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喜訊飛來淚沾巾

字數:7220   加入書籤

A+A-


    上一章寫到剛到曙光,去找曙光領導,商談建點事宜,恰巧領導不在。初來乍到,沒地方吃飯住宿。為了解決吃住這一難題,去當樵夫,這一章寫偶得政府領導回來,急去商談。
    我和家昌哥,在六十八團給王師傅家截柴火,打柈子,幹了五天,我們給王師傅家打了十多個柈子,那柴火截的,打的柈子給王師傅家小院子裏擺滿了。王師傅說我們真能幹,王師傅家的左鄰右舍路過,都停下腳步觀看,說這老王,成天價開個拖拉機,懶懶的,老婆天天燒柴火做飯都是先拎斧子先劈,這兩天是怎麽的了,把幾年拉回來的木頭桄子,都劈出來了。
    人家說,王師傅笑,說,這是我們富錦的老鄉,來曙光建點,點,還沒批下來呢,就來幫我幹幾天。你們幹不幹,你們家的木頭桄子,要是想劈,俺老鄉要是有空,不走,我也叫俺老鄉幫你劈幾天。
    王師傅和鄰居說,我和家昌哥揦鋸,劈木頭,也不吱聲,我心裏想笑,心思,這王師傅真會辦事,這是他家的木頭柴火要劈完了,給我們找活呢。
    找活,就找吧,我們是為了吃飯和住所。王師傅這麽一說,就有兩三家來找王師傅說,求我們幫打柈子。王師傅說,看我的麵子,幫忙行,夥食得上去,管吃管住。鄰居老李老張都說夥食沒問題。你是 王師傅的老鄉幫咱忙,那夥食再不上去,那就太不夠意思了嗎。王師傅說,那家昌家軍,那就先給老李大哥打柈子吧。老李家也和我一樣,要燒的柴火不多了,等著老李家的柴火劈完了,再給老張家劈。可有一樣啊,我老鄉,來建點,到蓋房子的時候,要是缺東少西的時候,咱們誰家有,可要幫幫呀。那老李老張都說,那是一定的。家昌哥說不用不用。王師傅說,什麽不用,人都是兩好嘠一好。大家說著笑著。第六天,我和家昌哥,就給李家截柴火去了。
    我們給老李家截柴火,我們心裏頭還想著建點的事啊。這是給老李家截柴火第四天了,早上四點剛多點,我和家昌哥都起來了,老李家有掛鍾啊,我們躺在那能看到啊。我們心裏有事啊,睡不著啊。我們起來就拿大鋸到外麵大街截柴火去了,截,揦大鋸,揦了一氣柴火。木頭截了一大堆,家昌哥說,先別揦了,劈劈吧。劈,我就拿大斧子劈,正用大斧子劈呢,突然王師傅風風火火地跑了過來,“家昌、家軍,好像曙光政府領導回來了!”我說你怎麽知道,王師傅說,我剛才開著車,去東麵你們地方你們公社大庫那,我們團麵粉加工廠那。我去給我們拖拉機維修連拉點機器零件。我開車回來,從大街上過來,路過你們曙光公社那,我往你們公社那屋裏一瞅有人,是個戴大眼鏡的。那不是你們公社的書記老李,李有春嗎?
    “啊,王師傅,你認識他?”
    “我認識他,不是我認識他。是我們六十八團的人都認識他。你們不知道,你哥倆是剛來,我們現在住的這地方,包括我們六十八團機關現在用的房子都是你們地方建的。當時,是六幾年,咱們國家和蘇聯關係有一段不是很吃緊嗎?還在饒河那邊虎林珍寶島那,打了一仗。國家就在這建設了,準備把撫遠縣城撤到這呢。後來,中蘇關係緩和了,撫遠縣城也不搬來了。國家就叫我們部隊來了,在這建成生產建設兵團了,你們地方建的這些好房子,一下子都叫我們進來給占用了。可國家又叫你們建公社建點呢,這樣,你們地方領導又來給我們要房子。這不,通過上級協調,叫我們把這個地方東頭給你們讓出來嗎?我們才給你們讓出來,你們才成立曙光公社嗎?
    “哦,王師傅,這還有這個故事。”
    “就是啊,這樣,我們才認識你們地方領導嗎?應該說,你們地方的領導,工作很有水平。”
    “哎呀,那王師傅,你這麽說,我們一會去,找我們公社的領導,我們在這建點,很有希望啊。”
    “可有一條啊,王師傅,你安排我們給老李家截柴火,打柈子,這柴火也截不完呀,柈子也沒全打出來呀。”
    “哎呀,家昌,這那個主要啊,你是建點來了。這還得以你建點的事為主。這老李家的活沒幹完,沒事,一會我給他說一聲。再說了,你們建點的事,這麽大的事,你給公社領導今天見麵了,公社的領導得按著上級的要求,條條框框的,得問你一些東西,看你行不行,人家看你行了,你回來還的準備一些東西呢。”
    “是,是是是。王師傅,王大哥說的對。”
    早上,我們在李家吃完飯了,王師傅過來了,王師傅給李家說,他今天早上出去,看曙光的領導回來了,說我們今天去曙光政府辦事去。說李大哥,你這點柴火沒截完,你別著急,我這老鄉,到他們政府那邊去一趟,談一談,看情況,要是有空,還回來幫你截,要是沒有空了,忙了,你這點柴火,我那天,幫你截。王師傅一說,給李家李大哥說笑了。李大哥說,你老鄉說給咱幫忙,人家有事了,那就得辦事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那我們就走。”王師傅說著,就要送我們去。家昌哥說不用不用,王大哥,你有工作,你忙你的吧。王師傅說,哪能不用呢,你們哥倆,幫我截柴火,打柈子,都幹這麽多天了,我送送還不應當的。
    “那,王師傅,王大哥,咱就去吧。”
    “這就對了嗎。咱到那了,見到領導了,你們不便說的,我可以給他們說。”
    我們告別了李家,王師傅我們三人,就往曙光公社走來。走在路上,王師傅,問我和家昌哥,在富錦生產隊當過什麽嗎?
    “當過,我家昌哥,在隊裏趕過幾年馬車,當過三年車隊長。來之前是隊長。在打算往這來了,隊長辭掉了。”
    “啊,我三弟家軍,是高中生,畢業幹了半年活,七四年底就選上記工員了。去年底又選上了。來這,那天,都沒顧得辭掉,就來了。”
    “那好,咱有這個經曆,咱在建點工作中,遇到困難,咱就會解決一些。這回,咱到公社那,和領導談,他要是說道一些事情,比如說,你們來建點,得有一個有生產經驗 的人帶隊。我就給他們說。”
    我們說著,就來到了公社,我們從東麵房山頭過來,繞道後麵,房子是後開門嗎?東麵第一個屋門開著,我一看,我給家昌哥和王師傅說,我先看看這個屋是幹什麽的?先打聽一下領導在不在?我走上前去,一看,是廚房,廚房裏有兩個女的,一個歲數大一點的,一個年輕的。我說,忙著呢,打擾一下,請問,今天李書記來上班嗎?
    “上班。”歲數大 的說道。
    “哦,這是出門考察回來了。”
    “回來,剛回來,昨天晚上才到家。”
    “哦,我們來的正好。王大哥說的對。”
    “正好,今早上我擱著一過,從那大道上往這一瞅,我看屋裏就是李書記。”
    “哎,我不知道怎麽稱呼你們,是叫大姐呀,還是叫姨。我想問一下書記在哪屋。”
    “這個是哈爾濱知青,你得叫姐了,我你就隨便叫了,那你們找書記,想幹什麽?”
    “哦,知青,我應該叫姐,那你我就得叫姨了。姨,我們找書記,想來建點。我們都來過一次了。”
    “他們都來十多天了。我這兩個兄弟。”王師傅解釋說。
    “哦,小芳子,你領著去。可能小王,王助理,前天上縣裏走的時候,給咱說,有人來想建點,他說李書記來的時候,叫咱倆給李書記說一下,可能說的就是他們。芳子,你擦一下手,領他們去吧。”
    “很可能是我們。”我和廚房的芳姐說著,廚房的芳姐就領著我們往西來。她在前麵走,我們三個,在後麵緊跟著。我說,芳姐,麻煩你了。
    “沒事,來建點,有能力建點的,公社是歡迎的。”
    我們一邊說著,一邊走著,我的眼睛看著房子的外麵,這時我才看明白,公社這一棟房子挺長,一共就兩個門。東頭一個廚房門,中間一個辦公室門。我們進了房子中間門,是一個很窄的得小走廊。芳姐領著我們走進走廊,往裏走,過來好幾個辦公室門,站下來,辦公室門是敞開的,那芳姐並沒進去,而是站在門外,敲門。敲著,喊著:李書記,來人了,建點的。前天,你們還沒回來呢,農業助理,小王上縣裏開會,走的時候,就告訴我們,等著你們回來,叫我們告訴你們,有人來了,想建點,可能就是這夥人。
    “哦,那就請進吧。”屋裏喊請進,芳姐給我說回去了。我說謝謝了,我向芳姐揮揮手。我說著回頭就叫王師傅和家昌哥進。王師傅王大哥說,你們哥倆是來建店的,你們得先進。家昌哥說,叫家軍先進,咱的事,叫家軍給領導說。
    我有些緊張,我深吸一口氣,硬著頭皮走進了辦公室。我進屋內,才看清,屋裏是兩個人,一個年輕點的在西側坐著,一個歲數大點的,戴著眼鏡、坐在東側。我想兩個人,誰是李書記呢。我心思這不能問呀,既然剛才芳姐敲門喊李書記了,屋裏又喊請進了,那我就問好得了,誰是李書記自然答應了。我說,“李書記,您好!”
    “請進吧,進來都坐下吧。”我一問,這兩個領導都和我說話。我說好,書記。
    “”你們來幾天了?”西側年輕的問我。我說,今天,我們是十號到的,今天是十九號,一共是十天了唄。
    “十天了,你們一共來幾個,三個?”歲數大的問。
    “我們先來兩個。這個是我哥。這個王師傅不是。他是這西麵六十八團的。”王師傅說,我不是,這是我們老鄉,他們那天來了,找你們領導,你們都不在,一時間,吃飯住宿都是問題,我幫我們老鄉在西邊臨時找點活幹,解決了吃住問題。
    “那我們得謝謝你了。那你們二位是從哪來的,姓啥叫啥,都多大歲數了,把自然情況,和你們的想來建點的想法給我和李書記說說吧。”年輕的領導說道。我看領導說了,我瞅咱家昌哥。我意思你說呀。家昌哥說,你說吧,王師傅也點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一看那我就得說了。說道:我叫馬家軍,今年二十三歲,我家是貧農,俺爹是黨員,俺爹當過八路軍。首先,我向二位領導問好,我不知道二位誰是李書記,但一看那指定都是曙光公社的主要領導了。我們本來到這是想先聽聽領導說說建點的要求呢,沒想到,二位領導讓我們先說。這也好,那我就先說,在我說完我們的想法之後,領導再給我們作指導,說對建點的要求,我們也可根據政府要求,再去安排。兩位領導,你們看行嗎?
    “行,行行。我給你說,小夥子,我們倆都姓李,都是書記。”
    “啊,我明白了,聰明,都是李世民的後代,有正負之分唄。”我一說兩位領導嗬嗬大笑起來。”歲數大的笑著說,你看誰是正的,誰是負的呢。我說,這個要按著現在國家用幹部培養幹部的原則,提倡老中青,那你就是正的了。我一說,兩位又笑了。笑的年輕的副書記眼淚都出來了。說,你趕快說你們來建店的打算吧。我說好,我們在來之前,粗粗的考慮了一下,建一個點,也就是一個村,第一條,從政治說,要來一到三名黨員,到這了,村裏就有黨支部,或者黨小組了。第二條,要組織好隊伍,來的戶數十六到十八戶,來的戶,要多來比較年輕了。建點,到這首先就是幹活,一要蓋房子,二要開荒種地,第三條,要帶畜力,馬或者牛,要有一輛車。第四點,還得有一個木匠。在蓋房子的時候,他能給指導指導。其餘就是到這看了,是否有老師,赤腳醫生,拖拉機手。兩位書記,我談就先談這些。不知道我哥,還有沒有補充了?我說著,就回頭看我家昌哥。家昌哥說沒有了。叫領導給講建點的要求吧。家昌哥不說,我又問王哥,我說你說說。
    王哥說,叫領導給指示吧。
    我說完了,副書記問家昌哥,你還有補充的嗎?家昌哥說,我弟弟就代表我了,請領導給指示吧。
    正書記推了推眼鏡,點了點頭說:“你們考慮得挺周全。不過,我們這邊建點也有一些規定。首先,黨員數量得保證能正常開展黨組織活動,戶數最好能穩定在二十戶左右,這樣更有利於村子的發展。畜力方麵,馬或者牛得保證健康且數量足夠日常使用。至於木匠,最好能有一定的經驗和技術。”
    副書記接著說:“還有,後續的教育、醫療等配套也得跟上。村裏得盡快有老師和赤腳醫生,拖拉機手也得培養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適應現代化農業生產。”
    我和家昌哥認真聽著,不住點頭。王師傅也在一旁幫忙分析,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詳細探討著建點的各項事宜。
    最後,我心裏有點不放心。我說,二位書記,你看給我們安排那建點,咱說準了,我們好給富錦那邊打電報,叫俺爹在富錦那邊組織人員好來蓋房子呀。副書記說,你是富錦的,我也是富錦來的,看起來你有文化,你對農業生產也挺明白。王大哥說,這家軍,是高中畢業生。高中畢業後,回鄉當一年多生產隊技工員了,副書記說怨不得的。那麽明白籌建人員,來建點呢。我說真正明白還是我家昌哥,他在生產隊裏趕過幾年馬車,還當過三年車隊長,在往這來之前是隊長。為了往這來,辭掉隊長了。
    書記說,要這樣的話,公社抓緊研究一下,我們再往縣裏匯報一下,這樣可盡快的給你們建的點落實了。因為你們來建點,不光是建個村子,還要開荒種地,這樣,我們給你們報上去,好叫縣裏給你們配一台拖拉機呀。
    王哥問給拖拉機是新的嗎?王大哥是開拖拉機的呀,明白拖拉機呀。副書記說,當然是新的了,還是七十五馬力的呢,不像富錦那,用的拖拉機都是老五十四馬力的。家軍家昌還是我們小老鄉,別的人建點都配新的拖拉機了,差啥不給我們老鄉配新車呀。
    書記說,等著吧,過幾天,縣裏審批下來就通知你們了。
    又過來三天,是季節小滿剛過,五月二十二號上午,公社通知我們了,讓我們在下星期一早上八點,在一九八新村東邊路口等著公社的人,去東邊大樹林子裏給落實建點的位置。我和家昌哥聽到喜訊,激動地緊緊相擁,眼睛熱淚都流出來了。王師傅也為我們高興,拍著我們的肩膀說:“這下好了,你們的點有著落了。”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一邊興奮地等待著,一邊準備一些去落實建點位置時可能會用到的東西。終於到了星期一,天還沒亮,我和家昌哥就早早來到了指定的路口。沒過多久,公社的三個人騎著自行車也到了。大家一起朝著東邊大樹林子裏走去。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都對未來的村子充滿了期待。到了林子,公社的工作人員開始拿著地圖和工具,仔細地測量和標記。他們告訴我們,這裏地勢平坦,水源也近,是個建店的好地方。我和家昌哥看著這片土地,仿佛已經看到了未來村子的模樣,有整齊的房屋,有綠油油的農田,還有孩子們的歡聲笑語。我們暗暗發誓,一定要把這個點建設好,讓它成為我們幸福的家園。
    喜歡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請大家收藏:()我就生活在那個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