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朝廷的反應

字數:3502   加入書籤

A+A-


    “老閻!怎麽樣?沒問題吧?”薛玖笑著問道。
    閻立本咧嘴一笑,很是高興的說道:“沒有問題,你選的兩個地方都非常好,非常適合修建水庫,就是水渠有些費事。”
    看得出來,閻立本應該每天都戴著鬥笠,上半部分臉是一個顏色,脖子到下巴又是另外一個顏色,看上去有些喜慶。
    薛玖也有些得意,為了挑選這兩個位置,他可是在山裏轉悠了兩個多月,好不容易才找到兩個山穀一般的地方。
    修建長千米,高百米的水壩,絕對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過薛玖覺得問題不大,後世一樣完全人工,修建的水庫更大,唯一的難度就是人工數量。
    對於老百姓來說,隻要提供糧食,不苛刻對待,他們還是願意幹活的,並不會出現百姓造反的事情。
    薛玖提前就做了宣傳工作,這兩個水庫修建完成,整個柳城的平地,都能灌溉,以後再也不用擔心幹旱,即便不是幹旱,也能讓灌溉更加輕鬆。
    雖然說水車能把河水抽上來,但是百萬畝土地,灌溉還是太慢了,有很多地方水是流不過去的,隻能依靠其它辦法解決,有了水庫,這些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那就好!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
    “其它都好辦,但是粘米與石灰不足!”閻立本提醒道。
    “我向朝廷求助!大不了用魚肉換。”薛玖想了一下道。
    “你們是真能存啊!”提起魚肉,閻立本就忍不住感歎道。
    薛玖咧嘴一笑,這是一種傳統美德,家裏必須有存糧,越多越好,再多都嫌不足。
    營州大半年存下來的鹹魚,即便吃了一部分,交易了一部分,剩下的還是有上百萬斤。
    這可是幹魚啊!用來煮菜,足夠二十萬人吃幾個月的。
    除了鹹魚,海帶,海菜也有幾十萬斤,這都是留著修水庫使用的。
    ………………
    “陛下!前朝滅亡才二十多年,究其原因,就是濫用民力,營州為修水庫,居然調集全州百姓,這是想要引起百姓恐慌啊!
    老臣建議,徹查營州官場,看看他們是否公器私用,濫用職權,甚至借機中飽私囊。”一個禦史在太極殿朗聲高呼,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
    “陛下,臣附議!營州明明糧食豐收,居然說要留著米幫助百姓幼兒,這分明是一派胡言。”另外一個官員站出來附議道。
    “王侍郎,你可知道,去年到今年,營州新增嬰幼兒有多少?懷孕的婦人又有多少?”薛收麵無表情的問道。
    “下官不知!不過就算人多,也不應該由朝廷負擔,否則天下這麽大,朝廷豈能承擔得起。”王侍郎搖搖頭正色道。
    “營州去年到今年,一歲以下的嬰兒和孕婦,有五萬兩千三百二十六人,比長安城還多三千出頭。
    且不說人口問題,營州用自身產出的糧食,用來補貼百姓,這不應該嗎?要不讓那些百姓,帶著孩子去你家吃飯如何?”薛收麵無表情的問道。
    聽到五萬多人,朝堂的人無不為之震驚,他們可不是普通人,知曉營州以前是一個什麽樣子的,沒曾想變化如此大,產出多就不說了,人口居然也增加迅猛。
    有人默默計算,發現營州的人口,居然接近五十萬,雖然有很大一部分是孩子,但這是一個了不得的成績。
    王侍郎也不敢接話,畢竟人口增加,全大唐第一,這就是無可批判的成績。
    “陛下,臣以為,人口增長,固然可喜,但是誰能保證,他們是否真的把糧食用在百姓身上。
    包括修建水庫,為防止有人貪腐,臣建議派人巡查監督。”孔穎達紅著眼沉聲說道。
    因為一些事情,他已經低調了很久,一向不會在朝堂發言,但是見到薛家人,無名之火就升騰而起。
    薛收看都沒有看他一眼,眼瞼低垂,就像在打瞌睡一般。
    “諸位愛卿言之有理,確實應該嚴加監督,禦史大夫魏征,中書侍郎馬周,你二人為主,六部各挑選一人,前去營州巡查。”李世民輕輕頷首道。
    “陛下英明!”孔穎達等人欣喜的行禮。
    “不過修建水庫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朝廷也應該支持,既然營州缺少粘米,那就調撥兩千石過去。”李世民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這話讓幾人笑容一僵,好在都是老狐狸,很快就把異狀收斂。
    李世民並不相信薛玖他們會貪汙,畢竟兩個寶藏,就已經表明了一切,真要貪汙,過手一遍,不刮幾層油下來怎麽可能。
    薛玖截留下來的,隻是一批隕鐵而已,鍛造的武器有多少,李世民這裏都知道一清二楚。
    散朝之後,看著牆壁上掛著,營州水庫示意圖,李世民讚賞的點點頭,他怎麽可能不知道,水庫修建起來的好處。
    摸摸身上的內甲,李世民指著圖問道:“伯褒,玄齡,你們說,其它地方,能不能像這樣修建水庫。”
    示意圖上麵,一西一北兩座水庫位於山間,山外麵是一望無垠的平原,平原中間一座城池。從水庫流出兩道水流,在平原上蜿蜒,又分出諸多支流,覆蓋了整個平原。
    眾人看著圖,心裏感歎了一下,薛收行禮說道:“陛下,修肯定是能修建的,但是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
    “不錯,比起營州消耗更多,除非陛下征發勞役。”房玄齡點頭讚同道。
    李世民眉頭一皺,他就是不想征發勞役,那樣很容易把他與楊廣看成一樣。
    “為何比營州消耗更大?”李世民不解的問道。
    “營州的百姓非常特殊,他們集中安置,府兵與百姓相互合作,官府提供農具,牲口,統一安排百姓幹活。
    除了稅收,還有一部分是官府的份額,所以才有那麽多糧食,組織幹活也比較方便,畢竟他們本就是統一的安排幹活。”薛收分析道。
    “不錯,冬季百姓本就沒有多少事情。官府提供糧食請他們幹活,自然非常樂意,最重要一點,營州冬衣很充足。”房玄齡接著說道。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大唐混子生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