲則恰到好處地適應了戰場環境的變化。
    當然,如此精良的甲胄自然需要由朝廷統一負責製造生產。至於那些從前退役下來的老舊甲胄,經過一番篩選後,除了少數具有特殊紀念價值或值得珍藏的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會被送進熔爐重新鍛造。
    畢竟,大明近年來的冶煉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鋼鐵資源充足且質量上乘,完全能夠滿足大規模製造新式裝備的需求。
    而且,當下大明軍隊規模已然達到 280 萬人之眾,但與以往不同的是,現行的軍製已徹底摒棄了陳舊的軍屯製度。
    取而代之的是全麵革新後的新體製,通過穩定的財政收入專門用於供養士兵。現如今,大明王朝的財政狀況良好,每年的財政收入豈止數以億萬兩計的白銀?
    即便在軍事裝備更新換代等方麵投入大量資金,國庫裏的財富依舊源源不斷,絲毫不用擔心會出現枯竭的情況。
    朱標深知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資源的支撐,於是他當機立斷派出了一批精明能幹之人前往遙遠的漠北進行勘察。據他所知,那片廣袤無垠的土地之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金銀和銅的儲量更是大的驚人。
    不僅如此,安西等地區同樣擁有巨大的開發潛力。一旦成功打通這些地方與內地之間的通道,並展開正式的開采工作,那麽將會有源源不斷的金銀財寶如潮水般湧入國庫之中,為國家的繁榮昌盛提供堅實的物質保障。
    而最為關鍵的則是倭國的礦產情況。好在李景隆的來信已經將其詳細闡明,包括具體的地理位置等等信息一應俱全。
    想當初臨別之際,朱標便已大致向李景隆告知了相關位置。待到抵達倭國之後,李景隆對於探尋礦產一事可謂是全力以赴、盡心盡力,甚至連攪動倭國局勢這種事情也不過是順手為之罷了。
    待早朝結束後,朱標心急如焚地拉著自己的老爹朱元璋以及寶貝大兒子匆匆走進了東宮,徑直奔向他的文華殿。一路上,朱標的心情異常激動,仿佛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和無限可能的未來正在向他們招手……
    “爹!您看,這可是剛剛從勘探部隊那邊傳遞回來的重要情報啊!”
    朱標雙手捧著一疊厚厚的資料,急匆匆地走到朱元璋麵前,臉上滿是興奮與激動之色,連聲音都微微顫抖著說道:“經過他們長時間的艱苦探查和深入挖掘,咱們在漠南、漠北、安西以及遙遠的新疆等地區都有驚人的發現!”
    “那裏不僅有著數量眾多的金銅礦脈,而且還蘊藏著大量的銀礦資源呢!”
    “除此之外,更有許多其他種類的珍貴礦產等待我們去開采利用呀!據初步估計,這些礦產的儲量極其龐大,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就算咱們大明朝世世代代不停地挖掘下去,恐怕好幾百年也難以將其全部采盡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標越說越是激動,到最後甚至忍不住揮舞起手臂來加強自己話語中的力量感。
    而一旁的朱元璋則早已聽得目瞪口呆,他瞪大了雙眼,嘴巴張得大大的,仿佛能塞進一個雞蛋似的。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過神來,猛地一拍大腿,大聲笑道:“哈哈哈哈!老子就曉得嘛,你這臭小子一直心心念念著那些偏遠之地,肯定是有所圖謀的。沒想到居然藏著這麽多寶貝!這下子可真是發財嘍!咱們再也不用為銀子發愁啦!”
    說著,他又重重地拍了拍朱標的肩膀,表示對兒子此番功績的讚賞和滿意。
    實際上,傅友德所統領的炮兵部隊,確切地說是由曹炳指揮的那支部隊。
    裏麵人數大約在2萬上下,這支部隊有著明確而獨特的使命——專司炸山之職。
    要知道,他們所使用的炸藥並非用於攻擊敵人,而是將目標鎖定在了那些巍峨聳立的山峰上。
    朱標對於蒙古以及西伯利亞等地區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這一情況心知肚明。
    那裏不僅擁有大量的煤炭、鐵、銅等常規礦產,甚至連珍貴稀有的金礦和銀礦也不在少數。
    此外,還有當今世界還未曾知曉的戰略物資——石油。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盡管已經知曉這些寶藏的存在,但以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國家實力而言,尚不具備對其進行大規模開采利用的能力。
    然而,朱標深信不疑,所有這一切都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罷了。
    而且朱標已經抓到了眾多的希伯來人,也就是後世說的猶太人。
    值得一提的是,這批希伯來人當中,絕大多數都是技藝精湛的工匠。雖說這些希伯來人對於所屬國家並沒有強烈的認同感,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的頭腦確實異常聰慧機敏。
    朱標可不會縱容遷就他們,實際上,早在中原地區的早期曆史階段,便已有希伯來人的身影出現。
    他們甚至還擁有一個獨特的姓氏——蒲氏。這些希伯來人在經商方麵頗具天賦,尤其善於賺取錢財。
    洪武初年之際,父親朱元璋也曾對他們采取過嚴厲的打擊行動。經過那次事件之後,這些希伯來人基本上散布於河南、河北等地域。若不是因為朱標本人,恐怕這些人如今也就隻能在河南一帶靠售賣羊湯為生了。
    當然,對於那些順從聽話的希伯來人,朱標自然會給予優厚的待遇。
    但若是發現其中有人心懷異誌,那麽等待他們的命運將會是被送至周王朱橚那裏。
    朱標也想看看,能夠深入探究一下,為何這些人的思維模式與常人如此不同?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他們如此聰明睿智呢?腦袋瓜兒都是怎麽長的,朱老五很是擅長這樣的... ...
    喜歡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