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意氣風發李世民

字數:3558   加入書籤

A+A-


    李世民才不在意新羅和百濟的小動作,傳令助攻,也不過是試探兩國的忠誠度,寫了一道旨意,就沒再放心上。
    到了貞觀十三年六月中旬,大唐軍隊就開始渡江。
    “朕能體會到,當年魏武帝領兵八十萬,陳兵官渡的心情了。”李世民馬鞭指著前方,誌得意滿的說道。
    在他前麵,大軍正在登船,戰馬在嘶吼,它們有些害怕上船;光著膀子的府兵,用力的推著火炮,這些特製的馬車非常沉重。
    大唐軍隊隻用了兩個多月,就橫推了高句麗北方,軍隊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趕路。
    投石車驅趕城頭守兵,隨後炸塌城門,或者城牆,騎兵入城衝殺,就這一套組合拳打下來,高句麗人就被擊敗。
    最前麵的雄城還能抵擋一下,後麵的簡直就是望風而逃。
    幽州,營州等地的府兵,被抽調得幹幹淨淨,全部在看管俘虜幹活,所以後方留守的人不需要太多。
    “陛下您可不是驕傲的魏武帝!”李靖恭維了一句。
    “哈哈哈!朕有所向披靡的火炮,自然不是魏武帝所能比的。”
    “陛下,不如在高句麗敗軍之中,挑選一些人馬,用來攻打百濟。”薛收提議道。
    “嗯!有道理,知節,這事交給你去辦!”李世民點頭讚同。
    “末將遵命!”程咬金用力一抱拳。
    李世民非常滿意程咬金的態度,這讓他仿佛又回到曾經,帶領大軍東征西討的日子。
    “叔寶!蘇烈那隻人馬,最近戰況如何?”李世民轉頭朗聲詢問。
    見李世民目光看過來,秦瓊挺直了腰身,嚴肅的回答“回陛下,蘇烈帶領騎兵一萬,遊弋在平壤附近,先後擊敗五支高句麗人馬,逼迫高句麗困守平壤,之後高句麗再無動靜。”
    “高句麗那個大對盧呢?不是傳聞他是最能打的嗎?可有他的消息?”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轉過腦袋詢問李靖。
    “根據斥候打探到的消息,蓋蘇文一直在各城遊走,組織大軍,具體位置不清楚,不過以臣之見,他的目標應該是懋功!”李靖分析道。
    “集中兵力,先破偏師,這是想要提升士氣,可曾傳信懋功?”李世民臉色一沉,語氣冰冷的說道,對於敢抵抗大唐兵馬的人,他自然沒有好印象。
    “懋功定然有防備,臣已經傳信蘇烈,關注高句麗外圍兵馬,有可能的話,追上去夾擊,有他一萬騎兵,定然萬無一失。
    而且陛下您忘了靺鞨七部?他們接到您的旨意,就準備好了出兵,隻不過一直在東部山區,並沒有參戰。”李靖提醒道。
    “嘿!朕還真忘了,還有靺鞨七部那支人馬!”李世民一聽,頓時放下心來。
    靺鞨七部可是遼東的大部落,隻不過以前距離中原,中間還隔著契丹,奚人,所以在中原人心中,印象不深。
    即便他們早就有人在遼西安家,存在感也是不如契丹和突厥。
    “靺鞨七部出動了多少兵馬?”李世民問道。
    “四萬大軍!應該是他們部落最大的力量了,畢竟他們還有不少人,留在營州和薊州呢。”李靖回答道。
    “居然出動全族人馬!他們這是何意?”李世民驚訝的詢問。
    即便是奚人和契丹,也隻出了三成兵馬,李世民沒想到,靺鞨居然全部派出來了。
    “以臣之見,應該是想舉族遷移!歸附大唐!”房玄齡猜測道。
    見李世民還是有些疑惑,房玄齡繼續說道“其部落在遼西的人,生活得到極大的改善,比起他們如今的生活,肯定好了太多。”
    薛收補充道“靺鞨族居住在遼東東部山脈,地域狹窄,距離大海不遠,冬天寒冷,擅長製作魚皮衣,幾年前,落衡就是從他們身上得到靈感,製作了魚皮衣。”
    李世民眉頭一挑,他就有一件魚皮衣,防禦力堪比牛皮,冬天保暖效果極好,而且很貼身,是最好內甲之一。
    李世民聽明白了,因為居住環境太差,在族人身上看到過好日子的希望,所以這次全族出動,就是要立功。
    原本就是突厥人的附庸,現在換一個主子,對他們來說,並沒有絲毫心理壓力。
    其實李世民不知道,遼西不幹涉他們部落自治,這才是最重要的原因,沒有人奪權,生活可以更好,誰又不願意呢。
    “嗯,等征討結束,朕就賞賜一片土地給他們。”李世民滿意的點點頭道。
    “陛下,最好像薊州那般,集中安置,統一耕種!”房玄齡提醒道。
    “有道理!到時候整個遼東,改成安東都護府,效仿西域,重新安置!”李世民捏著拳頭,興奮的說道。
    “陛下,新羅如何處置?”李靖詢問。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遼東不允許存在大唐之外的小國。”李世民神色變得嚴肅,沉聲說道。
    薛玖把整個西域吞並,重新打亂安置,不留一絲後患,這讓李世民深受啟發。
    以前接納各部落臣服,隻是要了個名義,改了個州縣名字,各部落還是自治,這種辦法不能長治久安,李世民並非不明白,隻是不得已而為之。
    大唐別看戰無不勝,但是人口不多,至少距離前朝還很遠,根本不能四處樹敵。
    原本李世民是計劃慢慢吞並,現在他有底氣,一口吞下去,吃進肚裏再消化,總比放在桌子上好。
    桌子上的東西,可能被別人吃,或者端走,但是吃進肚子裏,誰也搶不走。
    “陛下英明!”聽到李世民的話,所有人都興奮的恭維。
    滅高句麗一國,和滅半島三國,這意義可不一樣,他們這些出征的文臣武將,都會在青史之中,再次留下濃濃的一筆。
    高句麗目前隻有兩股力量,一是困守平壤的高句麗王高建武;另外一支人馬,就是遊離於平壤之外的蓋蘇文,作為高句麗的大家族,蓋蘇文原名淵蓋蘇文,因避諱李淵的名字而改名。
    他是大家族的人,也是高句麗的大臣,向來看不起高建武。
    喜歡大唐混子生活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唐混子生活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