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秦瓊安排後事

字數:3080   加入書籤

A+A-


    夕陽透過殿門的格窗,照在沙盤上,給青泥堆成的山川鍍上了一層金邊。李世民走到沙盤前,俯身看著那些小木牌標記的高句麗城池,忽然想起年輕時征戰天下的日子——那時他率秦王府將士,平定薛舉、劉武周、竇建德,每一場仗都打得艱難,卻也打出了大唐的根基。
    如今,大唐已非昔日可比,有了能轟開城牆的“神器”,有了能征善戰的將領,有了充足的糧草,親征高句麗,不僅是為了平定邊境,更是為了向天下證明:大唐的天威,能覆蓋四方。
    “諸位愛卿,”李世民直起身,目光掃過眾人,“朕知道,你們擔心朕的安危。但朕是大唐的皇帝,是中原的皇帝,曾經屬於中原的土地,一寸都不能丟;大唐的百姓,一絲都不能受辱。高句麗襲擾遼西,殺我邊民,若朕不出征,何以告慰那些死去的將士與百姓?何以彰顯大唐的威嚴?前朝那些陣亡在遼東的人,他們還在等朕帶他們回家。”
    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沉甸甸的分量。魏征看著皇帝堅定的眼神,忽然躬身道:“陛下心懷天下,臣佩服。臣願留在長安,協助太子與長孫大人處理政務,為陛下守好後方!”
    “臣等定當盡心籌備,助陛下一舉平定高句麗!”其餘人也紛紛躬身,聲音整齊而響亮。
    李世民滿意地點點頭,目光再次落在沙盤上的平壤城:“朕要讓高句麗知道,犯我大唐者,無論遠近,必誅之!待平定高句麗,朕要把遼東納入大唐版圖,設州置縣,讓那裏的百姓重回中原,成為大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殿外陽光西斜,已是黃昏時分。李世民下令散朝,讓眾人各自回去籌備。看著大臣們離去的背影,他又獨自站在沙盤前,停留了許久。
    長孫無忌走在最後,看著皇帝的背影,輕聲道:“陛下,高句麗不過一小國,徐徐圖之即可,不必急於一時。”
    李世民回頭,臉上露出自信的笑容:“哈哈,輔機,你安心輔助太子監國就是,這次高句麗必滅。”
    夕陽落下,兩儀殿的燭火依舊明亮。沙盤上的遼東山川,在燭火下靜靜躺著,仿佛在等待著大唐鐵騎的到來。
    李世民相信,高句麗的那些城池,絕對無法阻擋大唐的進攻,這是親眼見到多次實驗,給予的信心。
    知道李世民心意已決,長孫無忌自然不會再勸。
    大唐的戰爭機器發動起來,十二位開始挑選兵馬,糧草物資向著遼西運送,大量的戰船和商船,也在向洛陽聚集,他們會負責把府兵和糧草運送到營州。
    其實幾個月之前,李世民就開始準備,營州,薊州等地的糧食和鹹魚這些,一直在囤積,從江南運送的粘米,則在製作糧磚。
    糧食是足夠支持大軍作戰一年半載的,禦寒的衣服也準備了不少,可以說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這股東風,就是開年之後,等遼東氣候轉暖,大軍就會踏上遼東土地。
    火藥製作材料,在向薊州運送,那裏囤積著不少白糖,還有陶罐,今年冬天會製作大量的炸彈。
    李世民決定把老將帶上,就是想讓他們,在這場注定大勝的戰爭中,留下屬於他們的痕跡,在史書中留下一筆。
    無論是李靖,還是秦瓊,這應該是他們最後一次出征,雖然隻是跟在皇帝身邊,但這也算了卻他們一個心願。
    李世民很清楚,這些老將,寧願戰死沙場,也不願病死床榻,這次帶上他們,也是為君臣一場,畫下圓滿的句號。
    即便一直進補,秦瓊還是顯得老態龍鍾,回到家裏,看著年齡還不太大的兒女,臉上露出一個笑容,無論如何,自己已經有五子三女。
    秦瓊心裏很清楚,自己能活到現在,少不了薛家的支持,沒有薛家源源不斷的送補藥,幾年前可能就撐不下去了。
    活到現在,秦瓊已經想明白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沒有兒孫我享福……不對,應該是不希望他們有多大成就,能安穩生活就好。
    秦家的莊子上,如今養了近兩百頭梅花鹿,二十多頭馬鹿,單單是每年取的鹿茸,就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加上馿子的養殖,即便不做官,兒女也能活得很好。
    挺直腰板,秦瓊再次掃視一圈妻兒,沉聲說道:“年後我隨陛下征討高句麗,此去能否活著回來,尚不可知,所以今天要安排好後事。”
    一群人聽到秦瓊的話,臉色頓時一變,秦瓊第二任正妻文氏,抹著眼淚,淒苦的問道:“老爺您這麽大的年齡了,為何陛下還要您出征啊!能不能不去!”
    “閉嘴!你知道個屁,此次出征,大唐必勝,陛下帶老夫前去,那是提攜,是給某增加名望!青史之中,又多一筆,按功行賞,也能分潤一些功勞到你們身上。”秦瓊勃然大怒,一拍椅子護手嗬斥:“老夫回不來,那是身體撐不住,就算不去遼東,也就是這一年的事情。”
    “認真聽我安排,懷道繼承爵位,以後頂門立戶,也不希望你照顧弟弟妹妹,但求你穩重持家,不要想著立多大功勞,安穩就好。”秦瓊繼續說道。
    “是,阿耶!”秦懷道含淚應下。
    “莊子和養殖場,由你們四兄弟共有,不得賣出,每年分錢就是;至於你們三人的嫁妝,就是小鎮的店麵,這些為父已經安排好了,也立下了遺囑,到時候有宿國公和梁國公監督執行。”秦瓊看著另外的子女說道。
    “是阿耶!”幾個小的也急忙應下,秦瓊對他們,一向是很嚴格的,可沒人敢詐刺。
    “如果遇到過不去的坎,就去薛家求助,落衡與某是忘年交,你們見到,當執晚輩之禮。
    除了懷道,你們四兄弟,將來落衡會有安排,現在認真讀書習武就是。”秦瓊虎目凝視,慎重的說道。
    “諾!”
    “行了,別她娘的哭喪著臉,老夫還沒死呢!等我死了再哭也不遲。”秦瓊沒好氣的嗬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