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冗長

字數:4495   加入書籤

A+A-


    起初。
    這場雨衝淡了夏日的酷暑難耐,帶來了清涼舒適。
    桑恬還挺高興。
    常坐在窗戶下喝果醬茶賞雨。
    直到這雨,淅淅瀝瀝的下了幾天,都還沒有要歇息的意思。
    被雨聲吵醒那是常事。
    脫下沒洗的衣服也窩潮濕了,洗了沒幹的衣服更是變臭了。
    這雨下的時間一長,人的心情都感覺沉在穀底了。
    蔫蔫的,提不起精氣神來
    果然,人類喜歡豔陽天不是沒有道理的。
    ……
    這段時間,族人都在休息。
    每天睡了吃,吃了睡、最多就是,串門話家常。
    桑恬也差不多。
    但她每日都會去巫那裏,繼續學習藥理。
    這些天,桑恬已經把巫所有識得的草藥全記的滾瓜爛熟。
    70%以上的草藥桑恬都能叢林裏找到。
    剩下的30%隻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會生長。桑恬還沒有這個時間條件去找。
    趁著這段雨季,巫打算開始教桑恬如何看病,找到病因。
    看病的族人不僅沒有變少,反而多了。
    畢竟雨季孩子們容易長濕疹,中老年人容易風濕腿疼、年輕人容易食欲不振。
    每診一個病人。
    巫都會先問族人是怎麽了。
    然後開始自己的診斷。
    一會兒之後,巫在配藥的時候。
    就會將自己是如何去看他身體哪裏有問題、從哪個點切入、從身體的其他狀態去輔助診斷、從哪個點確定病因和病情……
    從一而終的給桑恬全盤托出。
    而桑恬在巫配藥的時候,就可以按照巫說的這些點,到這個病人身上去驗證。
    和中醫的“望聞問切”醫理有所不同。
    隻不過是沒有把脈這一項,巫醫之術也沒有穴位之說。
    但歸根究底也差不多。
    都需要觀察病人的身體外在狀況,和病人的情態等等。
    詢問病人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項。
    根據前兩條,能有個初步判斷。
    可這最後一步確定病情……
    卻是大相徑庭……
    巫醫需要用一根淬了祈靈草汁水的白線,綁住病人的手腕。
    隨後將白線的另一端,綁在自己的手腕。
    祈靈草和閉目花,不是一種巫藥,而是一種巫草。
    巫在祭祀禱告之時,常用此草。
    隨後巫就閉上眼睛盤腿而坐,似乎在仔細感受什麽。
    最後,將這白線取下來,放入龜殼當中。
    浸在閉目花搗出的花泥了。
    最後撈出來觀察,就可下定病情了。
    桑恬扶了扶額角。
    怪不得,叫“巫”醫之術呢。
    醫中有巫、巫中有醫……
    蒼天啊!
    這讓我怎麽學?
    這我怎麽可能學的會?
    我可是現代科學教育下的高材生啊……
    現在卻需要用跳大神輔助判斷病情。
    是不是……有點太草率了……
    不過,巫說了,暫時隻讓她掌初步判斷,然後將他如何配藥的記下就行。
    這一步,最後學。
    ……
    桑恬雖說對藥理藥材,已經掌握的滾瓜爛熟。
    但要對一個病人的病情,下一個初步判斷,對她來說簡直太難了。
    起初。
    桑恬根本摸不到頭腦,兩眼一抹黑的感覺。
    巫也沒說什麽。
    隻是一遍一的的教著桑恬。
    看的病人多了。
    倘若是看過的差不多的病症,桑恬就能很快說的頭頭是道。
    畢竟腦子在那兒擺著呢。
    倘若是未曾見過的病症,桑恬便又束手無策了。
    果然,醫術,是積累,也是實踐。
    單靠一朝一夕,根本無法掌握。
    過了段日子後。
    桑恬也摸索出了一些門道。
    雖說還是拿捏不準,但也能看出些東西了。
    也算是一種進步。
    慢慢的。
    在巫的細心教導,和自我努力下。
    桑恬終於上到道了。
    肉眼可見的進步。
    巫也開始不再多說,聽著桑恬分析。
    一旦哪裏有誤差和錯誤,他就會指出來糾正。
    雖說還是會有很多錯誤和不懂的。
    但桑恬也能看出個四五分來了。
    算是進步神速了。
    ……
    雨季的一個月裏。
    桑恬都在埋頭苦學。
    每日都要在巫那裏探討病情大半天,直到完全搞懂,受益匪淺後才會回去。
    這股執拗勁,
    也使得桑恬短短一月之間,就能對不特殊的病症分析個七八分。
    巫也時不時點頭,表示認可。
    桑恬當然學的更起勁了。
    還挺有成就感。
    隻等桑恬再掌握一個月後,就教如何配藥了。
    ……
    桑恬每次下午回到家,推開門。
    都能看到滄在灶台前炒菜。
    什麽椒鹽牛腩啊、荷葉雞啊、脆皮鴨啊等等。各種好吃好喝的都會做。
    寬肩窄腰大長腿,就這樣沁著汗為桑恬洗手作羹湯。
    既能握緊長刀馳騁在曠野;也能係好圍裙做晚飯。
    真能幹。
    桑恬:做女人做成這樣,我可真是太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