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擴大種植麵積

字數:3975   加入書籤

A+A-


    事情果如陳興凡所料,生產二組、三組、四組三個坡地承包工作非常順利。
    各個組的村民一聽到消息,無需任何動員,紛紛表示支持,僅用5天就辦理了完了前期手續。
    6月28日,陳渝分別與三個生產組簽訂了承包合同。
    至此,陳渝承包的土地達到了700畝。
    至於你問既然陳渝承包後能掙錢,為什麽他們不自己種來賣?那是因為自己種植費力費神不說,產量和品質比陳渝種植的低太多了。
    當地農民以前也種過折耳根,以前衛村這種貧瘠的土地,畝產折耳根3000斤已是上限,並且品相、品質都比較差,收購價格最高3元斤。
    啥?你說自己拿到市場上去賣?
    可以呀,每天淩晨四、五點就要起來清洗,到鎮蔬菜市場占攤位,運氣再好,辛苦一天賣個100斤頂翻天了。
    運氣不好,每天賣不到50斤。
    一家人基本上有2畝地,6000斤折耳根夠你賣3個月、甚至4個月!
    鄉下蔬菜上,市場零售價每斤5元,2畝折耳根收入3萬元,
    那成本是多少呢?
    自己的勞動力不算錢的情況下,每畝種子、化肥成本至少1100元。
    2畝地就算你元的利潤。
    那麽把地租給陳渝,幫陳渝做工,一年都掙多少工錢呢?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人們早就通過各種途徑,知道陳家灣的人幫陳渝種地,隻半年的時間,每個勞動力掙的工錢至少有9000塊,一家兩個勞動力就是1.8萬。
    就算下半年需要的人工少一點,每個人再怎麽著也能掙個5000元,一家兩口人全年就可以掙2.8萬元。
    這與自己辛苦一年種的利潤相當!
    既然如此,又何苦每天風餐露宿地自己種呢?
    合同簽訂的第二天,陳渝如同前轍,發動二、三、四組的村民對土地先深耕了一遍,撒下農家肥以備用。
    深耕完後,陳渝利用係統,將新承包的510畝土地全部改造到了一級,結餘了點靈力。
    一家人商量後,決定了下半年的種植作物——茄子。接下來,買種子、買化肥、育苗、移栽、施肥、人工安排等一係列的事情,工作量非常巨大。
    有些事情,雖然陳興林也能搭把手,但畢竟年紀大了,陳渝也不忍心累著他。
    一個好漢三個幫,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單靠自己一家人來管理這些事情,已經不行了。
    需要培養管理人才,來幫自己幹活了。
    俗話說: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陳渝沒有親兄弟,但堂兄弟也是兄弟。
    於是,與二叔商量後,決定把陳興凡的二兒子陳於海叫回來幫忙。反正他在工廠打螺絲也沒啥前途,還不如回來幫自家大哥幹活。
    陳於海高中畢業,今年才22歲,在電子廠打工3年,用陳興凡的話來說:屁錢沒掙著。
    聽說自家大哥忙不過來,屁顛屁顛的就跑回來了。
    另外,陳於兵在收割折耳根的時候,表現也不錯。
    考慮到這兩個堂兄弟人年輕,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陳渝決定把他們對為培養對象,同時也讓陳興林這個老農技員教教他們一些基本的種植技術,幫自己管管地裏田間的一些事務。
    陳渝給他倆的工資不高,每個月6000元,但與打螺絲相比,工作還是比較輕鬆,並且年底還有獎勵。
    ......
    其實,在陳渝老家,種植茄子,一般在在5月初育苗,6月底前移栽為最佳。但當時陳渝正忙著收割折耳根,錯過了育苗的最佳時間。
    為了趕上種植季節,整個7月初,陳渝就帶著陳於海、陳於兵奔波於田間地頭,組織人手先育苗、再移栽、施肥等係列事情。
    甚至,陳渝將育苗的幾畝土地改造成了二級地塊,以加快育苗生長。
    再加上渝州素有火爐之稱,7月的陽光充足,光照條件很好,這為茄子育苗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
    於是,緊趕慢趕,終於在7月底前全部移栽完畢,趕上茄子種植的末班車。
    與折耳根種植一樣,照例在發芽、成熟前期來了兩次靈力澆灌,茄子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
    10月1日,國慶節。
    茄子成熟了。
    為了消費旺季能賣個好價錢,照例,陳渝給四個村的孩子們來了個“國慶勞動七天樂”:全部下地摘茄子!
    頓時,四個生產組的人基本上全體出動。那場麵,比當年合作社時出工還鬧熱。
    聚財公司的人也忙得不可開交,節日期間所有的人員都釘在了前衛村,協調車輛,組織裝貨和發貨。
    村委的幹部更是全部上陣,協助采收。
    前後花了兩個月,到了十一月底,才把茄子采摘完。
    ......
    采摘完後,陳渝收到係統提示:“寨頂坡180畝土地 ,地力下降為普通地塊;10畝土地,地力下降為一級地塊。”
    陳渝一愣,然後一想:雖然種植期間有施肥,但地裏產出的作物產量、品質明顯增加,肯定會消耗土地地力。
    如此,地力下降也很正常,否則不科學。
    這樣也有兩個好處:
    一、可以通過地力改造,持續獲得靈力獎勵用於作物澆灌;
    二、往最壞的角度去想,即使不讓陳渝承包有變故,其它人最多占一年的便宜,地力就會倒退。也不至於為他人作嫁衣。
    係統的這種機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陳渝的後顧之憂。
    但這僅僅是一種被動的防禦措施,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到係統身上。
    畢竟,財帛動人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未來肯定會有人對陳渝不利,不排除有人以種種借口或理由,破壞甚至廢除與陳渝簽定的土地流轉合同。
    如果真有那一天,陳渝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
    因此,必須要主動出擊,陳渝需要與相關人員建立緊密的聯係,編織一張網絡,將網中所有人的利益深度綁定,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自己應有的利益。
    並且要讓他們明白,隻有陳渝,才能讓他們得到最大的利益;離開了他陳渝,所有人的利益都將受到巨大的損害。
    陳渝腦海隻有一個初步的構想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喜歡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請大家收藏:()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