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煉鐵開始
字數:4363 加入書籤
三日後,一批批的赤鐵礦原石從平坦寬闊的大路上,裝載在板車上,由似馬獸拉運送回天狼部落。
此時此刻,族人們才真正意識到,修路的必要性。
倘若依舊是以前密林深重的蜿蜒山路,又怎會有今日的效率?
利於出出行了可不止一點點。
而部落裏,已經著手去提煉鐵了。
……
在運送回來的赤鐵礦原石裏是,首先族人得先挑選品質較好的赤鐵礦原石。
這樣提煉出鐵的品質也會更高。
一般顏色較紅、質地相對純淨的礦石更適宜。
族人很細心的挑選了兩天,這兩天時間剛好運石隊也可以運來更多原石。
除此之外,其他族人還在這兩天,按照桑恬的指引,準備了一下煉鐵需要的材料。
煉鐵過程需要大量的燃燒材料。
主要就是木炭,它燃燒時能提供較高的溫度,且雜質相對較少。
這個天狼可很有發言權了。
畢竟,木炭部落可是儲存了滿滿幾山洞呢。
除此之外,還需要熔爐!
用石頭和粘土製成的就可以。
還需要另外做一個風箱和熔爐相連接,用於鼓風提高爐溫。
族人都有製作火爐之類的經驗,再加上風箱原理也不難。
桑恬簡單給核描述了一下,他就懂了。
熔爐製作的比較大,就和勇找來的那些石鍋一樣。
桑恬選擇了一片通風良好且地勢相對平坦的地方,用來建造熔爐。
以保證空氣流通和操作便利。
使用耐火的磚和黏土壘砌熔爐,底部留一個通風口連接風箱。
頂部設置加料口,側麵有出鐵口和出渣口雛形。
而且建造時需要考慮到,熔爐的密封性和堅固性。
防止熱量散失和倒塌。
而且一共做了三個。
另外,族人還跟著桑恬做了礦石預處理。
首先得用骨錘等工具把赤鐵礦原石敲碎成小塊。
這樣能增加礦石與空氣和燃料的接觸麵積,有利於後續的冶煉。
然後通過簡單的篩選方式,去除錘好的礦石碎塊兒中,混入的泥土、石塊等雜質。
光這道工序,幾十人同時做,足足敲了兩天。
累的族人每日都是腰酸背痛,胳膊腫的不行。
而且這道工序可不能停下來,定會在這段時間長期進行。
得給族人安排好輪流班,讓他們適當的休息,不然身體受不了。
……
兩日後。
族人按照計劃,正式開始冶煉鐵!
桑恬不由得心裏緊張。
可又很快壓下去了。
畢竟這才剛開始煉鐵,真正的困難還沒來呢,自己可不能這就打起退堂鼓。
族人反映,他們想在今日正式煉鐵時,齊聚在熔爐前。
桑恬還是婉拒了。
因為她也保證不了,是否可以成功。
這第一次煉鐵,溫度、時間、狀態……自己都沒有能力和經驗把控好。
書上的知識,隻能提供桑恬有個流程基礎,知道下一步怎麽做。
可卻不能完全清清楚楚的展示給桑恬一個標準參數。
真理,是需要實踐的。
說實話,桑恬已經做好了要失敗101次的準備了。
所以,也不想讓族人空等一場。
更何況,這煉製過程極其緩慢。
一般要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所以算了。
三個熔爐同時開始起步。
分別是滄、勇、端給熔爐裏添加燃料和礦石。
他們按照桑恬所言。
先在熔爐底部鋪上一層木炭。
點燃後,再將破碎好的赤鐵礦和木炭按照事先桑恬告知好的比例,一層礦石,一層木炭地交替加入熔爐。
最底下那層木炭已經在燃燒。
利用風箱不斷向熔爐內鼓風升溫。
使木炭充分燃燒,提高爐內溫度。
隨著溫度升高,礦石中的鐵氧化物開始發生還原反應。
從化學角度來看。
赤鐵礦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鐵,在高溫下被木炭中的碳還原。
接下來,就需要持續加料和鼓風。
在冶煉過程中,要不斷添加木炭和礦石,並保持風箱持續鼓風。
以維持爐內高溫和反應的持續進行。
這個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一般要持續數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而如何分辨成功提煉出鐵水其實也不難。
觀察顱內狀態就行。
當爐內的礦石充分反應後,鐵會逐漸熔化成鐵水,與爐渣分離。
爐渣雜質,一般會漂浮在鐵水表麵。
這個時候,打開出渣口,讓爐渣先流出,減少爐渣對鐵水的影響就行。
……
時間將會持續很長。
族人需要換班拉動風箱和添加材料。
桑恬心中一直記掛著。
中午飯吃的都不太多。
知道族人近日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很辛苦。
茹她們在廣場竹棚下,變著法子的做食物。
各種各樣的硬菜都搬出來了,大魚大肉的給大家補。
果茶奶茶和飯後甜點就沒缺過。
隻可惜桑恬胃口不佳,吃個七分飽,完事就又坐在小馬紮上守著熔爐來了。
族中其他人也是記掛的很。
今日第一次煉鐵。
都時不時過來走動一下,看看進展。
不過……
不出桑恬所料。
第一鍋熔爐煉鐵,全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