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賀蘭州新規劃

字數:3408   加入書籤

A+A-


    想到甜菜,薛玖決定明年賀蘭州,大量種植甜菜,要把白糖的價格打下去。
    “不對,白糖是軍事物品!”薛玖眼睛一亮,喃喃自語道。
    “郎君你說什麽?”喬雪抬起腦袋問道。
    “郎君說白糖!”喬雨慵懶的說道。
    “家裏有不少,要不要叫人送一些來?”喬雪問道。
    “不用,我的意思是,明年賀蘭州也熬製白糖。”薛玖拍了一巴掌說道。
    這個冬天對薛玖來說,很是溫暖,賀蘭州工作都上了正軌,不需要他多操心,可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家裏,每天下午去衙門開會,處理一下政務就行了,大多數事情,閻立本就處理了。
    時光如梭,轉眼又是一年過去,所有工作都是熟門熟路,需要種植哪一種東西,早已經定下,需要的物資和種子,也提前準備好了。
    最先種下去的,依舊是蔬菜和瓜類的種子,甜菜不需要提前育苗,不過依然需要覆蓋麥稈。
    幸好賀蘭州大量使用了煤炭,麥稈就節省了下來,正好用來覆蓋土地。
    這些麥稈也不浪費,等到甜菜發芽,天氣變暖,就可以任由它腐爛在地裏,成為土地的肥料。
    今天賀蘭州確實要新開墾一百多萬畝土地,不過種植的東西會做出改變,增加了甜菜和蘑菇。
    薛家種植蘑菇已經有十年,不但經驗豐富,也有足夠的菌種。
    去年冬天,賀蘭州就用稻草和鋸末,做了不少培養皿,不過賀蘭州的蘑菇,不會種在地窖之中,而是種在地裏,夏天天氣熱的時候種植,地點在水庫下遊,便於澆水。
    蘑菇需要溫度,需要水份,同時又喜歡陰涼的地方,比較矛盾,所以需要季節和環境。
    賀蘭州足夠的稻草,正好用來覆蓋土地,可以讓蘑菇不被太陽直曬。
    種植蘑菇的土地,並不是簡單使用麥稈覆蓋,而是用麥稈編製成簾子,覆蓋在木頭棚子上麵,做成一個簡單的室內環境,隻不過這環境非常低矮,沒辦法,現在沒有塑料,隻能如此處理。
    薛家種植的蘑菇,主要品種有些像後世的平菇和香菇,還有木耳。
    這玩意就像瓜類一樣,采摘周期長,產量很高。
    後世的平菇,畝產五千斤都屬於低產,七千斤才算正常,上萬斤也不奇怪;至於木耳和香菇,畝產幾萬斤才是正常的。
    當然,現在的技術做不到這一點,不過薛家種植的蘑菇,畝產兩千斤以上還是沒有問題的。
    《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木耳的種植方法,采用原木砍花法,通過在樹木上砍伐傷口促進菌絲生長。
    薛玖知道木耳習慣生長在朽木上麵,而且是闊葉木,而且和其它蘑菇差不多,幼生期喜歡黑暗環境,所以提前準備了很多闊葉木,不但采用了砍花法,還把樹木在地下埋了一個冬天。
    如今的木耳比較小,不過產量不錯,如果按照畝產計算,新鮮木耳達到一萬斤還是沒有問題。
    種植蘑菇木耳,缺點是需要足夠的人工,菌絲的培養,移植,保持足夠的濕度,清除野草,避免野草搶奪肥力。
    在薛玖計劃中,賀蘭州將會成為大唐最大的蘑菇種植地。
    今年賀蘭州的任務比較重,除了新增了種植項目,還要植樹,薛玖可不想,史書記載一筆,因為他開發這裏,大量砍伐樹木,讓風沙影響銀川平原。
    開辟了一百畝土地,進行插杆培養樹苗,這些楊樹將來會種在北方沙化地帶,柳樹則會種在黃河沿岸,包括銀川平原溪水兩岸。
    這才是薛玖心裏最大的願望,他希望將來這一片土地,甚至從長安到這邊的黃河沿岸,都種上柳樹。
    除了這兩種,還種下了不少鬆樹和柏樹種子,這兩種樹木,將來會種在賀蘭山上麵。
    鬆樹和柏樹,不但生命力頑強,而且種子極多,即便自然繁衍,也能形成一大片一大片的,在人工幹預下,將來能夠覆蓋整個山脈。
    雖然不知道能不能見到那一天,不過這是他心裏的希望,也是一種信念,給其他人灌輸的觀念,用樹木來阻擋風沙,保護這一片平原,甚至整個中原,同時也是保護家園。
    其實無需官府組織,中原的百姓,都習慣性在房前屋後種植果樹,尤其是大棗,石榴。賀蘭州這裏突厥人太多,所以需要引導。
    春耕忙完,就是移栽蘿卜和瓜類,然後才是蘑菇和木耳。
    去年冬天準備工作不錯,蘑菇種植了一萬五千畝,木耳隻有一千畝,主要是鋸末棒和樹木不夠用。
    去年冬天,數量做得最多的是草帽,用麥稈編製的帽子,外形和鬥笠相似,可以很好的遮擋太陽。
    每人一頂草帽,看上去還挺有畫麵感,尤其是突厥人,對於草帽非常喜愛。
    他們以前夏天,根本沒有帽子,外出就曬得難受,現在終於不怕了。
    薊州之所以去年才出白糖,是因為薛玖錯誤估算了甜菜的生長期,原來這玩意,是兩年生植物,後世一年收割,那是品種進行了改良。
    經過摸索,甜菜熬製白糖最佳生長時間,需要七個月,而想收集種子,就需要兩年時間。
    甜菜沒有用小地育苗,不過移植還是需要的,幼苗移植,是讓細密度更合適。
    這樣還有一個好處,移植之前,就把漚好的肥弄進地裏,隻需要等待一個雨後的日子,進行移植,不但成活率高,而且生長快速。
    這一場忙碌,直到七月才放緩,成果自然非常喜人。
    今年新開墾了一百五十萬畝土地,其中甜菜就占據了八十萬畝地,小麥隻增加了五十萬畝,因為四座水庫蓄水都已經完成,澆灌起來也更加輕鬆。
    從四座水庫,分出十二條水渠,隨後繼續分叉,覆蓋了整個開墾的土地,通過水渠放水,就能給所有土地澆灌。
    土地需要用水的時候,打開水渠放水口,不需要的時候堵上就是了,雖然不如自動化那麽精準,但是這一片平原,以後再也不需要擔心澆灌問題,甚至不需要人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