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開始收割

字數:3645   加入書籤

A+A-


    4月20日,穀雨,雨生百穀。
    天氣逐漸熱起來了,降雨量增多。由於溫度、濕度適宜,正在農作物快速生長的季節。
    陳渝到地裏,挖了四、五處折耳根,根莖基本都長到30厘米長。粗略估計了一下大小,80以上,直徑都達到了0.35厘米。
    真是又長又粗,招人喜愛!
    並且,生長周期比正常情況提前了近半個月。
    陳渝回到家,與父親商量後,決定趁五一節消費旺季挖掘折耳根。
    村裏勞動力有限,並且挖掘折耳根是個體力活。挖掘、裝袋、運輸都需要大量人手。
    一家人盤算一下,全村老少,有一個算一個,最多也隻有50來個勞動力,其中30個人挖,15個人運輸,每天大概能挖掘68畝地。180畝地需要挖30天左右。
    並且還需要有人裝箱,人手非常捉襟見肘。
    決定動員全村人參與:五一節期間,村裏40個勞動力全力挖,再從外村請20個人、一共30個人負責運輸,把折耳根從地裏挑到村公路旁邊,用小貨車送到居民聚居點後,再裝上大貨車。
    村裏的14歲以上的孩子,在放假期間負責收割折耳根葉以及裝袋。
    還好,得益於村村通,大大縮短了人工運輸的距離。
    隻是,為保證裝卸速度,還需要在居民聚居點請幾個搬運工以及稱重的人。
    初步計劃好後,把這一消息告訴了陳建國,讓他提前聯係好大、小貨車,特別是要提前確定經銷商。
    同時,按采購合同規定,實行現款現貨,陳渝讓他們提前準備好收購資金,實行每日結算、次日轉賬。
    陳建國在電話裏承諾他們一定會提前安排好運輸隊,聯係好二級批發商,確保正常出貨。
    同時,還麻煩陳渝到地裏拍了幾段視頻,包括展示地裏折耳根長勢、實地挖掘出來的折耳根大小、長短,作為他們拓展銷售渠道之用。
    安排好這一切後,陳渝來到村裏曬壩上,大聲喊到:
    “各位鄉親,五一節開始挖折耳根,拿得動鋤頭、挑得動扁擔的,有一個算一個。另外,滿了14歲的,可以到地裏割葉子和裝袋。”
    “這段時間要辛苦大家了!勞動力每天工錢250塊,14歲以上的孩子割折耳根葉,每天150塊,幫忙抖泥、裝袋的娃兒,每天100塊。各家商量好出工人數,這兩天到我這裏來登記,我好安排人手。”
    聽到陳渝的喊聲,住在曬壩周圍的村民紛紛走出來了,聽到陳渝說的工錢標準,大家有意見了:
    “陳渝,你這個工錢價格不對。”
    陳渝聽了,還以為定低了,還沒等他說話,其他的人也附和道:“這個工錢確實不對。鄉下做零工,一般都是100塊錢一天,小工70塊錢。頂翻天了,最多也就是150和100的標準。”
    “對,就按這個價格來定,不能讓陳渝吃虧。”
    “知道你是在照顧我們,但這麽高的工錢,我們拿著虧心。”
    “就是,以前你給我們定一天200塊錢的工錢,我們心裏都十分過意不去,這次不能再高了。”
    聽到這裏,陳渝才明白事情的緣由,他感動地解釋道:“大家聽我說幾句!一來,每次出工,都需要大家自帶工具;二來,這個價錢雖然高,但我肯定賺得更多。”
    “何況你們都是自家人,賺大家血汗錢的事情,我陳渝做不出來。否則會遭天打雷劈的。以後,都按這個標準來。”
    大家聽陳渝把話都說到這份上了,嘴裏都不再多說什麽了,隻是表示一定要把活給陳渝幹好。
    轉過身後,卻把這份情深深地記在心裏!
    通知完村民後,陳渝把消息告訴陳興凡,委托他在其他村裏招30個勞動力,價格和陳家灣村民相同。
    ......................
    這邊,陳渝忙著登記、分派任務。
    另一邊,陳建國他們的團隊也沒閑著,公司的銷售人員活躍在渝州市各大批發市場,與大大小小的商販、蔬菜公司洽談合作。
    同時,4人還親自帶隊,到周邊三個省市尋找經銷商。
    畢竟,陳渝這批上市的折耳根,總數量比較可觀,如果隻集中在一個地方銷售,將會影響市場價格。
    何況,隨著以後陳渝種植規模擴大,未來的產量隻會增加,因此,提前鋪好銷售渠道,建立穩定的銷售網絡就顯得至關重要。
    5天後,陳建國帶著幾個大的經銷商到陳渝這裏實地考察,對產品、產量、質量進行深入了解,促進相互之間的交流,增強信心,加深合作關係。
    一陣忙碌後,時間來到了五一勞動節。
    這天,不等陳渝通知,天剛朦朦亮,全村老少6、70號人就扛著鋤頭、拿起鐮刀,陸陸續續往寨頂坡出發。到了地裏後,自行分配好各自負責的地,就開始忙碌起來。
    到了八點,外村請的勞動力也全部就位,陳建國四人也帶著出納,跟著貨車到了居民聚居點。
    近百人的隊伍,分工明確,如星光般,點點散落在坡上。
    先由半大孩子收割折耳根葉,然後大人們負責挖地,10歲的孩子也上陣,負責抖根上的泥土。
    土壤基本上都是沙土,輕輕一抖就比較幹淨,抖不幹淨的,最多再戴上手套在根須上抹兩下,就更幹淨了。
    啥,你說使用未成年工、童工是違法行為?
    不用陳渝狡辯,村裏大爺、大叔們自會用鋤頭教育你:狗東西,站著說話不腰疼!農民掙點辛苦錢容易嗎?!沒錢用的時候,你給我們??
    陳渝才十二、三歲的時候,每個周末、寒暑假幾乎每天,跟著父親、村裏的叔伯們,一起進山擔煤掙下力錢。來回三十多裏山路,淩晨四、五點鍾就得出發。
    那時候,怎麽不見磚家出來說:你們這是違法的!
    在農村,不管是誰家的孩子,六、七歲時就得跟著父母下地,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
    這才是農村的常態。
    任何時候,生存才是第一位。
    喜歡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請大家收藏:()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