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江歸京

字數:5536   加入書籤

A+A-


    話說那足利義滿輕而易舉地登上了天皇之位,而倭國的普通百姓對於究竟由誰來擔任皇帝並無太多明確的概念。在他們眼中,這或許隻是統治階層內部權力更迭的一場遊戲罷了。然而,那些武士和浪人們卻對此喜聞樂見,甚至巴不得幕府將軍能夠成為新的天皇。因為這樣一來,他們所依附的勢力便能更進一步,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與榮耀。
    另一邊,李景隆已然結束了在倭國的使命,踏上歸程,一路直奔濟州島而去。當他抵達目的地時,秦王朱樉早已在此恭候多時。盡管李景隆在倭國期間可謂呼風喚雨、權勢滔天,但朱樉深知其中的凶險。稍有不慎,不僅李景隆自身難保,就連整個行動都可能以失敗告終,最終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其實,足利義滿起初並不想輕易放過李景隆,讓他如此安然無恙地返回大明。但當他放眼望向不遠處海島上那威風凜凜的大明秦王水師,以及李景隆身旁那訓練有素的百人鐵軍時,心中不禁打起了退堂鼓。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足利義滿終究還是選擇放行。
    不過,在李景隆臨行之際,足利義滿提出了一個條件——希望能與大明簽訂一份協議,確保大明不會征伐倭國。畢竟如今的大明聲名遠揚,其強大的軍事實力令周邊各國皆心生畏懼。若沒有這份協議作為保障,足利義滿實在難以安心,生怕哪天大明的鐵騎會突然踏破倭國的國門。
    李景隆麵色平靜地看著眼前的文書,毫不猶豫地提起筆來,龍飛鳳舞般地簽下了“李九江”這三個字。一旁的足利義滿見狀,眉頭微微皺起,他覺得這樣做似乎有些不太妥當,但還未等他開口提出異議,李景隆便搶先說道:“我乃聖上親封的使臣,身負皇命而來,有權總攬與倭國交涉的所有事務。”
    對於不存在的李九江,李景隆在簽字時內心毫無波動。畢竟,在他眼中,這不過是完成使命的一個手段罷了。
    而此時,關於長崎等地的歸屬問題也被擺上了台麵。原本足利義滿堅決不同意將這些地方劃歸為大明租界,但李景隆卻不慌不忙地解釋道:“我們需要這些地方來晾曬貨物,而且作為交換條件,大明朝將會給予貴方全麵的軍械支持。”當聽到“軍械支持”四個字時,足利義滿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李景隆接著詳細介紹了所謂的軍械支持,其實就是一些三眼火銃之類的武器裝備。盡管這些三眼火銃在大明軍隊中已不算最為先進的兵器,但對於倭國而言,無疑具有相當大的吸引力。
    足利義滿心知肚明,如果能得到這批火器,那麽對於提升本國的軍事實力必將大有裨益。於是,經過一番權衡利弊之後,他最終還是點頭同意了李景隆的要求。
    就這樣,李景隆順利地完成了各項談判任務,隨後馬不停蹄地趕往濟州島。一見到朱樉,他便迫不及待地開始大倒苦水,訴說著此次出使倭國所遭遇的種種艱難險阻以及各種棘手的問題……
    “二殿下啊!微臣此番出使倭國等地,總算是不辱使命歸來啦!然而,這些地方可真是難以教化啊,簡直閉塞到了極點!您瞧瞧他們那兒吃的東西,比狗吃的都少得多呢!每天吃飯就那麽一小碗,哪裏能夠填飽肚子喲!再說說這穿著打扮吧,那些女子身上所著的和服,衣帶隻要輕輕一拉,她們整個人就如同被剝了皮的苞米一般,光溜溜的,真是風騷得不像話呀!還有啊,這倭人的個子矮得離譜,甚至還沒有咱們這邊的車輪高呢!就這樣的人種,居然也膽敢挑釁我們煌煌大明帝國,簡直是不自量力!”
    李景隆滔滔不絕地吐槽著,仿佛要將心中所有的不滿和怨氣都一股腦兒地發泄出來。
    朱樉聽著他的抱怨,不禁哈哈大笑起來,隨後便吩咐手下人道:“快去準備一桌豐盛的酒菜,好好犒勞一下李大人!”接著轉頭對李景隆說道:“九江啊,這次你前往倭國等地,可是又立了一大功呢!”
    李景隆連忙躬身施禮道:“二殿下過獎了,這一切都多虧了太子殿下製定的宏偉方針,微臣不過是個執行者罷了,能有此等成果也是理所當然、分內之事啊。”麵對李景隆這番滴水不漏的回答,朱樉隻是微微一笑,並未再多說什麽。
    在濟州島休整了五日之後,李景隆率領著使臣團踏上了回京之路。一路上,眾人馬不停蹄,風塵仆仆,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完成任務後的喜悅之情。
    京城之中,朱標已然在宮殿內焦急地等待了許久。盡管李景隆已將關於倭國的所有情報盡數傳回到京城,但畢竟這些消息來源有限,難保不會存在以偏概全之處。
    此時,殿外傳來一陣腳步聲,隻見李景隆快步走進大殿,他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禮道:“微臣李景隆叩見聖上,參見太子爺!”
    朱家父子對李景隆一直以來的表現都頗為滿意,特別是朱標,深知此人雖然手段有時略顯狠辣,但處理起那些棘手的髒活來卻是相當利落和出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朱標麵帶微笑看著李景隆說道:“九江啊,自從得知你即將歸來的消息後,孤可是整整兩日都未曾睡個安穩覺呢。”
    李景隆趕忙叩頭謝恩道:“多謝太子爺掛念,微臣實在惶恐。”
    朱標接著又誇讚起來:“二丫頭呀,此次差事你辦得著實不錯。如此艱巨的任務,也唯有你能夠處理得井井有條、有模有樣。”
    然而麵對這一連串的讚揚之聲,李景隆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或迷失自我。相反,他突然“噗通”一聲重重地跪倒在地,額頭緊貼著地麵,聲音顫抖地開口請罪道:“微臣有罪,請太子爺責罰!”
    “臣罪該萬死啊!在那遙遠的倭國期間,微臣竟然擅自使用刀兵,犯下如此大錯,請陛下和太子殿下重重地治罪於我吧!”李景隆誠惶誠恐地跪在地上,頭深深地低著,不敢抬起來直視上方坐著的朱家父子。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著實讓朱家父子有些意想不到,他們麵麵相覷,一時間都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還是朱標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微笑著說道:“九江啊,想當初你前往倭國之時,這隨行的百人既是我們大明派出的使臣,同時也是一支精銳之師。孤既然決定任用你擔當此重任,那便是對你充分信任,堅信你定能不負所托。此次事件,你不僅圓滿完成使命,還立下赫赫戰功,這頭等功勞非你莫屬啊!所以,你也就不必過於謙遜自責啦。”
    聽到朱標的這番話,李景隆心中懸著的石頭總算是落了地,但仍恭敬地回應道:“太子殿下謬讚了,微臣實在是愧不敢當呐。”此時,殿內的氣氛輕鬆了許多,朱家父子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顯然對於李景隆的表現還算滿意,這一關應該算是順利通過了。
    緊接著,朱元璋看向李景隆,和聲說道:“二丫頭,輪到你來說說看了。”
    朱元璋麵帶威嚴地看著李景隆,示意他繼續說下去:“陛下,太子爺,那倭國四島麵積狹小,僅相當於我大明的一個行省而已。據微臣所知,其總人口約 1200 萬上下,但這些土地與民眾幾乎盡數被當地的領主所掌控。”
    李景隆稍稍停頓,接著說道:“他們全國的兵力大概有 50 萬之多,然而這股軍事力量同樣高度集中於幕府將軍以及諸位大名之手。所謂大名,便是那些領主們的稱謂罷了。”
    “再者,倭國百姓的日子過得甚是貧苦艱難啊!由於其國內土地稀缺,多數人不得不依靠海洋為生。”李景隆不禁搖了搖頭,流露出一絲憐憫之色。
    然後他又詳細描述道:“至於他們的軍隊裝備嘛,實在是相當落後。軍中所用的火器數量極少,大抵隻有些火銃,再加上為數不多的佛郎機炮。而且這些火炮皆為實心炮,威力有限得很呐!相比之下,咱們大明的軍隊早就將此類武器統統棄置不用啦。”
    朱元璋聽後微微點頭,表示認同。麵對如此彈丸小國,他心中自是未曾真正放在眼裏。畢竟以大明如今的國力昌盛、兵強馬壯,區區倭國怎入得了他的法眼?
    如此看來,如果要東征倭國,似乎並不需要出動太多的軍隊呢。“九江啊,如今的倭國,南北兩位天皇均已被廢除,足利義滿妄圖拉大旗作虎皮,但以他的能力和勢力,恐怕難以吞下那些大名和領主們。特別是南朝那邊,眾人對足利義滿可是恨之入骨呀!”朱標一邊說著,一邊饒有興致地看著麵前的人。
    接著,朱標話鋒一轉:“你這小子此次前去,可真是沒少給朝廷撈銀子回來啊,不僅如此,居然還討要到了一塊土地。我倒是好奇得很,那塊地在倭國到底怎麽樣啊?”他嘴角微微上揚,目光緊緊盯著對方。
    而此時,朱標口中所說的那個“玩意兒”,其實正是阿芙蓉。這東西經過李景隆一番努力之後,已經在倭國順利地種植開來啦。甚至連京都周邊的不少村落裏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要說這阿芙蓉,可真是一種生命力頑強的作物,非常容易成活。更為重要的是,還有專人負責收購,其價格可比普通的糧食高多了。倘若將其進一步加工製作成成品,那所能獲得的利潤更是會大幅提升。因此,無論是普通的老百姓,還是當地的地主、領主們,紛紛選擇大規模種植。
    “回太子爺,目前阿芙蓉已在長崎和上野等地實現了全麵種植,就連倭都地區也有所涉及。按照之前商定好的計劃,咱們抽取八成的利潤。如今,倭國各地的煙館幕後操控者皆是我方勢力。如此一來,倭國便會有大量的銀兩源源不斷地流入我朝財政。不僅如此,那倭國皇室所掌控的銀礦資源,也盡在我們的掌控之中啊!”
    要知道,這些銀礦最初乃是由足利義滿派遣人力進行開采挖掘的。不過呢,他們僅僅隻能保留一成,而剩下的九成則需要統統運往大明朝廷。當然啦,對於足利義滿是否會刻意隱瞞真實的開采數量,大明朝廷倒是並不擔憂。畢竟無論他如何藏匿,那些財富終究還是屬於我們的,隻不過是暫時存放在不同的地方罷了。
    聽到此處,老朱不禁微微頷首,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嗯,不錯不錯,你這雁過拔毛的行事風格還真像極了你父親!”
    李景隆連忙躬身施禮道:“多謝陛下誇讚。”
    老朱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好了,你此番歸來想必一路奔波勞累,且先下去好好歇息一番吧。趁著這段時間,也回去多陪陪你父親。”
    “臣謹遵陛下旨意!”
    隻見朱元璋微微抬起手來,隨意地揮了一揮。那站在一旁的李景隆見狀,趕忙躬身行禮,然後恭恭敬敬地退下了。隨著李景隆離去的腳步聲漸行漸遠,寬敞的大殿之中便隻剩下了朱元璋和他的兒子。
    此時,朱元璋將目光投向了朱標,並開口問道:“標兒啊,對於東征倭國一事,你心裏可有個盤算?究竟打算何時出兵為宜呢?”
    朱標聽聞父親發問,稍作思考後回答道:“爹爹,據孩兒所知,鯨海一帶每年 12 月至次年 3 月期間盛行東北季風。而從 11 月開始一直到次年 2 月,這片海域還會出現大量的海冰現象。如此惡劣的氣候條件,實在不利於我軍海軍展開作戰行動。因此,若要選擇出征的時間,以 8 月份最為合適。因為那個時候正值全年氣溫最高、天氣最暖和的時候,無論是海上航行還是作戰都較為有利。”
    喜歡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請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懿文太子成皇之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