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納糧

字數:4116   加入書籤

A+A-


    宋芷一行人抵達縣城,就見不遠處的城外熙熙攘攘的全是排隊納糧食的百姓。
    大家心中一緊,看來今日來納糧食的人還真是不少。
    有村民疑惑的問道:“咦,他們怎麽在那處排隊?”
    這話剛落,站在城外沿官道巡查的差役,在見到擔著糧食的百姓時,大聲吆喝道:“納糧的不用進城,自行在城外排隊納糧食。”
    村民們一聽,不敢怠慢,選了一處看著人少的隊伍走去。
    東西兩處城牆下,各設立了四處收糧的攤位,因為城外的空地大,雖然看著人多,卻也不似在縣衙之中那般擁擠。
    宋芷覺得這樣的安排倒是更合適一些。
    宋家村的納糧隊伍往東側的草棚走去,走在隊伍末尾的宋友山見侄女還跟著自己,便同她道:
    “阿芷,你先進城送糕點吧,這麽多人一上午的時間不定排到我們呢,沒的耽誤你功夫。”
    宋芷頓住腳步,“成,那我先去送糕點,回頭再給你們買些午食。”
    宋友山擺了擺手,“你伯娘給我們帶了幹糧,你就別忙活了!”
    說罷,抬腳跟上了運糧的隊伍。
    宋芷站在原地,又看了一夥兒確認村人在哪一處的攤位上停下後,這才匆匆進了縣城。
    宋芷先是將糕點送去了味悅坊,隨後又去了王家宅子一趟。
    謹慎起見,宋芷依舊沒有親自去敲王家的門,而是花了十文錢請一個小孩幫忙去敲門。
    她自己則走近不遠處的一家賣羊湯的鋪子,要了兩碗羊雜湯。
    不出一刻鍾,王菀之便尋了過來。
    宋芷笑眯眯的起身迎,“姐姐吃不吃羊雜湯?若是吃不慣咱們再去旁處。”
    王菀之挽住宋芷的胳膊往鋪子裏走,“我看這處就很好。”
    祁水縣毗鄰草原,其縣內亦有適合養羊的草場,相較於吃豬肉,其實縣內吃羊肉的人要更多些!
    一條街上,從街頭走到街尾能有兩三家羊湯店,另外一兩家賣烤羊肉串的店。
    總而言之本地人主要還是以食羊肉為主。
    因而宋芷選擇在這處羊湯鋪子碰麵,倒也不會錯。
    兩人麵對而坐,宋芷開門見山的問道:“姐姐托管事傳信與我,可是有什麽事情?”
    王菀之點點頭,“明日我要去寧潼鎮的莊子上去一趟,那邊莊頭報上來收成差了許多,阿爺的意思讓我帶著人去看看情況。”
    “我想請宋妹妹同我一道去一趟,順便玩一玩,正好那邊的果園的果子也成熟了,咱們還可以摘些回來嚐嚐。”
    宋芷沒想到是要邀請她去莊子玩,她頓了一下問道:“咱們要去多久,晚上能回來嗎?”
    王菀之重重的點了點頭,“咱們早晨出發,巳時左右便可抵達寧潼鎮,待我巡一巡視莊子,傍晚咱們就能歸來。”
    見她如此說,宋芷還是點頭道:“成,那我回去同我阿奶說一聲,明日隨你一道去一趟寧潼鎮!”
    這件事其實是一件麻煩事情,這莊子上恐怕也是有貓膩。
    若是擺在從前自己與她接觸不深時,她一定會權衡利弊,不想摻和進這樣的家族鬥爭之中去。
    但此時的她已經將王菀之視作朋友,朋友有困難,她能做的便是在她需要的時候,給予她支持。
    正如從前她一個人在外艱難討生活一樣,她也多麽希望能有一個朋友在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能夠給與自己陪伴。
    果然,在聽到宋芷應下後,王菀之的眼神一亮,她高興的握住宋芷的手道:“多謝你宋妹妹,真的謝謝你。”
    宋芷回以一笑,“我以為我們是朋友,既是朋友何須如此客道?”
    王菀之連連點頭,周身都洋溢著快樂的氣氛。
    兩人各喝了一碗羊湯,離別前雙方約定,明日卯時再城門處匯合,屆時在一道乘馬車去寧潼鎮。
    往城外去的路上,路過肉餅攤位時,宋芷又買了幾塊肉餅給幾人充饑。
    烈日當空,站在烈日下排隊稱糧,屬實有些難熬。
    好在大家夥兒事先預料到,大部分人的頭上都帶著鬥笠遮陽。
    宋芷尋到大伯幾人時,隻見他們坐在板車的遮蓋的陰影下,聊勝於無的躲避著高懸的日頭。
    宋友山見到尋過來的侄女,便同她道:“我們這兒還要一會兒,你先回去吧!”
    宋芷將手中的肉餅遞了過去,抬頭看了一眼前頭的隊伍,瞧著也就小半個時辰就能排到他們。
    於是她搖了搖頭,也尋了一處陰影處盤腿坐下,“瞧著很快便到我們了,我與你們一道。”
    見侄女如此,宋友山也知道勸不動她。
    下意識的挪了挪坐位,讓侄女往陰影裏坐一坐,莫要被太陽曬著了。
    “也虧了有縣令大人,今年納糧比從前便捷許多,我方才還看到他來此處巡視的。”
    “方才聽前頭的人說,縣令大人命令從明日開始,按各裏長通知來縣城納糧,我看明日應是會比今日還輕鬆些。”
    “咱們算是碰上了能夠體恤我們的好官,按照縣衙通知的來,這大夏天的也不必在日頭下苦熬了!”
    “......”
    眾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宋芷的目光往擺攤收糧的草棚處看去。
    似乎在一處草棚處前,真的看到了周煜的身影。
    倒是個勤勉的好官。
    不說他一開始就能做的多好,考慮的多完善,但是他能一點點改進,方便民眾。
    確實稱得上百姓們對他的誇讚。
    周煜似有所感的朝著人群之中看來,但排隊的人太多,他並未抓住那道探尋的目光。
    於是他收回視線,繼續低頭交代周身的官吏接下來的安排。
    在周煜的親自督導之下,差役們稱糧算賬的速度那叫一個高效。
    不出半個時辰便排到了宋芷一家。
    隻聽那麽差役唱道:“宋友山,成丁二人,需繳納糧四石,麻布五丈,麻六斤。實際納糧二石,麻布二丈五尺,麻三斤,餘秋收後補齊。”
    與此同時,另一旁的文書筆下不停記錄。
    宋友山拿著布料、宋平忙擔了糧食上前與官吏稱重。
    期間也並無官吏卡拿要,納糧食流程十分的順利完成。
    因著擔心會被差役刁難而多帶出來的小半袋糧食也沒有派上用場,重新放回了板車上。
    因此整個宋家村,村民臉上全都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喜歡長姐難為,我靠大山種田還債請大家收藏:()長姐難為,我靠大山種田還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