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大婚二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A+A-


    與宋芷一樣,越臨近成婚的日子,周煜心中越是激動難抑。
    同樣輾轉反側一夜未眠。直到四更天的更鼓響起,便再也躺不住了。
    "良田,備水!"他一個翻身坐起,聲音裏透著掩不住的雀躍。
    良田早就候在外間,聞言立即帶著小廝們抬了浴桶進門。
    周煜洗漱更衣,換上大紅喜袍,這喜袍乃是用上等的綢緞所製,色澤鮮豔奪目。
    穿上喜袍的周煜更襯得他豐神俊朗,氣質不凡。
    利索的拾掇好自己,周煜便去了正堂同父母請安。
    而後由周修遠帶著兒子去祠堂上香敬拜祖宗。
    一頓忙碌下來,日頭已是高懸,賓客們陸陸續續趕來慶賀。
    周修遠趕到前院接待,來家中赴宴的都是京中有頭有臉的官員,他這個做主家的自不好怠慢。
    吉時將至,迎親隊伍已在府門外列隊。
    隨著一陣鞭炮聲響起,周煜翻身上馬,身後跟著迎親的人手和鼓樂班子浩浩蕩蕩的出了門。
    街道兩旁早擠滿了看熱鬧的百姓,有孩童追著隊伍跑,往安樂坊而去。
    待隊伍轉過街角,安樂坊的輪廓漸漸清晰。
    周煜的心跳越來越快,手中的韁繩不自覺地攥緊。
    “來了,來了,迎親的隊伍來了!”守在巷口的村人,見接親的隊伍,轉身便朝身後的大宅內喚道。
    緊接著便聽到一陣喜慶的鞭炮聲炸響,大門前頓時硝煙彌漫。
    迎親隊伍一路吹吹打打,熱熱鬧鬧地來停在了府門前。
    周煜率先翻身下馬,朝衛常遠等人的方向便是一揖,“舅舅,小婿前來接親,還望您通融通融。”
    在他的身後跟著周家這一輩的青年才俊。
    顯然是有備而來。
    反觀宋家這邊,攔親的人便有些不夠看了。
    衛常遠也深知己方的劣勢,這些小子們平日裏在田間地頭勞作,個個都是大老粗,大字不識幾個,更別提拿詩詞歌賦考校探花郎了。
    不過他也早有準備,文考不過,那便考武嘛。
    衛常遠氣勢淩然的站在前頭,笑道:“想過此門,咱們先比一比。”
    在他身後站著三十名年輕的青壯,他們雖內心有些懼怕周煜,但現在是為鄉君賺體麵的時候,大家夥兒如同樹樁一樣堵在大門口,大有不好糊弄的架勢。
    周煜能怎麽辦,隻得贏下這場比試。
    很快,便有人拿了弓箭和投壺器具,整整齊齊地擺放在眾人麵前。
    衛常遠指著投壺,“這第一關,便是投壺。你若能在十支箭裏投中七支,便算你過了這投壺關。”
    周煜雖從走了仕途,但他自小便家中的子弟一道習武、這手腳上的功夫也是不差的。
    隻見他神色從容,走上前接過箭矢,手臂輕輕一揮,箭矢便穩穩地飛了出去,“哐當”一聲,精準地落入壺中。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頓時響起一陣喝彩聲。
    周煜不慌不忙,一支接著一支地投著,動作行雲流水,十支箭投完,倒也中了八支。
    衛常遠見狀,心中滿意,但嘴上卻不鬆口,又指著不遠處的箭靶說道:“這第二關,比射箭!五十步外,你若能射中靶心三次,便算你贏,我們就放你進門!”
    周煜深吸一口氣,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到射箭的位置。
    他眼神緊緊盯著靶心,緩緩拉開弓弦。
    隻聽“嗖”的一聲,箭如流星般飛出,穩穩地釘在了靶心上。
    緊接著,他又連發兩箭,每一箭都精準無誤地命中靶心。
    周圍看熱鬧的百姓半晌才回過神來,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外麵的熱鬧,很快便傳到了喜房內,宋安、宋成兩個小的連比帶劃的同房間內的女眷們現場轉述外間的盛況。
    “新姐夫就這般一拉,一射,利箭嗖嗖正中靶心,好不厲害!”
    逗得滿屋女眷掩嘴輕笑,這時全福人笑著取出繡著鴛鴦戲水的紅蓋頭:"新娘子該準備了。"
    "吉時到——"
    隨著屋外的一聲唱喝,宋芷被蓋上了蓋頭,由宋平背到了正堂。
    周煜在宋芷出來的那一刻,心跳不由加速,目光更是舍不得騰挪開。
    喜婆看著愣住的新郎官,笑眯眯的上前將紅綢的一端塞到他手中,另一端則放在了新娘子手中。
    周煜牽動著紅綢,引導著宋芷走至他身側,而後兩人並排給端坐在上首的長輩跪拜、奉茶。
    宋友林與吳氏吃了茶後,給了兩人紅封,又叮囑幾句要夫妻同心、彼此照顧雲雲後。
    喜婆再次名唱,“新娘子出門咯!”
    鞭炮聲再次響起,宋平彎腰將妹妹背出了門,送上了花轎。
    宋芷剛落座,一聲“起轎”忽然響起,隨即禮樂班子再次奏響喜慶的樂章。
    周煜翻身上馬,誌得意滿的帶著迎親的隊伍往回走。
    村中跟來的青年,由衛常遠帶隊跟在送嫁的隊伍裏,一路往周府而去。
    宋家人站在大門前,看著遠去的花轎隻覺心中空落落的。
    幾個小的甚至偷偷抹起了眼淚。
    原本還不懂出嫁意味著什麽的宋康,看到阿姊的花轎走遠,小家夥不管不顧的朝著花轎離去的方向,踉踉蹌蹌追了過去:"阿姊!阿姊別走!"
    宋友林忙上前將人撈了回來,小家夥趴在爹爹的身上哭得上氣不接下氣,小臉漲得通紅,瞧著好不可憐。
    外頭的喜樂聲、鞭炮聲都蓋不住那稚嫩的哭喊,花轎裏的宋芷心中酸酸瑟瑟的,眼裏不由也蓄滿了眼淚。
    原來,早在不知不覺之中,她已經將他們當做了家人,她不舍得離開家,離開親人....
    吳氏從兒子手中接過小孫兒,一邊往院中走,一邊低哄道:“乖乖,別哭,今日是阿姊的好日子,你哭了,阿姊該傷心了。”
    "阿奶..."宋康抽抽搭搭地問,"阿姊是不是不要康兒了?”
    "傻孩子,"吳氏用袖子擦去孫子臉上的淚珠,“你阿姊隻是嫁人了,但她仍舊是你阿姊,而且將來你還有新姐夫疼你。”
    “就像慧兒嫂嫂一樣,對咱們小康好,你乖乖,莫要哭鬧,阿奶給你拿喜糖吃。”
    四歲的孩子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聽了阿奶的安撫,這才安下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