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授官

字數:3677   加入書籤

A+A-


    嘉會坊江家。
    今日羊羊小麵館閉店一日。
    不知誰家的公雞,生了副好嗓子,才叫了一聲,江家人就齊刷刷的彈射起步,衝出屋子。
    江母幹脆利落的抓雞殺雞,清一色興奮的打著轉流口水,老範在邊上直叫可惜:“這雞才養了多久?還不到肥的時候,身上肉也沒多少,這燉雞湯啊就得兩年的老母雞,燉出來的湯油水才足,哎喲,可惜可惜啊....”
    他就是慢了一步,一步啊!
    差一點,就那麽一點點,這隻小雞就不用死了。
    想吃雞,他出去買一隻回來就成了不是?
    這倒黴催的!
    正提著剛燒開的熱水褪雞毛的夏老夫人癟著嘴直笑,她前幾日掉了一顆牙,總感覺大笑起來別扭:“那就炒了吃!咱們自家養的,跟外頭不一樣,這雞吃的好,長得也好,肉保準比外頭買的好吃。”
    說著她捏了捏手裏褪了半拉毛的雞猶豫道:“不過這雞是小了些,不如再宰兩隻?”
    家裏人都挺愛吃葷的,這麽點大的雞,隻怕是不夠吃的。
    老範一聽急眼了,攏共就五隻雞,再宰兩隻,他做的雞窩豈不是空了?
    “老夫人!老夫人!”
    他奮不顧身的擋在雞窩前,兩隻腳死死摳著地,那架勢叫一個寸土不讓:“手下留雞啊!某出去買,買兩隻!保準兒挑兩隻最精神的!”
    江母樂得不行:“阿娘,既是如此,就讓他去買吧,省的他一會兒對著雞窩抹眼淚。”
    “對對對!某這便去了!”老範生怕自己慢一步,剩下的雞也要遭殃,躥著就往外跑。
    清一色以為他出去遛彎不帶自己,嗚嗚嗚的跟著他屁股後頭就往外跑,
    夏真英手端著一盤子肉餅從灶房裏出來,看了一眼微亮的天色,壓著嗓子道:“祖母,姑母,輕聲些,二郎還沒醒哩,這時候給他弄醒了,隻怕要鬧騰叻。”
    江望日昨個兒回來之後狠狠吃了一頓,洗了個澡就開始睡,這會兒子雞都叫了兩遍了還沒起來,顯見著是累著了。
    “雞叫三遍天下白,今個兒保準是個好天氣,一會兒天大亮了,光透進去,他保準兒睡不下去了。”話雖如此,江母到底還是心疼兒子的,行動間也放緩了聲兒。
    夏老夫人道:“一會兒老範回來,叫他再去一趟鋪子裏,貼個紙,明日後日,咱們家再關兩日鋪子。”
    “關鋪子作甚?”
    江母手裏的動作一頓,嗓子再次不由自主的拉高:“為何要關?不掙錢了?”
    羊羊小麵館如今的生意好著叻,可這羊肉湯麵的生意,等到了酷暑炎炎之時就不好做了。
    天氣熱的時候,大家還是更偏愛吃冷淘一類的消暑之物,不耐煩吃這些熱乎乎燙嘴,吃完還出一身汗的東西。
    夏真英心裏也是疑惑,但她沒有出聲,自打那回的事兒之後,她就變得不太愛說話了。
    “自然是搬家,咱們家原先東西雖說不多,可托年奴的福,崔府那頭時常有好東西送過來,這些時日住下來也就多了。”
    “永安坊久不住人,也得好好打掃一番,抓緊些,兩日也就差不離了。縱是還漏些什麽也是無礙的,老範說了,九郎叫他日後就在這兒看著宅子,咱們搬回去了也無妨。”
    “早食他自己湊合著吃些,午食就去鋪子裏吃,晚食去咱們那兒拿回來,他一個人,省的開火了。”
    夏老夫人早就在盤算這事兒了,此時說起來頭頭是道的。
    突然說要搬家,江母有些轉不過彎來:“怎的就這般著急了?等天氣熱,鋪子裏生意差的時候不成麽?”
    雖說當初搬過來的時候就打算等江上弦成了親就搬回去的,可這也忒急了吧?
    夏老夫人橫了她一眼:“你沒聽二郎說麽?九郎有要事在身,沒跟著一塊兒回長安,要晚些時候。”
    “怎麽沒聽?”
    江母不服氣,提起這事兒她還有些不高興呢!
    “九郎也是,哪有這麽做人女婿的?迎親的時候沒來也就罷了,這成了親也不跟著一道兒回來?眼下咱們再搬回去....”
    不像話!
    她撇撇嘴:“外人還當他是不滿意咱們年奴哩!”
    知女莫若母,夏老夫人猜到她會這般,掃了一眼邊上安靜幹活的孫女才道:“沒聽二郎說麽?年奴她阿婆也跟著回來了,過個一年半載的,她那阿翁沒準也要過來,崔氏那般的世家大族,家中祖父尚在,哪有跟著兒子跑長安的道理?”
    這話問的,江母覺得自己有些被瞧不起了。
    她雖然上頭沒有公婆,可好歹也是永安坊八卦先鋒隊中心成員,東家長西家短的事兒她可聽多了,她那親家公無官無職的,一家子跑來長安,這是要跟著兒子過了唄。
    可別說是崔氏了,就是尋常農戶人家,也沒有這樣的道理。家裏老人還在呢,也沒有分家,自己領著媳婦跟孩子過算怎麽回事?
    江母啟動自己聰明的腦袋瓜子,眼睛一亮:“莫非親家要授官了!”
    若是如此那可真是太好了!
    她們江家何德何能,親家翁和女婿都在朝為官,這說出去得多體麵呐!
    此話一出,夏老夫人都懶得理她了,反倒是夏真英頗為意外的出聲了:“應當不是吧?”
    今年可是科舉大年,進士科、明經科、明法、明書、明算三科都考了。
    雖說進士科考上的人不多,就錄取了十來個人,可吏部銓選尚未出結果。
    這裏的銓選是指禮部省試後,由吏部再對通過五科的進士、明經等進行身、言、書、判四項考核。
    一則,為官者乃是朝廷的體麵,過於醜陋不堪、舉止粗俗者,若無強硬後台,不出意外就得等下回了。
    二則麽,唐時的官員主要還是靠門蔭和薦舉。前期相對注重門第和實務,後期則偏重詩詞歌賦、文采風流。
    夏真英有些不相信:新鮮出爐的十餘位進士如今俱是未曾釋褐,就有官位空出來給崔喆了?
    “怎麽,那姓林的小郎君還未授官?”夏老夫人狀似隨意的問了一嘴。
    喜歡長安牛馬實錄請大家收藏:()長安牛馬實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