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陰弘智與狄孝緒

字數:3604   加入書籤

A+A-


    “都督放心,下官一定盡心盡力。”陰弘智高興的表著忠心。
    他當然高興,作為秦王府老人,雖然封了一個檢校吏部侍郎,卻沒有一點實權,這次出任都督府主簿,可是有了巨大的進步。
    陰弘智以前是秦王府洗馬,看到其他秦王府老人升官,他心裏不難受才怪。隻不過他有自知之明,知道陰家得罪李家太盛,如果不是姐姐受寵,做官恐怕都是一個夢。
    陰弘智的父親陰世師,當年輔佐代王楊侑留守京師。得知唐國公李淵晉陽起兵後,捕殺其子李智雲。長安城破後,下獄斬首。
    如果不是顧慮滅了陰家,會引起其他前朝大臣擔心,他們姐弟根本活不下來。
    楊恭仁笑了笑,不想和陰弘智說話,作為一個外戚,居然連這次去營州,誰是當家做主的人都沒有弄清楚,隻能說關係太差。
    其實這也怪不得陰弘智,因為陰世師做的事情,哪個正常的大臣,敢與陰弘智走得近啊?哪怕他姐姐是四妃之一,他也隻是一個孤臣。
    陰弘智心裏也明白,雖然有怒意,還是被他壓製住了。
    這次去營州,程處默和尉遲寶琳擔任都督府司馬,也就是掌控兵馬;高崇德則是錄事參軍,陰弘智是主簿,另外還有一人擔任別駕。
    “落衡,我為你介紹一下,這是尚書左丞狄孝緒,這次去營州擔任別駕。”從洛陽趕來的一對父子,加入了隊伍,楊恭仁招呼薛玖過去。
    尚書左丞是正四品上,別架是正四品下,看上去降級了,其實不然,沒有擔任地方官的經曆,他是沒機會跨入三品的。
    聽到狄孝緒的名字,薛玖心裏就一動,加上他那身材,估摸著還真與狄胖有關係,隻不過狄胖還不知道出生沒有,自然也沒有辦法找人。
    “這是新任營州長史薛玖薛落衡。”楊恭仁介紹道。
    “見過薛長史!”見到薛玖年輕的樣子,狄孝緒眼中閃過一絲驚異,急忙搶先行禮。
    “見過狄別架!”
    “早就聽聞薛長史的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啊!”狄孝緒感歎道。
    他還真不是撒謊,雖然最近才調到洛陽,薛玖的名字他聽過的,畢竟洛陽城外那個小鎮太有名了。
    因為石碑和小鎮好玩的關係,鎮上的人一直都不少,何況還有紡織作坊,寄存倉庫,可以說洛陽就沒人不知道小鎮的。
    “狄別架過獎了。”
    “這是犬子狄知遜!以後還請都督與長史多多指點。”
    狄知遜還是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見到他的時候,薛玖就更加肯定,狄胖就算出生了,也隻會是幼兒。
    “好說!好說,令郎一表人才,一看就不錯。”楊恭仁笑眯眯的點點頭。
    “哈哈哈!觀國公過獎了,小兒讀書尚可,所以我帶他在身邊親自教導。”狄孝緒高興的笑道,看得出來,他對這個兒子很滿意。
    接上狄孝緒,隊伍再次出發,薛玖心裏忍不住再次吐槽,這一個時代就有一個時代的特色,這年月叫什麽孝,仁,誠,信的就是多。
    “為何不讓知遜去長安求學,可以參加科舉?”楊恭仁問道。
    “我覺得他學識尚有不足,再學兩年比較好,這次正好去遼西見識一下那邊的風土人情。”狄孝緒解釋道。
    “嗯,遊曆四方確實是增長見識的好辦法。”
    “狄兄可成親了?”
    “不敢,長史稱我知遜即可!”薛玖的稱呼讓年輕的狄知遜一驚,急忙行禮道。
    “不用那麽在意,這又不是衙門,私下我們就隨意一些,都是年輕人,無需太講究。”
    “這…”
    “就這麽說定了。”薛玖笑著道,二十多歲的狄知遜,明顯比薛玖更內向一些。
    一路上閑聊,年輕人很快打成一片,薛玖也知道,狄知遜定了親,等他從營州回去就成親。
    不過又出現一個問題,狄知遜居然還有四個哥哥,這就讓薛玖不能確定,狄胖是不是他家出產。
    用了一個月,隊伍到達營州,這一路走來,薛玖感觸極大。
    薛玖一直在關中,外出最遠就是洛陽,從來沒想到,遠離京城,會是那麽貧窮。
    路上看到的人,穿得破破爛爛,說是衣不蔽體都算好詞,完全就是一些破布才對。幹活的人基本上都是光著膀子。
    房屋大多數都是茅草屋,而且牆壁斑駁,一看就是很多年前修建的。
    皮膚黝黑,骨瘦如柴,身上排骨清晰可見;髒兮兮的小孩子,羨慕的看著薛玖他們一行,很多孩子都是大腦袋,大眼睛,其實那就是廋,廋得脫了像。
    薛玖眼眶有些濕潤,百姓過得實在太苦了,偏偏他無力幫助他們。
    “這一路上的情況大家都見到了?百姓過得很艱難,我們必須為他們做點什麽。”薛玖語氣有些沉重。
    見到路上的場景,一眾年輕人都變得沉默了一些,顯然對他們的世界觀衝擊不小。
    “落衡你想怎麽做就安排吧,老夫支持你。”楊恭仁平淡的說道,人老了,見到的場景很多,也就麻木了,並不是說他們的心就變得堅硬,而是能理智的對待一切。
    陰弘智本來還不滿薛玖說的話,沒想到楊恭仁直接表示支持,根本沒有在意他喧賓奪主的態度。
    “是啊!你想怎麽做,就下令好了。”程處默大聲說道。
    “我已經研究過,因為多年戰亂,河北道已經人煙稀少,即便活著的,也多數是孤兒寡母,或者老人,依靠她們種地,養活一家人都不容易,更不用說過好日子了。
    所以我們要另辟蹊徑,這才能幫助他們。”薛玖說道。
    “長史言之有理,不過應該怎麽做呢?”狄孝緒點頭讚同道。
    “如今是七月,秋收沒有多久,我想先見河北道行軍總管,安排府兵幫助百姓秋收。
    然後安排人手,統計營州的人口,集中安置百姓,重新分配土地。”薛玖講解道。
    “河北道行軍總管程名振,以前擔任過營州長史,想來他願意幫忙。”楊恭仁說道。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