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歡歡喜喜進家門
字數:6062 加入書籤
歡歡喜喜進家門,二嫂樂的合不攏嘴,說,我就是馬家的人。
第222章說道,王師傅大闖馬家‘府,來勢洶洶,竟有‘興師問罪’之意,心想,你馬家有何能,如此刁鑽,我家啥彩禮也不要,就想將女兒相許給陪你家,你卻不要。沒想到,俺爹俺娘笑臉相迎,說出原委,才知道都是媒人搞的鬼,於是王師傅慷慨激昂,當場定親認親,並拿出自己的手藝,親自下廚上灶,炸出油條,當做認親的喜宴。兩家親家吃得喜笑顏開。接下來這一章,我就說我家如何迎親。
兩家相見一麵,二哥的親事兩家大人就說定了。定下了,俺爹俺娘高興了幾天,高興,俺爹那幾天,上隊裏幹活去,趕著老牛犁杖走著道,還哼著小曲呢。高興,俺娘也高興。
俺家高興,老王家也高興。在那天走時,俺爹俺娘都給王師傅和姑娘送到俺家大門口了,王師傅說,親家,剛才光顧得高興了,忘說了,忘了一個事兒,我姑娘在家,現在也沒事,那麽的,你們拿點鞋麵布和袼褙,叫俺家姑娘,給家林做兩雙鞋吧。
那天王師傅說,俺家還沒有好的鞋麵布,袼褙也沒有。俺娘說,王大哥,俺家現在還沒有啊,等幾天吧,等幾天,我找找,看我攢那幾塊布,哪塊能當鞋麵布,我再打兩桌子袼褙。等著這鞋麵布和袼褙我都準備好了,我叫俺小六子給你們送去。當時,俺娘一說,王師傅立刻沒有了笑模樣。還是俺爹心眼來的快,怕王師傅有誤解,說,哎呀,他娘,你沒袼褙,哪天你就打。這鞋麵不好說,你沒準備好,那你哪天準備也行。現在你先拿一塊,叫姑娘拿回去,沒事了,先擱布上畫一畫,先練一練。俺爹一說,俺娘立刻明白俺爹的意思了,就趕快跑回來拿了一塊布。
俺娘拿了一塊,還是挑一塊好的小花紋趟絨呢。那就消除了誤解。等到那天晚上,俺爹和俺娘,說起拿布料的事還笑呢。俺娘笑笨,說還是俺爹腦子來的快。俺爹說,這就對了,你拿一塊布料,做不做鞋是小事,你拿塊布料給姑娘了,說明這門親事定下了,叫親家放心了。
親事定下了,俺娘就趕快找鋪襯打袼褙,找鞋麵,沒過幾天,兩桌袼褙打好了,兩雙鞋麵布也找好了,俺娘又找到俺二哥穿的鞋,拿張紙比著用剪子,替了個鞋幫樣,小弟弟給王家送去了。送去了,王家就更托底了,知道我家對這門婚事認可了。
認可了,沒過幾天,姑娘把給二哥做的兩雙鞋給送來了,姑娘給俺娘說,娘,我什麽時候過來呀?我過來了,叫俺爹給隊裏說說,說好,我好上隊裏鏟地掙工分啊。我三兄弟不是隊裏的記工員嗎?他也是隊裏的領導啊。
姑娘給俺娘說了,俺娘給我說,你大姐來了,來了給你二哥做的新鞋送來了,著急了,問啥時候能過來,想上隊裏幹活去?說你是隊裏的記工員,想叫你給隊裏說說。
俺娘哥我說,我說這是催婚,這事得問俺爹,我給隊裏說,估計隊長能答應,隊長答應了,要是出岔了呢?一天晚上了,我把大姐要上隊裏幹活的事給俺爹說了,俺爹笑了,俺爹說,這事你先不用給隊長說,咱得想法抓緊給你二哥和你大姐的婚事辦了。
辦,辦婚事,正是隊裏剛種完地,鋤頭一遍地的時節,豆角和各種菜剛種地裏,土豆也剛栽上。誰家都沒有菜啊。沒有菜,沒菜還沒地方整去呀,那個時代沒有市場,沒有賣菜的。
那個時代,在農村,誰家辦喜事都是自己在家操辦呀。操辦,那個時代,農村操辦規模還大呢,都圖熱鬧啊;誰家待客都得三四十桌呀,菜預備少了,不夠吃啊,那就丟人了。那時候,一個生產隊,有七八十戶,誰家有事,那都是全班抬呀,誰都去呀,有錢的捧個錢場,去上禮,拿兩元錢,沒錢的捧個人場,沒錢的也去,去幹啥,去幹活,去幫著借盆借碗借吃飯桌,幫著上大井挑水燒火,切菜,洗菜,炒菜,端方盤,刷盆刷碗。拿兩塊錢上禮,那個時代上禮,叫隨禮,那隨禮一般男的不去,男的在隊裏幹活,沒時間,請不下假來,多半是家裏媳婦去,媳婦去,那個時候,在我住的那個地方,把媳婦都叫屋裏的,屋裏的去,一般都是去三四個,形式是屋裏的抱一個小的,領一個大點的,外麵還有一個自己去坐席的。
沒菜,辦不成,俺爹去給隊長說,想叫大姐先上隊裏幹活。俺爹給隊長一說,隊長說,老馬二叔,我給你說,咱隊裏,這種情況有三家,你說我答應誰。隻有結婚了,才算是咱隊的社員,是社員了,才能上隊裏幹活。
隊裏不同意,這是正常的。俺爹回來給俺娘說,俺娘說,那你就去西頭給王大哥說去吧。去把結婚日期定下來。俺爹去,正好趕上二哥打漁回來,俺爹借此機會,領著俺二哥去了,俺爹和俺二哥去了,上次王師傅來俺家說事,俺二哥不在家,在氣頭上,就和俺爹把俺二哥的婚事喊著定下來了。這回俺爹領著二哥去了,還是頭一次和王師傅見麵,去了,還帶點禮品,這王師傅可高興極了,趕快設宴炒菜,款待一番。俺爹去了,說了一下給隊裏說了情況。王師傅笑了,說我就知道隊裏不能答應。不能答應,俺爹和王師傅說定了結婚的日期,農曆七月初八,俺爹說,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織女相會,咱不和牛郎擠一天,咱選擇初八,咱也借著牛郎的喜氣。那個時候立秋了,自己家種的豆角,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和其他菜都下來了。置辦酒席惡意好辦。王師傅說好好好。王師傅說,你們老馬家,家大業大,在隊裏還有人緣,家軍還是隊委會的。那天你家客人來的指定不能少了,多預備幾桌喜酒也好預備。俺爹說,這一段,咱也別閑著,我們初步想了一下,準備給姑娘買一塊上海牌手表,兩雙皮鞋,一單一棉,家裏還有幾塊做衣裳的布料。衣裳該做就做,咱這屯子還有成衣鋪。手表和皮鞋我們在這也買不到,錢給你們,你家弟弟在富錦發電廠當廠長,看看托托人就買吧。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俺爹一說,王師傅就說,我就知道你們老馬家辦事大氣。
時間過得快,一轉眼三個月過去了,八月份到了。八月份到了,自己家菜地裏的菜都陸續的的下來了。菜下來了,俺娘數著手指頭算著,二哥結婚的日子。哪些菜我們可以吃,哪些菜得留出來,給二哥結婚時用。
俺家菜留著,俺娘還告訴幾家老鄉,給俺留著菜。菜留著,二哥結婚的日期越來越近了,二哥娶親的馬車,俺爹叫我給隊長車隊長說,我找隊長說過了,俺爹把撈頭忙的和造廚也說好了,撈頭忙就是現在的支客人和司儀,他的差事是東家結婚的一切事情全管,什麽接親迎親,結婚典禮,招待娘家客人,什麽時間開席,放幾悠席,一悠放幾桌席,每悠待什麽人。我們富樓屯那時就是老韓頭,誰家紅白喜事都請他,他來,穿著大長衫,那人家是真有才,什麽事,到什麽程序了,人家就站在東家的院子裏用嗓子一喊就得,而且不要錢。
結婚日子到了,農曆七月初七了,明天就是正日子了,老韓頭一早就早早來了,他來了,俺爹就把俺家準備的情況,煙酒,豬肉,魚,雞,粉條子,粉麵子,大豆腐,幹豆腐,豆油,各種蔬菜,接親用的馬車的情況,待席大概得多少桌,都給他說了。俺爹給他說了,這韓師傅就馬上安排了。安排,先給廚師說,叫廚師安排廚房造廚的一切事宜。廚師就安排了,把來幫忙的人,根據他的特長,兵分幾路,一路搭鍋台,搭造廚的棚子,擺菜案子。一路出去到各家借盆子借碗借吃飯桌的,一路上俺家地裏摘菜,一路去加工幹豆腐大豆腐,一路去富民求俺家預定 豬頭下水的,一路去求魚求雞蛋,還有在家收拾菜的。最體麵的差事,那還是韓師傅自己親自出馬,領著幾個漂亮的女士,端著洗臉盆化妝品,去王師傅家商定明天幾點他家姑娘出閣,我們馬家的大馬車幾點去接親。
這一天廚房是最忙的了,明天待席的一切菜,該做的,該油炸的,該烀的,該煮的,按照三六到底,六個涼的菜,六個熱的菜,六個炒的菜,都得準備好了。
俺家廚房造廚請的 是一家子馬一成,他領著幾個人造廚,切墩的,改刀的,掌勺的。白天需要做的都做完。最後是走油,走油,要在更深夜靜時走,走油,就是搞豆油炸食品,炸幹果,炸小魚,炸肉丸,炸敷衍高,那都得忙活多半宿啊。這炸食品才有意思呢,那個時候,誰家辦事都是等著天黑了,人靜了,才開始炸。因為那個時候人窮啊,白天來幫忙的人多呀,就為廚房幫忙的也得有二三十人。從借盆子借碗,到燒火摘菜,那個時候幫忙叫撈忙,撈忙,第一天,東家的是不供飯的。供飯供不起啊。
正日子到了,七月初八了,天還不亮呢,韓師傅就來了,趕馬車接親的趕著馬車也到了。那馬車上的四匹騾馬,頭上佩戴的大晃啷,還有綢帶,帶勁啊。那大晃啷,馬一走,晃啷晃啷的。
趕車的老板子到了,韓師傅開始,核對接親的各方麵事宜了,他先看,頭一天告訴俺娘給新娘準備的東西,什麽新衣裳啊,方鏡子啊,香皂啊,煙粉了,雪花膏了,綢帶啊,發卡呀,抹紅嘴唇的紅紙啊。那是一一檢查。
接著查看接親的人員,趕車的老板子,帶隊的,接親婆,還有儐相和幾個各種服務的女孩。韓師傅都看完了,說好像還缺點啥?看熱鬧的說,缺啥,還缺一個娶親押車的小孩。
“對呀,缺這個是不行啊。東家,你家押車的是誰去呀?”
“誰去,小六子,俺六兒子。小六子,小六子呢?”俺娘喊,小六子在外麵看馬車呢。聽到屋裏喊,噌蹭跑來。
“幹什麽,娘。”
“幹什麽,韓師傅,你韓爺,叫你。”
“韓爺,你叫我幹什麽?”
“幹什麽,叫你坐馬車,接親,娶你二嫂子,你有沒有新衣服,有,就換換新衣服。”
“沒有,韓爺爺。”
“沒有也行,我告訴你啊,小子,你到那,老王家,不給你錢,你可不能下車啊。”
“啊,不下車?”
“啊,不下車,你記住了嗎?”
“記住了,爺爺。”
“記住了,你幾歲了?”
“八歲。”
“八歲,能記住了。”
“小六子,你記住你韓爺爺的說的話呀?
”“記住了。”
“你記住了,叫你家昌嫂子給你想著點。”
“小六子,你嘴甜點,你到那你叫嫂子,不行,她上車你就圪蹴她。”周三子喊道。
“圪蹴,你壞蛋。”
“走了,走了。我們走了,東家,你們把鞭炮,和打新大媳婦的五穀雜糧和糖豆都預備好啊。等著,我們接親的車一到,一走到咱家的大門口,這邊院子屋門口,就放鞭炮。”
“我負責放鞭炮。”
“對,周三子負責,放,要注意安全啊。咱走,趕馬車走。”
“走,駕,駕駕,給家林,娶媳婦去了。老二行啊,說娶媳婦就娶上媳婦了。今天晚上就能摟著媳婦睡覺了。”
“草,你個王二,你快趕車吧,你可別胡說了。”
“啊,你不讓說,呀,你是家林的嫂子啊?不讓說,咱不說,今個晚上馬家林屁眼就從上了。”這王一良一說,大家哈哈大笑。接親的幾個姑娘含羞,不敢笑,直捂嘴。
“快趕車,你這混小子。”韓師傅喊道。
不說去迎親的馬車了,咱說俺家這麵,東方太陽出來了,廚棚裏造廚的開始忙起來了,院子裏來的客人越來越多了。大家都吵吵著要隨禮,問擱那寫禮賬呢。王大哥給支客呢。王大哥叫安排老畢寫禮賬,叫我收錢。我趕緊在俺家西屋安排了禮賬桌,擺上筆墨硯台和禮儀本子,用兩個盤子擺上毛嗑,煙卷,開始寫起禮賬來。
一會,外麵接親的馬車回來了,趕車的老板子,籲籲,駕駕的喊著,鞭炮齊鳴,歡笑聲,呼喊聲,連城一片。二哥背著新媳婦往屋裏跑,拿著五穀雜糧的,單等著打新媳婦呢,喊著,跟著打著,打新媳婦灑出的五穀雜糧裏夾雜的糖豆,一群小孩子,貓著腰在地上,在人群中,尋找著。
又過一會,在俺家外屋門前,韓師傅喊著,兩個新人拜堂了。拜堂,韓師傅,振振有詞,笑聲一片。
開席了,開席了。廚房那邊喊上了。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