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0章 我們大唐是很重諾的!

字數:7915   加入書籤

A+A-


    可是如今誰還管得了老貴族?離得稍微遠些的人,在一片哄鬧聲中,連老貴族的聲音都沒有聽見。
    搶占先機,搶到了銀子的百姓,連忙抱著懷裏搶回來的補償,低著頭鑽出去了。
    等老貴族終於將湧進來的驅散,銀行裏再度隻剩下他和士兵時,人人皆被擠得衣服淩亂,狼狽不堪,連帽子都被扯歪了。
    “刁民!一群刁民!”老貴族看著麵前空空如也的箱子,氣得直跳腳,這下他們可真是空手而歸了。
    “不行,他們肯定沒有出城,就在王城裏,斷不能讓這群奸猾的家夥跑了,銀行裏大筆銀子,肯定也被他們藏起來了。”
    老貴族冷靜下來後,立刻命人搜查整個王城。
    隻要人和銀子還在王城裏,他們肯定能將其搜出來。至於出城,他始終不覺得朱亮他們能悄無聲息地攜帶這麽大一筆銀子離開王城。
    然而他將整座王城都翻過來,人沒有找到,銀子也沒有找到。
    像是一日之內,大唐銀行的人與銀子,全部蒸發不見了。
    老貴族不信邪,來來回回地搜查三四次,直到馬爾萬看不下去了,喝止了他才罷休。
    而被阿拉伯人試圖翻遍王城也要找出來的朱亮一行人,則已經來到與王城相隔兩個城鎮的地方了。
    他們偽裝成商人,黏上了一堆大胡子,隨行的人裏還有卡裏米斯商會中的一位阿拉伯商人。
    也是已經投靠了大唐的阿拉伯商人。
    銀子則被他們偽裝成貨物,藏在眾多絲綢、瓷器、茶葉和棉花等等貨物之中,叫人看不出來。
    歇腳的客棧裏,朱亮雲淡風輕地在角落的位置坐下,他對麵便是緊張忐忑的阿拉伯商人。
    見朱亮這般泰然自若,阿拉伯商人沒忍住,問道:“難不成你不怕嗎?大唐進攻的消息,哪怕上麵再想瞞,也瞞不了多久。”
    “我們沒能趕在這之前離開阿拉伯境內的話,很容易被知曉消息的阿拉伯人為難。”
    別看朱亮一行人都偽裝打扮了,但他們頂多隻能偽裝成與漢人混血的胡人,想要完全偽裝成高鼻深目的胡人,卻是不太可能。
    女子活著容易些,男子基本上是沒辦法偽裝得毫無疏漏。
    “不用擔心,我們是往南走,南邊離東邊的邊境遠,消息沒這麽容易傳到那裏。”
    “縱然傳到了,我一個混血兒,大唐與阿拉伯打仗,我能如何?”
    朱亮義正言辭地道:“再說了,我往南走,既離與羅馬的戰場有段距離,也和大唐那邊的戰場相距甚遠,不可能傳遞情報。”
    “這種情況下,他們最多為難一下我,怎麽都不會做得太過分。”
    阿拉伯商人嘴角抽搐了下,回想起他夥同已經買得貴族爵位的另一個卡裏米斯商會中的人,一並想法子送朱亮和這大筆銀子出城時。
    朱亮將能收集到的所有情報,悉數匯集在一塊,秘密往大唐送去了,這才不緊不慢地隨他們離開王城。
    這樣還好意思說“不可能傳遞情報”?
    就在朱亮一行人往南行,準備繞過阿拉伯南邊,走海路回大唐時,王城裏的馬爾萬也做了一個決定。
    他要禦駕親征。
    不是親征羅馬,而是親自前往邊境,迎擊大唐軍隊。
    馬爾萬:“能夠抽調至東側邊境,抵擋大唐軍隊的人數有限,此次我親自去,看能不能與大唐和談,避免腹背受敵。”
    他不指望和羅馬和談,也不樂意和以前欺負了阿拉伯許久的羅馬和談,反而是更莫名其妙出兵的大唐和談的成功性較大。
    隻是大唐和羅馬聯手的具體原因,羅馬許了什麽給大唐,他一概不知,也沒法保證此次和談能夠成功。
    與其他在王城裏等消息,等傳令官一來一回地將大唐是否願意和談的消息傳來送去的,中間不知道要耽誤多少時間。
    若是大唐願意和談尚好,若是不願意,耽誤的這些時間,足夠大唐進攻數次了。
    部分貴族想要反對,但是他們也拿不出什麽好辦法。
    況且出兵的人數不夠,君主禦駕親征的話,還能激揚士氣,總歸是好事一樁。
    倘若親征失利……如今阿拉伯前有狼後有虎的情況,一旦征戰失利,君主是在前線,還是在王城,差別也不大。
    結果無非是阿拉伯落入羅馬和大唐手中。
    馬爾萬花了三日時間,盡可能多地調集了軍隊,然後迅速趕往邊境。
    薛仁貴素來信奉兵貴神速,抵達阿拉伯邊境,且手下士兵好好休息了一頓後,他果斷下令出擊!
    守城的阿拉伯人萬萬沒有想到,平時與他們交好的大唐,不僅突然兵臨城下,與羅馬共同夾擊他們。
    竟然二話不說,就直接進攻!
    唐軍的攻勢很猛,在大部分兵力被抽調至西側邊境,挨著大唐西域的邊境守備比以往更弱的情況下,根本經不住大唐接連不斷的進攻。
    在薛仁貴第三次迅猛的攻擊下,阿拉伯的第一座邊境城池,就落入了唐軍手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拿下這一城後,薛仁貴立刻下達了三道命令。
    一是軍隊不得騷擾百姓,一旦發現,收回所有勝仗的獎賞,並且嚴懲。
    二是迅速構建起新的防禦工事,以免阿拉伯援軍趕到,試圖奪回這座城池。
    三是搜刮幹淨這座城的阿拉伯官府的銀兩,留下一部分上交後,剩餘的悉數按照此戰的軍功,分給了麾下將士。
    哪怕是小兵,多多少少也得到了些許獎賞。
    這一下,雖然有不得騷擾百姓的禁令在,不能通過擄掠發筆橫財,但是有這筆獎賞,也足夠所有將士精神振奮了。
    畢竟擄掠來的橫財,多多少少來路不正,搶了他們也不敢大張旗鼓地炫耀。後者則不一樣了。
    不僅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錢財,還能炫耀他們此戰的軍功。
    這樣一來,唐軍甚少有混不吝的士兵騷擾百姓,讓眾多阿拉伯百姓放心,贏得民心的同時,也讓帳下的將士有所得,對之後的戰爭愈發積極。
    侯君集初時對薛仁貴的這三條命令不屑一顧。
    他領兵時,不會放縱部下在入城後行事做得太過,但是擄掠些許錢財,他素來睜隻眼閉隻眼。
    說白了,兵匪不分家。
    將士們辛辛苦苦打仗,總要有所得才行,不是嗎?
    再加上侯君集對薛仁貴主帥,不太服氣,他是在慶修身上栽了跟頭,以至於沉寂了這麽長時間。
    可是,他對付不了慶修,難道連薛仁貴也應付不了?
    他直接沒管薛仁貴的命令,更遑論加強對部下的約束。
    侯君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麾下有人擄掠百姓被發現後,薛仁貴居然當眾將人斬了,來了個殺雞儆猴!
    他想據理力爭時候,薛仁貴輕飄飄來了句:“軍令如山,還是侯將軍認為,軍令可以當作兒戲?”
    短短的一句反問,生生激出了侯君集一身冷汗。
    這是在警告他,他麾下將士違反軍令,如果薛仁貴真要追究,他也是要被治個失察之罪的。
    罪名不大不小,正值戰時,薛仁貴頂多當眾責罵他幾句,落落麵子,不會真的罰他。
    可這個罪名一旦落下,傳出去後,要麽是他戰時也拎不清,為這等小事與主帥對著幹,要麽是他連麾下將士也管不好,在嚴令禁止情況下,麾下的人還敢頂風作案。
    不管哪個,不僅會讓他顏麵盡失,還會叫人懷疑他的能力。
    侯君集回想起當初被慶修生生往下壓,不得冒頭,以至於沉寂了這麽久的場景,愣是將所有反駁狡辯的話咽了回去。
    經了此次風波後,侯君集無論心裏多麽不忿,明麵上卻不敢再隨意和薛仁貴對著幹了。
    在阿拉伯君主馬爾萬趕到前,薛仁貴讓侯君集鎮守攻打下的第一座城,作為據點,接著率軍繼續西進。
    等馬爾萬趕到,看到的便是苦苦支撐的守軍,和攻勢愈發迅猛的唐軍。
    他驚出了一身冷汗,再晚來兩天,隻怕這座城也要被唐軍攻下了!
    薛仁貴見阿拉伯援軍抵達,阿拉伯君主甚至親自來了後,遺憾地暫時撤軍。
    他本是想看看,今天能不能一鼓作氣將這座城拿下,現在看來是不行了。
    馬爾萬看著暫時退兵的唐軍,和鬆了口氣的守軍不一樣,他一點笑容也露不出來。
    唐軍攻勢太猛了,他們攻勢越猛,就越意味著唐軍拿下阿拉伯的決心越大,那麽,和談的可能性就越小。
    馬爾萬不死心,還是派了使者前往唐軍軍營,希望能和主帥談談。
    不過一個時辰,使者就被打發回來了。
    使者臉色發苦地搖搖頭,“唐軍拒絕了,他們說,大唐已經與羅馬有約定在先,豈能隨意毀約。”
    “放屁!”馬爾萬忍不住罵了句粗話,“論有約,也是大唐先和阿拉伯有約在先!”
    “以前慶修口口聲聲說與阿拉伯交好,轉頭便夥同羅馬夾擊我阿拉伯!你問問唐軍主帥,這就是他們口中的不能隨意毀約嗎!”
    使者帶著馬爾萬的話去問了。很快,他便帶回了薛仁貴的回複。
    “唐軍主帥說,說,是因為阿拉伯毀約在先……”
    馬爾萬怒不可遏,沒等使者說完,便氣得拍案而起,“阿拉伯何時毀約在先!?”
    “……他說阿拉伯勾結前朝餘孽,在大唐境內襲擊羅馬使臣,甚至意圖對慶國公下殺手。既阿拉伯毀約在先,那就不要怪大唐不講情麵在後。”
    “什麽前朝餘孽,阿拉伯離得遠又怎麽……”馬爾萬的聲音戛然而止。
    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過去安插在大唐的探子傳回來的消息。
    他安插在大唐的探子,似乎真的曾和前朝餘孽勾結謀利,還在羅馬使臣回程途中,搶了羅馬的貨物,狠狠出了口惡氣。
    誰知道,當初出的那口惡氣,現在遭報應了!
    馬爾萬萬分後悔,當初收到消息,他還高興了好一陣。
    早知道大唐知曉了阿拉伯在背後動的手腳,會惹出大唐與羅馬聯手的事來,還不如當時加以訓斥,舍了啊大唐的探子,用去安撫慶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後悔著後悔著,突然覺得哪裏不對。
    “等等,阿拉伯何時聯合前朝餘孽謀害慶修了!?”
    馬爾萬瞪大眼睛,“那回明明是隋朝的餘孽想要殺慶修,我們安插在大唐的探子還在暗中幫了慶修一把!”
    使者聽了,遲疑地道:“那……臣這般去回大唐的主帥?”
    “回什麽回?”馬爾萬咬牙切齒,“不管是不是大唐誤會了,此事也不能明說。”
    明說那便是阿拉伯往大唐安插探子。
    安插探子這種事,各國都會幹,但是不能擺在明麵,誰先被擺到明麵上,誰就理虧。
    而且,他算是看出來了,此回大唐是不願意退兵了。
    馬爾萬怔怔地看著遠處,這場大難,阿拉伯還能渡過嗎?
    ……
    接下來一個月,唐軍以摧枯拉朽之姿,連下阿拉伯四座城!
    哪怕馬爾萬禦駕親征,依然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一退再退,士氣更是被打擊得七零八落,幾乎不複存在了。
    唯一能讓馬爾萬稍微欣慰點的,就是阿拉伯西邊與羅馬的對峙沒有落入下風。
    至少沒有讓羅馬奪走任何一城。
    然而,這點欣慰很快就蕩然無存。
    阿拉伯南邊冒出了一支奇兵,猶如利箭,從馬爾萬沒有任何防備的南邊邊境,一路長驅直入,狠狠插進阿拉伯心髒,直逼王城!
    這番變故,不僅讓馬爾萬分心之下,又讓唐軍奪下一城,連西側的防線也受到了影響,被羅馬往東挺進了一城。
    現今的阿拉伯,真真是被打得四處漏風,夾縫生存。
    馬爾萬聽著西側和南側傳來的一道道急報,又看著麵前勢頭愈發昂揚的唐軍,茫然地立在城頭。
    這樣的夾擊下,他真的還能守住阿拉伯嗎?他繼續死守又有什麽用?
    三支軍隊,西側、東側和南側俱是敵軍,他們隻能往貧瘠的北部撤退。
    可是,縱使往北撤,在大唐和羅馬的聯手進攻下,他又能守住多少座城?
    “唐軍殺上來了!君主!我們該撤退了!”城頭山的將領滿身浴血地走過來,勸道:“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君主,我們撤退吧!”
    “這裏撐不了多久了,唐軍已經攻上來了,城門也快要破了!”
    馬爾萬如夢初醒,當即應下。
    不管能不能守住,他總歸要試一試,哪怕隻剩下最後一座城。
    就在這時,下麵忽然傳來一道喊聲。
    “城門破了!”
    喜歡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請大家收藏:()大唐:開局發老婆,我賺大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